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有兩個指標:
吞吐量和帶寬
帶寬是一個硬件指標仗嗦,比如帶寬1Gbps翘狱,表示在1秒鐘之內最多可以傳輸1Gb的流量。
吞吐量是一個行為指標答姥,它不只是硬件因素铣除。比如吞吐量為在實際鏈路中每秒鐘所能傳輸的最大流量谚咬,它更能表示一個系統(tǒng)的測試性能。通常情況下測試結果的吞吐量要小于帶寬尚粘。
bps 和 pps
bps表示交換數據速率择卦,pps表示包轉發(fā)速率。 一個千兆網口在包長為64字節(jié)時理論的吞吐量為 1.488Mpps郎嫁。
考驗轉發(fā)能力已能夠處理的最小包長來衡量秉继,對于以太網最小包64字節(jié),加上幀開銷20字節(jié)泽铛,最小包共84字節(jié)尚辑。對于一個全雙工的1000Mbps接口達到線速時要求:轉發(fā)能力 = 1000Mbps / *(64 + 20)*8) = 1.488Mpps.
交換機背板帶寬
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和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標志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盔腔,單位為Gbps杠茬。
線速轉發(fā)
在端口滿負載的情況下,交換機內部對幀進行無差錯的轉發(fā)成為線速弛随。比如:
1. 背板帶寬線速
交換機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總帶寬 = 端口數x相應端口速率x2(全雙工模式)瓢喉。如果總帶寬<=標稱背板帶寬,那么在背板帶寬上是線速的舀透。
2. 第二層包轉發(fā)線速
第二層包轉發(fā)率 = 千兆端口 數量x1.488Mpps + 百兆端口數量 x 0.1488Mpps + 其他栓票。 如果這個速率能夠 <= 標稱二層包轉發(fā)速率,則交換機在第二層交換的時候可以做到線速愕够。
3. 第三層包轉發(fā)線速
第三層包轉發(fā)率 = 千兆端口數量x1.488Mpps + 百兆端口數量 x 0.1488Mpps + 其他走贪。 如果這個速率 <= 標稱三層包轉發(fā)速率佛猛,那么交換機在做第三層交換的時候可以最到線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