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學習《論語·公冶長》。上次說第四章學問就總結仁呕童,現(xiàn)在看來還不行漆际。先學習。
原文:
子謂公冶長夺饲,“可妻[qì]也奸汇。雖在縲[léi]紲[xiè]之中,非其罪也往声±拚遥”以其子妻[qì]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浩销;邦無道免于刑戮贯涎。”以其兄之子妻之慢洋。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塘雳!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普筹?”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败明?”子曰:“女器也√溃”曰:“何器也妻顶?”曰:“瑚璉也⊙殉担”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讳嘱。”子曰:“焉用佞醇王?御人以口給呢燥,屢憎于人。不知其仁寓娩,焉用佞叛氨?”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棘伴∧海”子說。
釋義:
(1)妻[qì]:以女嫁人焊夸。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太子忽仁连。——《左傳·桓公六年》。公冶長饭冬,孔子弟子使鹅。也,表肯定語氣昌抠。
(2)縲[léi]紲[xiè]:捆綁犯人的繩索患朱。引申為牢獄〈渡唬縲:黑索也裁厅。紲:動詞,系侨艾。紲子嬰于軹(zhǐ)涂(途)执虹。--張衡《東京賦》。
(3)南容:姓南宮名適(音kuò)唠梨,字子容袋励。孔子的學生姻成,通稱他為南容插龄。
(4)無道,政治黑暗科展,禮樂崩壞。"天下無道糠雨,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才睹。"《論語·季氏》。有道與無道相對甘邀,即政治清明琅攘,社會規(guī)范秩序良好。
(5)廢松邪,廢坞琴,舍也《阂郑《爾雅·釋詁·注》舍剧辐,放置∮矢《周禮·天官·大宰》八柄荧关,七曰廢,以馭其罪褂傀。
(6)刑戮忍啤,受刑罰或被處死∠杀伲《荀子·榮辱》:"室家立殘同波,親戚不免乎刑戮鳄梅。"
(7)子賤,子賤姓宓 未檩,名不齊卫枝,孔子弟子。
(8)若讹挎,如也校赤。《書·盤庚》若網(wǎng)在綱筒溃。
(9)者马篮,用在動詞、名詞后怜奖,相當于"......的人"浑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歪玲,面山而居迁央。--《愚公移山》。
(10)賜滥崩,他叫端木賜岖圈,字子貢。
(11)瑚璉钙皮,尊貴蜂科、華美、有用的禮器短条。夏曰瑚导匣,殷曰璉,周曰簠簋茸时。
(12)雍贡定,冉雍,字仲弓可都,孔子弟子缓待。
(13)佞,口才也汹粤,會說話命斧。
(14)御,駕馭嘱兼。引申為控制国葬。
(15)漆雕開,孔子弟子,字子若汇四。無罪受刑而致身殘接奈。
孔子評價公冶長:“可以嫁給女(托付女兒)的人。雖然(曾經(jīng))坐過牢通孽,(但是他坐過牢這件事)不是其罪過(污點)序宦。”把女兒嫁給了他背苦。
孔子評價南容:“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互捌,不被廢置(埋沒),國家政治混亂的時候行剂,不會受刑罰秕噪。”把兄長的女兒嫁給了他厚宰。
孔子評價子賤:“君子啊這個人腌巾。魯國沒有君子一樣的人,他從哪里學呢铲觉!”
子貢問孔子:“小子我怎么樣澈蝙?”孔子說:“你(實踐禮)已經(jīng)達到器的地步了∧煊模”“什么呢灯荧?”“瑚璉〔⑵耄”
有人說:“仲弓這個人漏麦,有仁德就是說不出來】鐾剩”孔子說:“需要口才嗎?(給人)控制的話柄更耻,還多半讓人厭惡测垛。仁不知道仁,要口才干嘛秧均?”
孔子讓子若去做官食侮,回答說:“我還不能確定我能做好官∧亢”孔子很滿意锯七。
解析:
這幾個人都是得到了孔子的認可的。為什么會被孔子認可呢誉己?
孔子認為達到仁的有兩個人眉尸,一個公冶長,一個南容,一個仁者噪猾,一個是知者霉祸。所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袱蜡。”
安仁者丝蹭,即使非其罪坐牢,出來后任然能繼續(xù)堅持仁坪蚁,大勇奔穿。利仁者,讓仁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盡量發(fā)揮其力量敏晤,大智贱田。這是第一等的仁的踐行者。隨后就是子賤這種了茵典。為什么這么說湘换,因為子賤有個特點,能學统阿,能行彩倚。有君子教導他能成為真正的君子,當然如果是個壞人教可能更壞扶平,這就是他的特點帆离,好能更好的發(fā)揮,壞也能發(fā)揮结澄。怎么才能這樣呢哥谷?保持赤子之心。比如幼兒就是這種狀態(tài)麻献。再然后就是子貢這種了们妥。仁和禮已經(jīng)實踐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自己的見解勉吻,但是定型了监婶,沒有把仁和禮的變學通。子貢是一個器物齿桃,雖然有用能影響他人惑惶,自己不能更進一步了。
這里又講到了器短纵,孔子的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带污?我認為應該是實踐禮的一種狀態(tài),既要實踐禮形成自己的風格香到,也就是有一定的格局鱼冀,又要不僵化报破,可以不斷進步。“君子不器”大概就是說君子不會僵化雷绢,假愚變成真愚泛烙。又是“管仲之器小哉”,管子形成的禮的格局還是比較小翘紊。這里子貢以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蔽氨,所以他能被稱為子,但是他的格局也只能達到瑚璉這個程度帆疟,有大用鹉究,但是想要更進一步,難踪宠。
仲弓有仁德自赔,肚里有貨,就是嘴笨柳琢,說不出來绍妨。孔子就發(fā)揮了,會說話但是總會給人留下話柄柬脸,還讓有德的人厭惡你他去。如果不知道仁,口才再好都不需要倒堕。
為什么把仲弓排在子貢的后面說呢灾测?雖然仲弓實踐了仁和禮,但是還沒能真正的明了垦巴,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媳搪,講不出來。
這里還要講一下對論語的翻譯問題骤宣。歷史上漢儒的注釋側重在《論語》的“含義”一面秦爆,玄儒的注釋則側重其“意義”一面。我們究竟應該怎么詮釋《論語》呢憔披?這本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鲜结,有些語境剛好和要講的內(nèi)容契合,有些就不一定契合需要理解他的背后意義或引申意義活逆。這些孔子和弟子的言行記錄本來時間是不同,但是在書中出現(xiàn)了歷史上后發(fā)生的言行卻出現(xiàn)在了書的前面拗胜。弟子后來編著這本書為什么要把歷史發(fā)生的言行打亂蔗候?所以,我認為含義要講埂软,意義也要講锈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