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出處
你的孩子玩捉迷藏時是否經常蒙住頭露出腳或手甚至是半截身子襟沮?你知道孩子為啥會做出這樣的逗比行為锥惋,背后的真相你知道嗎?你一般是如何應對孩子這樣的蠢萌捉迷藏的开伏?
記得有次到朋友家玩膀跌,晚飯后朋友的女兒小紅裙(昵稱)玩抓迷藏。
小女孩趴床上固灵,毛巾蓋頭捅伤,露出小腳丫讓人找,稚嫩的聲音嚷嚷:“你們找不到我怎虫,找不到我暑认,趕緊來找我呀……”(看下圖)
我們都笑,朋友掀開毛巾說找到了大审,小女孩茫然問:“你怎么知道我在這里的蘸际?”
孩子的爸爸緊接著說了一句讓人愕然的話:“這孩子總是這么蠢,我過幾天帶她去測智商……”
這……我不由得同情起朋友來徒扶。
記得兒子3歲時也經常跟我玩捉迷藏,他有時會直接在我面前“咚咚咚”躲進柜子里激動地喊我找他姜骡,有時會把頭埋進枕頭里露出大半截身子导坟,還有時拿著玩具熊擋在身前露出自己的手臂和腿……他每次玩得很投入很認真,并且總是帶著小激動圈澈,因為他覺得自己藏的地方太絕了惫周,媽媽一定找不到。而我總會裝作根本找不到一樣康栈,屋子里轉了一圈向他求饒:“我輸了递递,你藏得太好了,我都要找暈了啥么〉俏瑁”這時兒子總會跳出來吃吃地笑,非常有成就感悬荣。
其實菠秒,這是6歲內所有孩子躲貓貓即捉迷藏的“特色”,在玩捉迷藏時氯迂,只要他們擋住自己的眼睛践叠,他們以為自己看不見別人言缤,別人也會像自己一樣看不見自己。這有點像鴕鳥酵熙,據(jù)說鴕鳥遇到危險時轧简,會把頭埋入草堆里,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有人說這是對鴕鳥的誤解)匾二。那么孩子玩躲貓貓捉迷藏也是這種心態(tài)嗎哮独?
經典的三山實驗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他用塑膠模型擺了三座不同大小察藐、外形迥異的山丘皮璧,分別在三座山的四個面確認了A、B分飞、C悴务、D4個位置(看下圖)。他讓一些孩子站在A位置譬猫,B讯檐、C、D三個位置放了玩偶染服,并從各個方位都拍了照片别洪。他首先讓孩子找出自己所處的方位,讓他意外的是柳刮,6歲內的孩子們都能正確找出對應的相片挖垛,但當讓他們找出玩偶所處方位的照片時,他們選擇了顯示自己方位的照片秉颗。而6歲后的孩子卻很少會這樣痢毒。
皮亞杰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
6歲內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蚕甥,他們缺乏觀點采納能力哪替。他們以為自己看到的跟人看到的是一樣的,自己看不見的別人也會看不見菇怀。所以才會出現(xiàn)孩子捉迷藏擋住眼睛露出身體部位以為別人看不見的蠢萌現(xiàn)象夷家。如果你把孩子這種現(xiàn)象歸結為孩子智商不高或者愚蠢的看法,那是因為你對孩子的成長了解不夠敏释。
為什么孩子在捉迷藏的時候經常喜歡躲在同一個地方?
皮蛋媽媽說摸袁,她最近觀察到孩子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皮蛋有時候藏在客廳的木門后面钥顽,第一次被找到后,他第二次還會藏到客廳的木門后面即同一扇門的位置靠汁。
她納悶了蜂大,他的藏身之所已經暴露了闽铐,他不知道被人找尋時第一時間會想到這個地方嗎?還是“三山實驗”心理作祟奶浦,這也是孩子心智未夠成熟的可愛現(xiàn)象兄墅。所以人家說生了孩子滿屋子樂趣呢,這也是孩子天生的一種“求生本能”澳叉,他們經常在逗樂爸媽隙咸,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憐愛,給爸媽帶來娛樂成洗,從而讓自己得到爸媽更多耐心的對待五督、關注和愛。
如何才是正確的對待孩子蠢萌的捉迷藏方式瓶殃?
不嘲諷充包、不羞辱、不強迫糾正遥椿。有些無趣的父母會認真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他們藏得不夠好基矮,實際上只是力圖讓孩子接受自己很愚蠢的事實,孩子不僅會玩得無趣冠场,還會無所適從家浇,因為從他們的認知上,他們不理解為什么爸媽會這樣說慈鸠。你對他們觀念的強加灌輸蓝谨,只會掠奪他們的樂趣,還會打擊他們的自尊青团,從而會讓孩子變得畏手畏腳譬巫,快樂也無從談起。所以督笆,當你的孩子經歷蠢萌的捉迷藏階段芦昔,你大可全身心投入,學會從孩子的視角觀察娃肿,體驗孩子的小興奮和樂趣咕缎,以觀察者和理解者的心態(tài)陪伴孩子成長。
除了視角凭豪,這年齡段的孩子還常常表現(xiàn)出觀點的“固執(zhí)”
比如孩子臉上腫了一個包,大人說看外形應該是被蚊子叮的晒杈,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蟲子咬的嫂伞,并且不打算改變自己的看法;
玩一輛紫色的汽車,孩子說那是粉紅色(色彩認知錯誤)帖努,媽媽糾正他說是紫色撰豺,孩子堅持認為是粉紅色;
孩子早上剃了頭拼余,媽媽下午偶然提起孩子早上剃頭的事情污桦,孩子堅持說是昨晚剃的(時間觀念混淆不清);
幼兒園老師讓小朋友穿藍色鞋子匙监,后來老師臨時在微信告訴媽媽改了穿白色凡橱,當媽媽給孩子穿白色的鞋子時會遭到小朋友反抗,他堅持說老師只讓穿藍色的……
你的孩子也有這種現(xiàn)象嗎舅柜?當然還暫時不能看出孩子這種固執(zhí)是否是性格上的梭纹,暫時只是年齡階段導致的特點。但如果你給孩子貼上“固執(zhí)”的標簽致份,說不定孩子就如你所愿地真的變得固執(zhí)了变抽。因為孩子這種階段性的“固執(zhí)”沒有外力的干擾會漸漸消失,隨著心智的成長氮块,他們的想法和做法也會越來越接近現(xiàn)實和客觀绍载。
所以,當孩子遭遇這個“蠢萌捉迷藏”階段滔蝉,你該知道如何配合了啵击儡?
本文關鍵字:心理成長、心智發(fā)展蝠引、捉迷藏阳谍、躲貓貓、家庭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