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你媽買什么禮物了琢感?”丢间,微信響起探熔,女票發(fā)來了一條消息驹针,還配了一個圖片,是給我未來丈母娘的禮物诀艰。后天就是母親節(jié)柬甥。
我從小只得到過一個“生日禮物”饮六,是一個霸王游戲機。但得到這個禮物的日子既不是我的生日苛蒲,也不是生日的前幾天或后幾天卤橄,作為“生日禮物”可能也只是父親隨口說了一句。家里有個傳統(tǒng)臂外,仿佛除了“年”窟扑,其他節(jié)日都是不存在的,也不需要把它提出來過一過漏健。從小到大嚎货,沒見夫妻倆送過彼此節(jié)日禮物,更沒有說全家為了某個節(jié)日慶祝一番蔫浆。如此說來殖属,用啥來點燃生活的激情呢?用啥來調(diào)味平淡的生活呢瓦盛?當你認同這倆疑問時就要小心了洗显,有激情的生活本就有豐富多彩,無激情的生活一直索然無味原环,你無厘頭的添鹽只能更加敗壞它的口味挠唆。
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過節(jié)就是無情,不過節(jié)反而有情有義嘱吗。如果這樣的話我已經(jīng)被剛剛出場的女票打死了损搬。只是說,母親不能只有在母情節(jié)才被想起柜与。好多生活中的孝子也會出現(xiàn)在朋友圈巧勤,希望對你的影響不會只是東施效顰,不然弄匕,你將成為朋友圈的量產(chǎn)颅悉。過節(jié),也可能只是作為一個善意的提醒迁匠,無可厚非剩瓶。該被責問的是那些需要被提醒的人。
再仔細想想城丧,父親當年好像連“生日”這兩個字都沒有提延曙,可能因為我考了班級第一?或者“班級第一”也是一個想象出來的詞匯亡哄。畢竟枝缔, 這些根本不需理由,不分時間,無關地點愿卸。說長了灵临,是一輩子的事,說短了趴荸,是每一秒鐘的事儒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