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哥哥已經(jīng)13歲初二了,初一上學期好不容易養(yǎng)成了一些學習的習慣兆览,成績也看到了進步屈溉。但是之前就愛玩手機,疫情期間這一個學期抬探,在家上網(wǎng)課沒控制手機子巾,現(xiàn)在雖然人復(fù)課了,心還留在了網(wǎng)絡(luò)上小压,作為老爸我當然很焦慮很著急线梗。開學之后不止看到了自家娃的問題,在家長群里看到不少家長也有同樣的困惑场航。
疫情期間缠导,孩子在家上課經(jīng)常需要用到電子設(shè)備,加上盡量少接觸少聚集無法參與更多其他的線下活動溉痢,導致有的孩子迷上了刷各種社交媒體僻造,有的迷上了玩電子游戲,有的頻繁與同學在線聊天孩饼,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髓削。本來孩子就正值青春期,他們敏感镀娶、沖動立膛、情緒化,像一顆炸彈梯码,一點就炸宝泵。他們滿身是刺,讓你難以靠近轩娶。你的說教和嘮叨儿奶,會讓他不勝其煩;你的控制和命令鳄抒,會讓他更加與你疏遠闯捎。然后他們真的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了么?作為父母许溅,我們可以如何智慧地化解這類問題呢瓤鼻?
一、有效溝通是拆除孩子“保護墻”的工具
面對即將成人的青少年贤重,如果還用控制或命令等傳統(tǒng)方式解決問題茬祷,必然會把孩子越推越遠。父母首先要從控制的傾向中調(diào)整回來并蝗,再思考如何溝通牲迫。以下四步可能會幫助到你:
第一步耐朴,描述觀察
它要求我們仔細留意所發(fā)生的事情,然后清楚地描述出觀察結(jié)果盹憎。你可能會覺得筛峭,這有什么難的,這很簡單芭忝俊影晓!真的是這樣嗎?那么你來聽聽這幾句話檩禾,是不是觀察結(jié)果呢挂签?
“他真是笨死了,最基本的公式都記不住盼产《牛”
“千萬不要給他手機,他根本管不住自己戏售∏群耍”
“你最近總是回家不抓緊寫作業(yè)」嘣郑”
如果你覺得剛剛的三句話都是觀察結(jié)果搓译,那么很遺憾,這三句話都是評論锋喜,不是觀察結(jié)果些己。有效溝通不是要求我們完全不作評論,而是不能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嘿般。因為評論比起觀察更絕對化段标,更傾向于批評和指責,而孩子聽到這些說法炉奴,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逼庞。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我們可以注意這些詞語盆佣,“從不”往堡、“總是”械荷、“經(jīng)彻菜#”、“很少”刨摩,它們總是被用作評論偎漫。比如出吹,你最近總是回家就玩手機。你從來都不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字旭。我們可以使用如“每次”对湃、“曾”和一些數(shù)字量詞來表達觀察結(jié)果。比如遗淳,我剛喊了你三次吃飯你都沒回應(yīng)拍柒。你這周每天熬夜。
如果我們表達出的是觀察屈暗,有理有據(jù)地描述拆讯,對方更樂意傾聽。如果是評論养叛,對方會把內(nèi)容忽略种呐,更以為是在批評、指責他弃甥,進而反駁爽室、攻擊我們。
第二步淆攻,表達感受
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阔墩,我們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真的是這樣嗎卜录?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戈擒。
比如,我覺得你最近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艰毒;或者筐高,我發(fā)現(xiàn)你最近玩游戲上癮了。那么大家認為丑瞧,這是表達感受嗎柑土?不是的。父母表達的不是感受绊汹,而是想法稽屏。他內(nèi)心的感受應(yīng)該是擔心,而表達的只是她的想法西乖。
也許我們受到的傳統(tǒng)教育就是狐榔,說話要委婉,但是這并不代表將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获雕。
“我覺得”薄腻、“我被”、“我得不到支持”等都是在表達想法届案。比如庵楷,我覺得自己做父母很失敗;我覺得你這孩子根本不理解我尽纽。
我們可以用“我感到”以及情感詞匯來表達感受咐蚯。比如,你這次考試成績在班級下游弄贿,我感到很難過春锋。和你說什么你都不回應(yīng),我感到很失落差凹。
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看疙,可以讓父母和子女的溝通更直接、更坦誠直奋。
第三步能庆,分享父母的觀點。
不是把觀點作為正確性的東西強加給孩子脚线,而是一種分享搁胆,在分享的時候,要更注重正面的說法邮绿,而不是負面的渠旁。與孩子分享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情,以及這樣的看法是怎么來的(比如與所處時代船逮、成長環(huán)境顾腊、個人經(jīng)驗的相關(guān)性),分享你認為具體遇到問題的這件事情怎樣才更合適挖胃,并表明杂靶,這只是你的觀點,不是你對孩子的指責或者要求酱鸭。
核心是讓孩子清晰且情緒安全地接收到你的所見所想所感吗垮,這樣他才能在此基礎(chǔ)上補充或更正,比如凹髓,也許你看到的部分與孩子的實際情況有所偏差烁登,多去尋找共同認同的部分,嘗試接受有些看法不同的差異蔚舀。表達清楚饵沧,才能有效探討,避免把精力消耗在誤解或爭執(zhí)上赌躺。
第四步狼牺, 傾聽孩子的想法。
比如:我也很重視你的想法寿谴,剛剛我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了锁右,你愿意跟我聊聊嗎失受?
傾聽并了解孩子對自己的期望是什么讶泰,他對于現(xiàn)狀的評估是什么咏瑟,他對于改善這個問題的計劃是什么,等等痪署。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一定的話語權(quán)码泞,解決問題不是為了家長的訴求而是自己的事情,雙方才有機會達成認知上的一致性狼犯。
作為家長余寥,其實大部分人并不善于傾聽孩子,習慣性的一說出口的就是命令悯森,讓孩子一聽就有逆反心理宋舷。如果我們能誠懇地傾聽孩子的心聲,平等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瓢姻,而不是強硬的命令或者含糊不清的要求祝蝠,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效果。
二幻碱、信任與支持绎狭,與孩子站在同一邊
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對孩子既不能過度干涉褥傍,又不能不管不顧儡嘶。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事無巨細的關(guān)心,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恍风。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始終如一的蹦狂、無條件的愛,尤其是在孩子脆弱的時候朋贬。父母依然需要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鸥咖,擁抱孩子,向孩子說出“我愛你”兄世。
關(guān)于信任啼辣,對很多父母來說,是種挑戰(zhàn)御滩。很多父母往往會盯著孩子的行為問題鸥拧,如不好好做作業(yè)、沉迷于手機游戲削解,尤其是學習上問題富弦,認為孩子不值得信任。常常會說氛驮,“他做的這些事情腕柜,讓我怎么信任他?”。這樣只會形成對立盏缤,孩子需要感受到你是真心來幫忙的砰蠢,而不是來指責批評他的。
然而唉铜,我們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不是孩子們現(xiàn)存的問題台舱,而是應(yīng)該把眼光放在他們未來的潛能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潭流,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孩子竞惋。父母要學會多關(guān)注孩子積極的行為,真誠地贊美孩子的優(yōu)點灰嫉。因為你看見了什么拆宛,什么就會留下來!
在和孩子坦誠溝通的時候讼撒,父母應(yīng)表現(xiàn)出對孩子足夠的尊重胰挑。必要時可以共情孩子的感受,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去解釋孩子的話椿肩,比如瞻颂,“同學那樣說,你很難過吧郑象?”或者用“我明白”“我了解”去回應(yīng)孩子贡这。有時候甚至可以舉一些自己年輕時也遇到過同樣問題的例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單厂榛,自己的問題可能是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盖矫。孩子需要你站在一旁,給他理解和安慰击奶,和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辈双。
有時候孩子雖然有專注于學習的想法和意愿,但面對電子產(chǎn)品的誘惑柜砾,他們很難控制自己湃望,每失控一次,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都會更加氣餒痰驱,甚至對自己失望证芭,此時父母的施壓、斥責和否定不僅于事無補担映,還會令孩子更加無力废士。
對電子產(chǎn)品上癮的孩子其實很難通過自己的力量走出來。父母與其施加空泛的壓力蝇完,不如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官硝。比如:花更多的時間陪伴矗蕊,一起計劃去哪里玩,每天安排一個更積極的慣例替代電子產(chǎn)品時間氢架,去遠一點的地方來一場沒有親近戶外的旅行傻咖,等等。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電子產(chǎn)品的氛圍达箍,用這樣的方式給到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幫助。
三铺厨、向內(nèi)看缎玫,為孩子做好榜樣
“別玩手機了,快去睡覺解滓,聽見沒有赃磨?”
“媽媽,再讓我玩一會兒嘛洼裤,就五分鐘邻辉。”
“好腮鞍,只能再玩五分鐘值骇。”
“五分鐘到了移国,去睡覺吱瘩,聽見沒〖W海”
“聽見沒有使碾?!”
“媽媽你也在玩手機呀祝懂,為什么我不能玩票摇?”
“我是有工作有事情/我是大人,你長大了隨便玩/你看看你的成績還好意思管我的事兒”
上面這個對話有沒有似曾相識砚蓬,“已所不欲矢门,勿施于人”的道理每個人都懂,但是“己所不欲灰蛙,勿施于娃”的真諦卻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很好地去踐行的颅和。
孩子是這個世界實力最強的模仿者,作為孩子的頭號老師缕允,父母的一言一行峡扩,孩子都看在眼里,在他們尚未學會辨別明理是非之前障本,他們會本能地以父母的所作所為教届,作為自己行為的參照系响鹃。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成為孩子的榜樣案训,你希望孩子活成什么樣子买置,自己就得要先成為那個樣子。
沒有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陪伴强霎,即使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忿项。但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是陪伴的質(zhì)量,而不是流于形式的“陪在身邊”城舞,甚至會對陪在身邊喋喋不休的媽媽惱恨在心轩触,心里想著媽媽可以盡快離開就好了,因為這樣的陪著實際上并非高質(zhì)量的陪伴家夺。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會在自己的學習生活里有自己的小問題脱柱、小毛病,而父母高質(zhì)量陪伴的一個指標就是給孩子做榜樣拉馋。換句話說榨为,當孩子遇到麻煩事的時候或是做一些不好的習慣性舉動時,你在旁邊示范做一遍煌茴。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随闺,在高質(zhì)量的陪伴中成就孩子也成就自己。
行勝于言蔓腐,身教一定強過言傳板壮!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全篇文章也并沒有說太多沉迷網(wǎng)絡(luò)的事情合住,因為即使沒有網(wǎng)絡(luò)的問題绰精,也會有其他的問題等待著父母,而所有問題內(nèi)在都是與孩子的溝通和接納以及自己向內(nèi)看的問題透葛。作為父母笨使,我們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有些做法孩子未必能感受到你的愛僚害。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長硫椰,接納孩子也讓孩子接納自己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但也為我們提供了成長的動力萨蚕。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靶草,讓我們且行且修行吧。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岳遥,就必須從改變內(nèi)在開始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