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虎眨,奉上級指示去滬出差蟋软,那是第一次到上海镶摘,也是第一次離家這么遠。值非典尚未退去的非常時刻岳守,在火車站進站口凄敢,工作人員為進站旅客測量體溫。買了一張站票湿痢,一直站到南京方補上臥鋪涝缝,等到了上海下車時還感覺地還是在晃動著的。那是一個早晨蒙袍,遵好友囑咐俊卤,打車到了仙霞路。
高樓大廈森林的城市
彼時害幅,我的家鄉(xiāng)魯南某縣級城市消恍,最高的樓為工商銀行,17層的高度以现,孤零零的屹立在這所小城狠怨,經(jīng)近十年卻未被超越。從上海站乘坐出租車出來邑遏,像是在高樓大廈的森林中穿行佣赖,作為一個“鄉(xiāng)下人”,饒有興趣的透過車窗觀看這大都市風(fēng)景记盒。后來在友人陪同下第一次到了外灘憎蛤,黃浦江對岸的摩天大樓更是愈發(fā)展示著這個城市的繁華,不久前我才知道纪吮,帶“都”的除了帝都北京俩檬,還有“魔都”上海……
此時碾盟,我的家鄉(xiāng)也已經(jīng)遍地高樓棚辽,城市發(fā)展與大城市也不斷趨同,當年地標建筑的工商銀行大廈旁邊也有了一座30余層的“金茂大廈”冰肴。但15年前的那種大都市的沖擊屈藐,真的讓我有所觸動,上海以一種高度發(fā)達的形象熙尉,沖擊我對“大城市”联逻,中國最大城市的的認知。
滿城盡伸晾衣桿
作為來自氣候干燥地區(qū)的北方人包归,到上海后看到滿處外伸的晾衣桿,帶來的不僅是視野上的沖擊攀细。在這么發(fā)達的城市怎么會有這樣看似“有損市容”的零亂箫踩?聽好友講,上海人房子小谭贪,陽臺都當房子住了境钟,沒地方晾衣服了,就伸到了外面俭识。后來我了解還有一個原因慨削,上海潮濕,放在家里可能長時間晾不干套媚,所以伸到了外面缚态。但始終不能理解的是,最底層人家的衣物不斷被上層滴下的水沾染堤瘤,豈不是一直晾不干了玫芦?
大房子本辐,小房子
單位所在遠東國際廣場的寫字樓里桥帆,聽說這是上海比較高檔的寫字樓,房間很大慎皱,被分隔成了諸多小間老虫。第一次見到了帶地下停車場的建筑,驚嘆可以如此方便的把車停進地庫茫多,然后坐電梯上樓祈匙。真難以想像,今天我也住上了這樣的樓房……
除去單位天揖,和友人們經(jīng)歷過幾次租房的變遷夺欲,第一次見到了80年代的老樓房,令人作嘔的社區(qū)環(huán)境和小得只有一間房的“一居室”宝剖,直到后來我到北京住過更差的地下室洁闰,終于理解了大城市光鮮一面的背后,還有著灰暗角落的存在万细。
上海節(jié)奏
在上海經(jīng)常會看到一群群年輕人背著包扑眉,邁著快速的步伐在著急行走。他們都在急匆匆的“趕時間”赖钞。作為我們家鄉(xiāng)的上班族腰素,一輛自行車就可以到達單位,我們只看到少數(shù)急促的騎車人雪营,卻未曾見過這么多行色匆匆的“趕路人”弓千。
上海與不少大城市一樣,上班的地離住處比較遠献起,有的需要換乘幾趟公交才能到達洋访。所以要早起镣陕,要趕路,當時的我理解尚不深姻政。直到來到北京見識了每天花在上班路上時間超過5小時的上班族呆抑,才明白原來上班的路,像“取經(jīng)”一樣汁展,還可以這么艱難和遙遠……
那會在上海有空調(diào)的公交是兩塊鹊碍,不帶空調(diào)的是一塊,好多人擠著上一塊的公交食绿。隨著大量地鐵線路的開通侈咕,公交狀況應(yīng)該有所改觀。
這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兒時對北京上海的向往器紧,是崇高的理想和遙不可及的想像耀销。村里如果有人從上海回來铲汪,會饒有興趣地去聽人家講述上海的見聞树姨。在他們眉飛色舞的講述中,幻化自己有一天桥状,能夠到達那個夢想的都市帽揪。幻想一低頭就能發(fā)現(xiàn)黃金辅斟,想像一踏上那塊土地转晰,就被幸福感融化……
第一次到上海,真有一種不想回來的感覺士飒,那種感覺來源于何處查邢?是遍地摩天大樓,發(fā)達的生活方式還是那帶著韻味的城市霓虹燈酵幕?影視劇中的大上海扰藕、“上海灘”,文學(xué)作品中這個有底蘊芳撒,又充滿活力不斷發(fā)展的都市邓深,還是對上海充滿了好奇和想像的人群的仰望?
“浪奔 浪流
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
淘盡了 世間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
每個希望離開家鄉(xiāng)去外地闖蕩的人心中都有一個“上海夢”,影視劇中的夜上海舌菜,伴著爵士樂起舞的男女萌壳、活色生香的奢靡,黃浦江滔滔的奔流,足以吸引世人的向往……
上海袱瓮,我來過缤骨,上海,我喜歡過你尺借,上海荷憋,今天的我對你還是遙不可及……
2018/6/20 G134 鄰座一家三口上海人,聽他們講上海話褐望,早已想寫寫上海的想法,今天終被激發(fā)成文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