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匾荆,Cass Sunstein?與 Richard Thaler 共同撰寫與出版?Nudge(助推)一書,強調(diào)由于人類認(rèn)知系統(tǒng)慣于犯錯粒督,因此政府有責(zé)任也應(yīng)該采取某些制度或物質(zhì)設(shè)計陪竿,「引導(dǎo)」民眾做出某些選擇與行為,并將其背后理念稱為「自由家長主義」(libertarian?paternalism)屠橄。此書出版后遭到學(xué)界與社會的普遍批評族跛,認(rèn)為鼓吹 nudge 無異侵犯美國最重要的立國精神與價值——自由(nudge 的內(nèi)容與批評)。尤其 Sunstein 身為法學(xué)家又在 Obama 政府擔(dān)任幕僚锐墙,因此被封為「全美最危險的男人」(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America)礁哄。本文討論的這本?Why Nudge? The Politics of Libertarian Paternalism(有簡體中譯本,詳后)可以算是 Sunstein 對歷年批評一個比較完整的回答溪北。
與自由主義針鋒相對的?Nudge
在?Why Nudge??里桐绒,Sunstein 將論敵設(shè)定為(傳統(tǒng))自由主義的根基——約翰 · 彌爾(John?Stuart Mill)的「傷害原則」(the?harm principle)。對于國家是否能夠介入「管理」人民之拨,彌爾的主張一直是最常被提到的反對論據(jù)茉继。彌爾認(rèn)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什么對我們本身最好蚀乔,在考慮各種因素后我們就能做出理性的決策烁竭,因此任何外界——包括國家——對于我們的干預(yù)既不可取也不應(yīng)該。準(zhǔn)許國家介入的唯一理由乙墙,即是我們的選擇或行為可能傷害他人或社會颖变。換句話說,只要不對他人造成傷害听想,我們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見《論自由》)腥刹。假如我們贊同彌爾的觀點,那么 nudge 及其背后的家長主義顯然就是不可接受的糟糕理論汉买。
Sunstein 當(dāng)然不會同意彌爾的看法(Sunstein 稱之為「認(rèn)識論上的辯護」衔峰,詳后)。他的最大理由蛙粘,其實就是在?Nudge?中提倡政府有時必須像家長的理由:科學(xué)研究已經(jīng)證實垫卤,人的思考系統(tǒng)不但會而且經(jīng)常犯錯。系統(tǒng)?1?快速出牧、直覺穴肘,在演化的過程中有助于我們生存,但在當(dāng)代生活里很多時候會帶來不適宜的結(jié)果舔痕,例如偏愛糖份评抚;系統(tǒng)?2?則相對深思熟慮,但通常比較耗時耗力伯复,而且很少在我們決定時占上風(fēng)慨代,例如精算數(shù)學(xué)(詳見《思考,快與慢》)啸如。換句話說侍匙,如果人們多數(shù)時候都是憑借系統(tǒng) 1 做出決定,那么彌爾的論據(jù)可能必須打折:我們以為知道自己要什么叮雳,但其實我們不知道想暗,或者說,我們的決定或選擇鮮少是真正理性的债鸡。就像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xué)認(rèn)為自由市場是最好的經(jīng)濟型態(tài)江滨,因為每個人都會理性地做出最好的選擇,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厌均,因為人們經(jīng)常做錯決定唬滑,導(dǎo)致 Sunstein 所謂的「行為的市場失靈」(behavioral?market failures)。在這樣的情況下棺弊,Sunstein 認(rèn)為政府必須適時出面補救晶密,也就是說,很多時候家長主義是必要的模她。
家長主義的作法:軟的或是硬的侈净?
那么尊勿,如何施行家長主義才適當(dāng)僧凤?Sunstein 把干預(yù)做出分類,就對象來說有「手段?VS?目的」兩種元扔,就方法來說有「軟?VS?硬」兩種躯保,所以有 2?x 2 總共四種類型(請見下表)。例如澎语,幾乎所有人——包含政府官員——都希望能夠減少油費和油耗(對于目的沒有異議)途事,但不一定知道怎么挑選省油車種,那么政府可以有兩種作法:一是要求車商在車體貼上油耗標(biāo)簽擅羞,讓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省油程度然后做出選擇(表格左上)尸变;二是干脆強制規(guī)定只能制造和販賣符合特定油耗標(biāo)準(zhǔn)的車輛(表格左下)。有時候减俏,政府的目的可能和我們的不盡相同召烂,例如執(zhí)政黨希望所有人都是某黨黨員,那么政府可能立法規(guī)定所有人出生即為當(dāng)然黨員垄懂,但假如補充條款是人民成年之后可以選擇退出骑晶,那么這算是軟性家長管理(表格右上);相反地草慧,如果政府規(guī)定「一時黨員桶蛔、一生黨員」,這顯然就是硬性的了(表格右下)漫谷。
透過此表,Sunstein 一再強調(diào)舔示,他所推崇與建議的 nudge 全然屬于軟性管理的范圍之內(nèi)碟婆,而且最好的狀態(tài)是只干預(yù)手段、不干預(yù)目的(然而有時候目的與手段不易區(qū)分)惕稻。Sunstein 如此強調(diào)「軟性」的原因無他竖共,就是因為軟性永遠為當(dāng)事者的選擇權(quán)留下一席之地——雖然面積可能不大。Sunstein 鼓吹政府運用 nudge 來幫助人們達成那些人人都會同意的目的俺祠,也就是「福利」(welfare)——長壽公给、健康、財富…等蜘渣。例如淌铐,基于大家都希望身體健康,政府可以透過限定瓶裝可樂的容量來推動人們喝較少的可樂蔫缸。相較于直接禁止商家販賣任何可樂腿准,這種方式顯然替我們留下了放縱——如果我們只在乎短期快樂而無視長期健康的話——的機會,不至于過分傷害我們選擇的權(quán)利拾碌。藉由這樣的區(qū)分與限定吐葱,Sunstein 試圖爭論:嚴(yán)格來說 nudge 并沒有違背或傷害彌爾的那種自由主義觀點街望。
Paternalism?should certainly respect heterogeneity. A central advantage of soft paternalism?and nudges is that they do exactly that, because they allow people to go their?own way. (p.114)
我以為我很自由和自主,但其實從來沒有
不過弟跑,仍有許多人對此十分憂心它匕,認(rèn)為人們應(yīng)當(dāng)在毫無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做出選擇。對此 Sunstein 反駁窖认,選擇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選擇架構(gòu)」(choice?architecture)必定存在告希。例如扑浸,販賣可樂一定需要容器盛裝特定容量,不管何種尺寸都會影響我們的選擇燕偶,或者喝噪,菜單上的菜色必定需要某種排列方式,不管哪一種排在比較前頭指么,我們都會不知不覺受到影響酝惧。也就是說,選擇架構(gòu)無所不在伯诬,因此問題不在于能否取消選擇架構(gòu)晚唇,而在于安排什么樣的選擇架構(gòu)。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期或復(fù)雜估算才能做出決定的事項盗似,特別適合政府采用設(shè)定選擇架構(gòu)的方式來助推哩陕。例如,設(shè)定新進員工自動繳納勞退基金(固定從其薪水中扣除費用)赫舒,但如果員工不愿意可以選擇退出悍及。如此作法可以避免員工遲遲不做決定,或者因為考慮過久而耽誤自身利益接癌。這種 nudge 被 Sunstein 稱為「默認(rèn)規(guī)則」(default?rule)心赶。看到 default 這個字眼缺猛,相信許多人立刻明白:是的缨叫,就是那些大量存在我們計算機和手機里的設(shè)定。重要的是枯夜,這些默認(rèn)設(shè)定不是為了控制我們弯汰,而是讓我們更快速、更方便上手這些電子產(chǎn)品(進而讓生活更便利)湖雹。
Sunstein 亦藉此回應(yīng)許多論者以人類「自主」(autonomy)為由的反駁摔吏。他將這類反駁分為兩種:弱(thin)版本與強(thick)版本鸽嫂。弱版本認(rèn)為纵装,之所以要保障人們自主的權(quán)利,是因為自主最能促進與保障個人福利据某。Sunstein 說橡娄,對于弱自主論而言,他所提倡的自由家長主義并無嚴(yán)重不妥癣籽,因為它最終考慮與推動的仍是個人福利挽唉,更何況如果采取 nudge 作為政策工具,那么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實際上并未消失筷狼。強自主論對于 Sunstein 來說比較棘手瓶籽,因為它強調(diào)人類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埂材,也就是說塑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自主都是不能被侵犯的權(quán)利——一點點都不行俏险。Sunstein 的反擊是严拒,強自主論就像是沒有討論空間的教條,很可能是大腦系統(tǒng) 1 的產(chǎn)物:我們(特別是美國人民)很可能從小被教導(dǎo)自主很重要竖独、很重要裤唠、很重要(說三次),以至于這個概念根深蒂固刻劃于腦海莹痢,任何對于自主的異論或異行都會引發(fā)直覺式的反抗與反彈——在我看來巧骚,這就像是膝跳反應(yīng)。
真的不要 Nudge格二?讓我們實際一點吧劈彪!
綜觀全書立場,Sunstein 顯然認(rèn)為顶猜,強力抗拒家長式管理的態(tài)度沧奴,對于人們實際生活的幫助其實很小,如果我們在乎的是人們生活得更幸福长窄、更快樂滔吠,那么最好就實際狀況——case?by case——進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然後安排相應(yīng)程度與方式的 nudge挠日。政府里頭的研究小組(由多人組成)疮绷,正是政府大腦中的系統(tǒng) 2,藉由長期與廣泛地收集和分析信息來做出判斷嚣潜,因此比較不容易出錯——這正是個人無法辦到的冬骚。Sunstein 與許多「自由/主派」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此:對于后者來說,家長式管理(與 nudge)是一個哲學(xué)問題,但對于 Sunstein 而言只冻,這是不折不扣的實證問題庇麦。這也是為何他把彌爾(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反駁稱為「認(rèn)識論上的辯護」(epistemic?argument),因為那常常只是智性上的理由喜德。
Sunstein 甚至爭論山橄,那些堅持人們必須全然自由選擇的說法,經(jīng)常忽略兩個重要事實:(1)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舍悯,不可能每件事都要自行選擇——若真如此航棱,我們可能買了新計算機一個月后還上不了網(wǎng)(到底輸入電源脈沖頻率要設(shè)定多少?)萌衬;(2)人們有權(quán)利選擇「不選擇」丧诺,也就是說,如果做出選擇對于個人來說是重擔(dān)奄薇,那人們經(jīng)常傾向不做選擇,而這種「選擇『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的權(quán)利抗愁,但自由/主派經(jīng)常忽略馁蒂。況且,當(dāng)我們要求人們?nèi)プ鲞x擇與決定時蜘腌,我們在做的其實就是 nudge沫屡。Sunstein 的另一本新書?Choosing not to Choose?即試圖深入討論這種情況(沒錯,Sunstein 超級多產(chǎn)…)撮珠。
在結(jié)論的前一章沮脖,Sunstein 試圖回答一些常見但不嚴(yán)重的質(zhì)疑。例如芯急,許多人認(rèn)為 nudge 是一種「暗中操控」所以很危險勺届,Sunstein 反駁說,幾乎所有 nudge 都是清楚明白的「擺在那里」——不論制度安排或物質(zhì)設(shè)計娶耍,沒有一個有辦法被隱藏起來免姿、不被看見。他一再重申榕酒,由于 nudge 是「輕」的胚膊,所以通常成本低廉,也能隨時取消或撤回(可逆性)想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危險紊婉。也有人抗議說,搞不好政府官員想要做壞事辑舷,那么 nudge 豈不成為助紂為虐的危險工具喻犁?Sunstein 認(rèn)為,這種對于「非法動機」的質(zhì)疑相當(dāng)合理,但這種質(zhì)疑和 nudge 本身并無關(guān)系株汉,用淺白一點的話說:不能因為錘子可能被壞人拿來敲昏路上行人筐乳,就禁止整個社會制造和販賣錘子吧?重點在于健全民主制度乔妈,而不是反對 nudge 本身蝙云。
翻譯很難,但可以更好
本文結(jié)束之前路召,我想簡單談?wù)?a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中文版的翻譯問題勃刨。整體而言,此書翻譯算是通暢(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先讀了英文版)股淡,不過有些名詞翻譯略顯奇怪身隐、甚至嚴(yán)重錯誤。以下各舉一例唯灵。Default?rule 被譯為「失則處理規(guī)則」贾铝,雖未偏離本意,但顯得冗長埠帕,不知為何不采用生活常見的「預(yù)設(shè)」或「默認(rèn)」垢揩。另外,書中出現(xiàn)「心理狀態(tài)的崛起」(頁 XVII)一詞敛瓷,究竟所指為何叁巨?實際上它的原文是「the?rise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指得是有越來越多國家采用行為心理學(xué)或經(jīng)濟學(xué)作為政策制定參考呐籽,因此應(yīng)該譯為「心理學(xué)化國家的崛起」锋勺!例如,在?Nudge?的另一位作者 Thaler 入主政府單位之后狡蝶,英國就被學(xué)者指認(rèn)為典型的心理學(xué)化國家庶橱,有興趣的朋友請見?Changing Behaviours: On the Rise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這本著作。這個譯本還有一個嚴(yán)重缺失贪惹,就是未把原書腳注和參考書目放入悬包,這不啻是對于原書的不尊重,對于想要進一步探究的讀者也造成諸多不便馍乙。
結(jié)語
為了維護當(dāng)年主張的 nudge 以及背后的自由家長主義布近,Sunstein 在?Why Nudge??中可以說巨細靡遺地回答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和質(zhì)疑。大概因為想要回答的題目太多丝格,使得本書的行文和結(jié)構(gòu)有些凌亂撑瞧。不過,對于強調(diào) case by case 的 nudge 來說显蝌,無法以大原則或大架構(gòu)「以一貫之」或許并不意外预伺。雖然 Sunstein 對于「強自主論」的回應(yīng)有點牽強(他也自承沒有直接證據(jù)可說自主概念鑲嵌在我們的系統(tǒng) 1 中)订咸,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對于相信現(xiàn)實可行性比理論完整性更重要的讀者來說酬诀,Sunstein 提出了相當(dāng)強而有力的回應(yīng)脏嚷,也為政府實行 nudge 找到更多的空間和論據(jù)。
參考書目:
1. Jones, R., Pykett, J., & Whitehead, M. (2013).?Changing?Behaviours: On the Rise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Cheltenham, Gloucestershire: Edward Elgar Pub.
2. Sunstein, C. R. (2014).?Why Nudge?: The Politics of Libertarian?Patern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3. Sunstein, C. R. (2015).?Choosing Not to Choose: Understanding?the Value of Cho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Thaler, R. H. & Sunstein, C. R. (2009).?Nudge: Improving?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5. Sunstein, C. R.著瞒御,馬冬梅譯(2015)父叙,《為什么助推》。北京:中信出版社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