本篇接上一篇漩仙,繼續(xù)總結(jié)我從“哈佛幸福課”得到的一些收獲:
4、從行動開始——自我知覺理論
自我知覺理論的觀點是,人們是通過行動來進行自我認知的请唱。
這也是在課程中一個被反復提到的理論。沙哈爾教授提到过蹂,自己的一個導師對他的學生說十绑,我不希望你們聽完課之后打電話告訴我這課是多么棒,我希望你們告訴我你們周一的時候做出了哪些改變酷勺。不管你聽完課之后有怎樣的體會本橙,但只有通過行動,才能真的帶來改善脆诉。
哪怕是一些微小的行動開始甚亭,確實是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的,這種效應被稱作“涓滴效應”击胜。意思是亏狰,一些良性的小的舉動可以帶動你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改觀。
我發(fā)現(xiàn)確實是這樣偶摔,有時候自我感覺良好暇唾,精力爆棚,可以多線程處理很多事辰斋,并且每件都可以做得不錯策州,有種“一順百順”的感覺。
關于行動的力量我想以自己為例宫仗,我之前的生活也是一種癱瘓狀態(tài)够挂,后來偶然的機會,開始和朋友一起合作寫影評藕夫,當然這也是一件我自己很喜歡的事孽糖,就從每周寫一篇影評這個行動開始,漸漸堅持下來毅贮,然后發(fā)現(xiàn)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都有了改觀:好像有一種慣性梭姓,你會很自然地去想我還能做些什么,還能怎么做能讓生活更充實嫩码。生活的變化就是這樣發(fā)生的誉尖。
如果說,聽完全部的二十三集課铸题,我有什么建議給大家铡恕,我唯一的建議就是:從小的行動開始琢感,改善自己的生活。這完全是有可能的探熔。
后面的課程里講到提高自尊的幾點建議驹针,其中一個是正直,不說謊诀艰,講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柬甥。因為,講真話的時候其實就等于你在告訴自己“我的話是有價值的”其垄,“我認為自己的話很重要”苛蒲。我們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認知自己的。
這也可以解釋绿满,為什么能在一件事情上堅持下來的人臂外,往往也能在更多事情上堅持下來。在堅持的同時喇颁,內(nèi)心漸漸內(nèi)化了一種信念“我是可以堅持的”漏健,這種認知反過來又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從行動開始橘霎,這方面的啟發(fā)真的很大蔫浆。
5、重新認識“自律”——自律是有限的
終于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姐叁。我們往往在做不成一件事的時候瓦盛,糾結(jié)于自己的“自律”問題。這種糾結(jié)的惡果就是七蜘,漸漸認定自己是不夠自律的,根據(jù)自我實現(xiàn)預言墙懂,最后我們就真的沒有自律了橡卤。
其實每個人的自律都是有限的。就像沙哈爾也講到他自己“缺少自律”的例子损搬,這讓我減輕了對自己的敵意碧库,不再對自律這件事耿耿于懷。
課程提出的一個方法是:把“自律”轉(zhuǎn)化為“例行公事”巧勤。
比如在婚姻關系中嵌灰,可以約定每周兩次約會;
比如在健身方面颅悉,規(guī)定每周四次至少半小時的鍛煉沽瞭;
比如規(guī)定每天等車的時候聽古典音樂;
這些都是建立例行公事剩瓶。
當然驹溃,建立例行公事也是要付出努力的城丧,但它的好處是,轉(zhuǎn)變成習慣之后豌鹤,采取行動時不用再需要消耗“意志力”亡哄,這在意志力管理方面也很有用。
6布疙、變“被認可”為“被了解”
當我們過分想要別人認可自己的時候蚊惯,其實往往就準備好了隨時去攻擊別人的“不同意見”,只是這一點我們自己往往很難意識到灵临。
我就有種體會截型,在我和杜先生的關系中,我發(fā)現(xiàn)我越想要他認同我俱诸,從他那里獲得情感支持菠劝,我受到的阻力就越明顯。因為在那種訴求下睁搭,我無法忍受任何的風吹草動赶诊,我會草木皆兵。你不會意識到你當時是多么緊張园骆,好像你時刻準備著反攻一樣舔痪。
而“被了解”則無異于是對自己的解放,在一段關系中锌唾,我的主要訴求不是希望對方認可我锄码,而是希望我能被了解。
在這個訴求下晌涕,我會少了很多壓力滋捶,力求呈現(xiàn)真實的自己。
而且余黎,不管對方的反應如何重窟,傾訴和表達的本身就是可以緩解壓力的。
渴望“被了解”而非“被認可”也是獨立型自尊的一個表現(xiàn)惧财。代表我們不再主要依賴他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巡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