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蘊”指的是什么爷辱?
正果佛學·2天前
聞法·思慧·修行
師父录豺,什么是“受蘊”?
「受」饭弓,指感受双饥,領(lǐng)納的意思。
乃是我們?nèi)说纳硇钠鞴俸屯饨缃佑|時的感覺弟断。
有關(guān)「受」的類別咏花,我們可分為兩種:身受、心受阀趴。
那什么是“身受”呢昏翰?
「身受」:意在說明我們的眼、耳刘急、鼻棚菊、舌、身等五根叔汁,對塵境所產(chǎn)生的感受统求。
可分為苦受、樂受据块、不苦不樂受码邻。
感受到順境而生起的稱為樂受,樂受容易生起貪心另假。
感受到逆境而生起的就稱為苦受像屋,苦受容易引發(fā)瞋心。
若感受到非順非逆而生起的就是屬于不苦不樂的受边篮,不苦不樂容易生起愚癡心开睡。
那什么又是“心受”呢?
「心受」:即是我們意識對塵境所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yīng)苟耻。
意識領(lǐng)納到順境所生起的感受篇恒,就稱為喜受;
意識領(lǐng)納到逆境所生起的感受凶杖,就稱為憂受胁艰。
憂受與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續(xù)而產(chǎn)生,并非由六根而來腾么。
那“身受”跟“心受”有什么關(guān)系奈梳?
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憂喜二受的感覺較強解虱,但身攘须、心二受也有連帶的關(guān)系。
譬如殴泰,身受到熱的侵襲于宙,會感到心煩;若是受到?jīng)鲲L的吹拂悍汛,則會感覺愉悅捞魁,所以我們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
總之离咐,凡身谱俭、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稱為受蘊宵蛀。
受蘊是無量無數(shù)相續(xù)不斷的受心所集為一聚昆著。
這個受心所是無量無數(shù)剎那生滅的苦、樂术陶、舍三種感受凑懂,它們生生滅滅不已,稱為受心所瞳别。
為什么佛陀要講“受蘊”征候?
受蘊呢杭攻?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蘊祟敛,是因為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都跟六塵接觸,既是眼兆解、耳馆铁、鼻、舌锅睛、身埠巨、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
比如你們坐在這里现拒,屁股坐著座墊就有受了辣垒;皮膚接觸空氣,空氣熱一點印蔬,冷一點你都在受勋桶;耳朵聽我講話,從擴音機里發(fā)出來的聲音,你也在受例驹;眼睛看投影機所放射出來的燈光捐韩,你也在那兒感受。
當時的眼睛與耳朵都在受苦鹃锈、受樂荤胁,所以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都在受苦、受樂當中屎债,它的作用從來沒有停止過仅政。
我們一覺醒來就在感受,甚至在睡夢中也是如此扔茅。因為凡夫?qū)@個受的作用不知不覺已旧。
而佛陀覺悟到這個受的作用力非常強大,沒有一刻停止過召娜,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發(fā)生运褪,心念在動,就有受在作用玖瘸,這個感受很重要秸讹,故被列入五蘊之中,占著重要的位置雅倒。
“受蘊”是真實的嗎璃诀?
這佛經(jīng)比喻「受」如水泡,不管是樂受蔑匣、苦受劣欢、不苦不樂的受,都像水泡一樣無常裁良,很快就幻滅消失凿将,因此感受并非真實。
例如价脾,我們坐禪盤腿會痛牧抵,之前沒有盤腿并不會痛,為何盤腿就痛了呢侨把?
仔細思惟犀变,發(fā)現(xiàn)原來它處于無常變化當中,千萬不能迷失本心秋柄。
因此获枝,參禪過程,不管是身心產(chǎn)生輕安骇笔,或是苦受的變化省店,心念都應(yīng)清楚不能迷失机隙。
那如何面對“受蘊”?
我們每天的生活萨西,是如何面對苦受有鹿、樂受、不苦不樂等感受谎脯?
當然葱跋,每個人對「苦受」的定義不同,例如源梭,同樣的一杯飲料娱俺,有的人喝了感覺好喝,有的人卻覺得苦澀難喝废麻。然而荠卷,飲料口感,「如人飲水烛愧,冷暖自知」油宜,你說,是這杯飲料的問題嗎怜姿?
其實慎冤,法無善惡,人心有別安茁蚁堤!雖說如此,我們也不必排斥現(xiàn)前境但狭,應(yīng)心甘情愿的接受它披诗,因為已由境看到心的問題。
只要轉(zhuǎn)個觀念立磁,就能升華為智慧呈队。我們亦須明白,娑婆世間是苦樂參半的息罗,知苦才能離苦掂咒,有苦才容易想到修行才沧!苦是修道者的逆增上緣迈喉。
反觀在天道享福的眾生,每天享受著快樂都來不及温圆,哪還會有心情想修道呢挨摸?
從佛法角度,如何看待“受蘊”岁歉?
世間的一切法得运,都隨其關(guān)系因緣條件的不同膝蜈,而不斷在變化。
因此熔掺,我們應(yīng)以佛眼看世間饱搏,不會因身心對受所產(chǎn)生的變化而動搖心性,應(yīng)善于觀察此「受」置逻。
不管是苦受推沸、樂受,乃至不苦不樂的受皆不可得券坞,因為修行目的主要是證得無漏慧鬓催。
故不應(yīng)使心念停置于這三受當中,如果一味的耽著于受恨锚,不愿舍離宇驾,這將成為障礙成就無漏慧的因素。
感恩師父猴伶,佛法真的好高深课舍,弟子從今天開始發(fā)愿要好好學習,南無阿彌陀佛他挎。
END
<< 文章 | 摘自《佛學基礎(chǔ)知識》布卡、《五蘊無我禪觀》
<< 主講 | 廣超法師、心培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