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得不說,我們能叫得出名字的古人大多都是斜杠青年辜纲。
斜杠青年笨觅,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yè)”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yè)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耕腾。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qū)分见剩,例如,張三扫俺,記者/演員/攝影師苍苞,“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但在他們的眾多職業(yè)當(dāng)中狼纬,往往只有一個被廣泛認(rèn)可羹呵,那么這就是他在人們心中的身份骂际。
比如東漢時期的張衡。我想如果我的身邊有一個八歲的孩子的話担巩,那么他一定會急切地跟我說:“我知道方援,我知道,他是個科學(xué)家涛癌,發(fā)明了地動儀∷突穑”
那么這個八歲孩子為什么能知道張衡是個科學(xué)家拳话?當(dāng)然是家長或者老師告訴他的。因為在家長或者老師的心中种吸,張衡是個科學(xué)家弃衍。
但是張衡,他曾官居國相和尚書坚俗,是個政治家镜盯;他還寫過《二京賦》《歸田賦》《四愁詩》,是個文人猖败,但是在人們心中速缆,這些都不那么重要,他必須是個科學(xué)家恩闻。畢竟艺糜,能說張衡的政績和背誦他文學(xué)作品的人太少了,而地動儀幢尚、渾天儀破停,卻婦孺皆知。
回到唐詩尉剩。
如果按照寫過詩就算詩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定義的話真慢,那么李淵該算唐朝第一詩人。因為他的確寫過詩理茎,而且唐朝首先是從李淵的身上開始黑界,繼而才蔓延全國的。但是我們能說他是詩人嗎功蜓?當(dāng)然不能沛贪,他必須是個皇帝。還有虞世南梦裂,這人的歲數(shù)比李淵還大告匠,是由隋入唐的一位人士,也寫過詩著隆,但我還是不想把“唐朝第一詩人”的身份給他扰楼。第一呀癣,他的詩多為奉和、侍宴之作弦赖,文辭典麗项栏,濃濃的南朝風(fēng),并沒有給這個新時代的詩壇帶來些什么蹬竖。第二沼沈,他是書法家。
那么這個身份該屬于誰币厕?
我覺得是王績列另。
02
王績,我用某狗輸入法打wangji旦装,翻到第五頁才出現(xiàn)這個名字页衙,可見他已經(jīng)被我們忽略在角落里了。
不該阴绢。
公元589年店乐,那時候還是隋朝,王績出生在絳州龍門呻袭。這個地名會讓我們想到一個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眨八。都姓王,都是絳州龍門人棒妨,又都是詩人踪古,這兩個人會不會有什么關(guān)系呢?當(dāng)然有券腔,王勃是王績的侄孫伏穆。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學(xué)者、教育家纷纫,而這個人枕扫,便是王績的哥哥。
不要過分迷信張愛玲“出名要趁早”的學(xué)說辱魁。誰不想早早出名呢烟瞧?身體里要有那種“神童”的基因才行。王氏家族的基因里染簇,就有這種密碼参滴。
王勃十四歲時上書宰相劉祥道,陳說政見锻弓,被劉祥道贊嘆“此神童也”砾赔;王通在古書中有“夫子十五為人師”的記載。而王績,他十一歲便單槍匹馬闖蕩京城暴心,拜見當(dāng)時名臣楊素妓盲,并在公卿貴胄中博得了“神仙童子”的美譽。
一個十一歲的孩童专普,那些權(quán)傾朝野的大臣憑什么接見他悯衬?當(dāng)然是如春風(fēng)一樣撲面而來的才華。
03
天才多半是怪人檀夹。王績也沒能逃脫這個定律筋粗。
公元605年,也就是趙州橋竣工的那一年击胜、京杭大運河開鑿的那一年亏狰,王績應(yīng)孝廉舉,中高第偶摔,授秘書正字。這意味著什么呢促脉?這意味著十六歲的他已經(jīng)入朝為官了辰斋。這時,天才怪異的一面就顯現(xiàn)出來了瘸味。旁人擠破了頭也要在朝中謀得一個職位宫仗,而王績,他卻不稀罕旁仿。
王績生性狂傲藕夫,又追求自由,而天子眼前條條框框?qū)嵲谔嗫莞裕匀皇遣贿m合他的毅贮。王績申請做揚州六合縣的縣丞,朝廷應(yīng)允了尘奏√踩欤可是接下來,國家亂了炫加,狼煙四起瑰煎,山河動搖,一個小小的縣丞面對著這樣的局面不知如何是好俗孝。
洛陽無大宅酒甸,長安乏主人。
黃金銷未盡赋铝,只為酒家貧插勤。
此日長昏飲,非關(guān)養(yǎng)性靈。
眼看人盡醉饮六,何忍獨為醒其垄。
竹葉連糟翠,蒲萄帶曲紅卤橄。
相逢不令盡绿满,別后為誰空。
對酒但知飲窟扑,逢人莫強牽喇颁。
倚爐便得睡,橫甕足堪眠嚎货。
有客須教飲橘霎,無錢可別沽。
來時長道貰殖属,慚愧酒家胡姐叁。
這五首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過酒家》。是的洗显,從這時開始外潜,王績就把自己浸在了酒里。他為國家的動蕩傾頹而飲挠唆,也為自己的束手無策而飲处窥,似乎醉倒安眠是他對抗這世道的唯一法寶了。沒過多久玄组,王績就因好飲酒而不管公務(wù)而被彈劾滔驾,于是他索性回到家鄉(xiāng)隱居起來。臨行前俄讹,王績感嘆說:““網(wǎng)羅在天哆致,吾且安之!”天上掉下來一張網(wǎng)颅悉,我還是隱居起來吧沽瞭。
04
王績第一次罷官因為酒,他第二次當(dāng)官也是因為酒剩瓶。
轉(zhuǎn)眼驹溃,隋朝亡了,李淵建立了大唐延曙。唐高祖武德八年豌鹤,也就公元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員入職枝缔,三十六歲的王績待詔門下省布疙。過了一段時間蚊惯,王績的弟弟問王績做門下省待詔快樂嗎?王績說:“良釀可戀耳灵临!”
原來依照門下省慣例截型,待詔每日可得良酒三升。王績覺得待詔這個職位俸祿低又拘束儒溉,唯有這每日的三升良酒宦焦,讓他覺得朝廷有留戀的價值。侍中陳叔達聽說了這件事顿涣,把每日給王績的三升良酒增加的到一斗波闹,從此人們都稱他“斗酒學(xué)士”。
可是僅僅過了一兩年涛碑,他再次厭倦仕途精堕,引病罷官。
北場蕓藿罷蒲障,東皋刈黍歸歹篓。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揉阎。
——《秋夜喜遇王處士》
在北邊的菜園鋤罷豆地滋捶,又從東邊田野收割黃米而歸。恰巧在這個月圓的秋夜余黎,與老友王處士相遇,更有穿梭飛舞的螢火蟲點綴這耐人尋味的夜晚载萌。
詩的第一句就寫了詩人躬耕田園的場景惧财,而第二句的“東皋”則一下子讓人想到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再加以秋月流螢扭仁,田園詩又出現(xiàn)了垮衷,在沉寂整整兩百年后,又出現(xiàn)了乖坠。
05
也許王績自己也沒有想到搀突,他這一生中還有第三次為官的經(jīng)歷。當(dāng)然熊泵,仍然是因為酒仰迁。
過了幾年,王績再次被朝廷征召顽分。當(dāng)時的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徐许,王績聽說了此事,說什么也要自薦做太樂丞卒蘸。負(fù)責(zé)官員安排的吏部起初因為不合品級而拒絕了王績雌隅,而王績卻一臉真誠地說:“這是我今生最大的愿望。”不知道是他的誠意感動了吏部官員恰起,還是命運本就如此修械,王績最終如愿地當(dāng)上了太樂丞。
成了焦革的同僚检盼,王績品嘗到了美酒肯污,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還一直給王績送酒梯皿。后來仇箱,焦革的妻子也去世了,王績長嘆說:“天不使我酣美酒邪东羹?”這是上天不許我再酣飲美酒了嗎剂桥?說罷,便又棄官而去属提。
東皋薄暮望权逗,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冤议,山山唯落暉 斟薇。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恕酸。
相顧無相識堪滨,長歌懷采薇。
——《野望》
這應(yīng)該是王績最著名的一首詩了蕊温。盡染秋色的樹林與披上余暉的山嶺相映成詩袱箱。牧人驅(qū)趕著牛群返回,獵人帶著獵物回歸家义矛。王績就在這樣一副畫卷中思考“田園”與“歸隱”兩個詞的含義发笔。陶淵明的田園,不是王績的田園凉翻,陶淵明的田園是快樂的了讨,而王績的,則略顯惆悵制轰。但他卻仍然要向田園狂奔前计,因為唯有田園才可以安放他的愁緒。
06
第三次歸隱后艇挨,王績再沒有走向世俗残炮。他作詩,他種田缩滨,他釀酒势就,他為酒圣杜康修建祠堂泉瞻。王績歸隱了,但他的詩卻橫空出世苞冯。他的詩中有惆悵袖牙,有落寞,有從容舅锄,有無奈鞭达,有仰天長嘯,也有仰天大笑皇忿。這是唐詩的樣子畴蹭。
公元644年,王績重病鳍烁,預(yù)料到自己命不久矣叨襟,又想起陶淵明為自己寫《自祭文》一事,于是王績也給自己寫了墓志銘幔荒,并囑咐家人薄葬糊闽。
王績和陶淵明一樣,一輩子喝了太多的酒爹梁,卻越喝越清醒右犹;王績和陶淵明也不一樣,陶淵明飲下的是魏晉風(fēng)度的最后一杯姚垃,而王績舉起的念链,則是大唐氣宇的第一杯。
來积糯,干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