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亨福
隨著全國普校開學臨近蹲坷,關于中小學生培訓亂象的新聞也頻頻爆出驶乾。近日,繼被曝“留學申請造假”后循签,國內培訓行業(yè)領先的新東方又被爆出级乐,其泡泡少兒英語的一些老師竟然是“假的”,很多所謂“多年教學經驗”的“名師”县匠,實際上從沒有教過學生风科,而他們之所以能夠騙過家長,就是因為“反正家長也不懂”乞旦。
據報道贼穆,新東方泡泡英語新來的教師在為期兩個月的培訓過程中,除了教學方法方面的講授兰粉,還有大量內容圍繞與家長溝通技巧扮惦、提高續(xù)班率等營銷技巧。新東方泡泡英語亲桦,每一期的輔導班的第一節(jié)課都要邀請家長聽課崖蜜,一個小時的家長試聽時間,后半個小時開家長會客峭,教培師表示豫领,要讓家長覺得自己孩子不太行。在開課班的培訓中舔琅,教培師讓新教師專挑孩子不會的問等恐,讓家長著急。新教師在自我介紹時要說备蚓,自己已從事英語教育五年课蔬。
這樣的“過度包裝”和“以假亂真”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一次被媒體曝光了郊尝,但是還有千萬個教育培訓機構的黑暗沒有公布二跋。這樣的冰山一角看起來似乎只是培訓機構個別老師所為,但是身在如火如荼的課外培訓熔爐中流昏,哪一個老師能避免“常在河邊走扎即,又能不濕鞋”呢?
在《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新東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况凉,報道中所提及的“教培師”是泡泡少兒部教師谚鄙,該教師已經從北京新東方學校離職。新東方內部全面開展自查自糾整改行為刁绒。具體措施包括全面核實所有教師的宣傳信息闷营,包括各類招生宣傳手冊,各校區(qū)宣傳欄知市、名師欄等傻盟,這一工作將在8月31日前完成速蕊。
每當負面新聞發(fā)生后,作為背鍋俠的公關部門總會言辭一致地說出如上的官話莫杈,仿佛開除涉事教師這樣的“甩包袱證清白”的傳統(tǒng)手段似乎是屢試不爽的法寶互例。
然而奢入,這一次筝闹,媒體的不依不饒和家長的怒火中燒在當下互聯(lián)網傳播迅速的時代,顯然難以平息輿論的質疑腥光。對涉事教師開除也好关顷,移送司法機關也罷,都是事后補救武福,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教育培訓市場的諸多亂象议双。
認識一個做數學培訓的朋友,之前學的是文科捉片,大學畢業(yè)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教育行業(yè)平痰,又在理科培訓的巨大市場空間和利益面前轉戰(zhàn)培訓行業(yè)。自學成才后經過短期的培訓就成為了當地一家培訓機構的理科老師伍纫,負責教學生奧數宗雇、物理等科目,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莹规。
他在多年的課外輔導中也見識了很多培訓機構的激烈競爭和不光彩事跡赔蒲,但是身在其中,又要依靠這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謀生良漱,他的正義感也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中漸漸消失殆盡舞虱。
盡管有時候見面也會有諸多的抱怨,但是母市,在教育培訓這塊巨大的“蛋糕”面前矾兜,他個人的力量終究是無法擺脫和抵御強大的資源背景和平臺的力量。而其中關于“名師包裝”患久、“惡意競爭”焕刮、“變相營銷”等方法更是層出不窮,讓家長防不勝防墙杯。
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學生在普通學校上課心不在焉配并,不思進取,只想著放學和雙休日去補習班進行加課培訓高镐,而公辦學校的老師們也樂得清閑溉旋,照本宣科。而這位朋友爆料稱嫉髓,更有很多普校老師也和社會上的各類培訓機構有著深入淺出观腊、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邑闲,私下或者明目張膽地去校外補習班教課賺取不菲的外快。
當然梧油,這似乎也不是什么不能公開的秘密苫耸,都是為了一碗飯和還房貸而已。但是在校老師以不作為和欺騙的手段去謀取非法收入儡陨,甚至暴利褪子,那就是另外一種性質。
“師資造假”骗村,目的當然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學員嫌褪,圈更多的錢,這本質上就是欺詐胚股,是不正當的競爭笼痛。而因為教育資源尤其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短缺,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不惜重金瘋搶“學區(qū)房”琅拌,其次就是眾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缨伊。于是,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報了諸多的補習班和培訓班进宝,都想望子成龍刻坊、望女成鳳,縱使很多家長明知教育機構的營銷技倆和用處不大即彪,但是依然求賢若渴地注重名師效應紧唱。一方面是家長的攀比心理作祟,一方面是家長的無知的從眾心理隶校,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補習班了漏益,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不上。
于是深胳,縱使“師資造假”绰疤,只要能夠給孩子教會要考試的內容,就愿意多掏腰包甚至付出重金舞终。
惡性循環(huán)的不良市場轻庆,催生了以招生人數多少為主的績效考核,專業(yè)能力強的老師疲于應對游說家長和學生續(xù)費補習敛劝,專業(yè)能力欠佳的老師極力專注忽悠更多家長和學生在補習班“混日子”余爆。
教育的悲哀由此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成為寄生的閉環(huán),普通學校照本宣科夸盟、培訓機構教你應付考試蛾方、學生換得課堂之外的自由、家長求得一份自我安慰。
這位在多家培訓機構從事銷售管理的朋友透露桩砰,和傳統(tǒng)的由教師主導的教育不同拓春,現(xiàn)在的教育機構都是以業(yè)績論英雄。因此亚隅,如何與家長溝通硼莽,如何與孩子互動,都已經成為培訓機構達成銷售的有效手段煮纵。
時至今日懂鸵,培訓行業(yè)里的泡泡,已遠非一句“亂象叢生”的指責而終結醉途。與其說是商家逐利的天性吹大了培訓市場的泡泡矾瑰,不如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砖茸,被營銷的家長們也早已無心戳破這個泡泡隘擎。
沒有需求,就沒有傷害凉夯。為何會在教育培訓行業(yè)滋生如此多的亂象?該由誰來監(jiān)管和杜絕?師德與責任心在教育中應該占據什么樣的位置?等等货葬,這些問題,尚需要核實與解決劲够,這是一條艱難而漫長的道路余舶,但是最關鍵的是沒有監(jiān)督機制的有效約束庇谆,所有的游走于合法與非法經營邊緣的機制都會沖破藩籬,導致野蠻生長。
在“買方市場大于賣方市場”的環(huán)境中政恍,教育是國之大計,民之根本馁菜,有效的約束與監(jiān)督是其健康成長的關鍵君仆,如果教育成了賺錢機器,學生成了永遠的發(fā)動機凫岖,一旦沖破藩籬江咳,百年大計必將用更多的百年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