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迈倍,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伤靠,海拔2090米,距昆明338公里啼染,北接麗江市宴合,南靠普洱、臨滄市迹鹅,西連保山市卦洽、怒江州,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駐下關(guān)斜棚。大理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洱海阀蒂、蒼山、大理古城弟蚀、崇圣寺三塔蚤霞、喜洲古鎮(zhèn)等。在游覽洱海的同時义钉,16年5月26日還去了大理古城昧绣、喜洲古鎮(zhèn)和崇圣寺三塔。
大理古城捶闸,位于滇西夜畴,東臨洱海拖刃,西枕蒼山,又名葉榆城贪绘、紫城序调。古城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修筑羊苴咩城兔簇,為其新都。之后鄭氏的“太長和國”硬耍,趙氏的“大天興國”垄琐,楊氏的“大義寧國”以及段氏的“大理國”,都以羊苴咩城為都城经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狸窘,明將沐英攻下大理后,在羊苴咩城基礎上修建今大理古城坯认。
同一家店鋪翻擒,男女店員臨街獻藝。
古城駐軍某部門前的解放軍戰(zhàn)士塑像牛哺,基座上的四個字是“和平衛(wèi)士”陋气,對面是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府(現(xiàn)大理博物館)。
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府引润,位于大理城內(nèi)復興路南段巩趁,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為云南提督府淳附。清咸豐六年(1856年)议慰,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義軍攻下大理并建立政權(quán),推舉起義軍首領杜文秀為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奴曙,遂改提督府為元帥府别凹,并仿皇城建筑格式進行了擴建,使其成為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洽糟。杜文秀還撰寫了楹聯(lián)懸掛于大殿“天生英雄扭轉(zhuǎn)中原世界炉菲;地出豪杰戳破胡兒乾坤”。帥府四周筑有高墻脊框,設城垛颁督,皆磚石砌就,故有“小紫金城”之稱浇雹。16年后沉御,起義失敗,建筑大部被折遷昭灵,1987年吠裆,按史料恢復了部分建筑并改為大理市博物館伐谈。
五華樓,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试疙。始建于唐大中十年(856年)诵棵,是南詔王以及后來的大理王會客宴朋的地方。高五層祝旷,可容萬人站立履澳。歷史上,五華樓曾幾毀幾建怀跛。明洪武年間距贷,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時,將城中的鐘鼓樓改稱五華樓吻谋,但其規(guī)模格局已遠遠不如南詔時期的五華樓忠蝗。清代修葺過,現(xiàn)在的五華樓是1998年重建的漓拾,高20多米阁最、四層,樓內(nèi)供奉觀音骇两、孔子速种、關(guān)公、南詔王和大理王五尊磁塑像低千。
街心蓮花池畔的十二柱重檐方亭
登上五華樓古城景色盡收眼底哟旗。
前方遠處的城門是古城北門三塔門,又稱安遠門栋操。
遠處的崇圣寺三塔清晰可辨闸餐。
蒼山方向
洱海方向
大理古城的城池布局為棋盤式,南北城門相互對稱矾芙,而東西城門相錯舍沙,城市的中心偏西,南北軸線不居中剔宪,形成了西重東輕的城市布局拂铡。南北有三條街,東西有六條街葱绒,有“九街十八巷”之稱感帅。古城有四道城門,即:東門洱海門(又稱通海門)地淀,南門雙鶴門(又稱承恩門)失球,西門蒼山門,北門三塔門(又稱安遠門)。
古戲臺实苞,楹聯(lián):百首民歌贊美風花雪月豺撑;一臺好戲連接南北東西。
走出古城回頭看到南門城樓上的匾額“文獻名邦”黔牵,這四個大字是清康熙四十一年云南提督所題并書聪轿,意寓大理自古文化內(nèi)涵積淀深厚,是人文薈萃之地猾浦。
喜洲古鎮(zhèn)
喜洲陆错,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名鎮(zhèn),位于大理古城北面16公里處金赦,西倚蒼山危号,東臨洱海,是大理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素邪。唐時,南詔王筑宮殿于此猪半,時稱大厘城兔朦。喜洲,自古以來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磨确、經(jīng)濟沽甥、文化集中的重鎮(zhèn),有悠久的經(jīng)商歷史乏奥,是白族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搖籃摆舟,重點僑鄉(xiāng)之一,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邓了。全鎮(zhèn)共有明恨诱、清、民國以及當代各個時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骗炉。
古鎮(zhèn)的方亭長廊照宝,花壇上標有“白族第一鎮(zhèn)”。
喜洲白族民居句葵,代表了大理白族民居的風格厕鹃,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為典型格局乍丈,青瓦飛檐剂碴,粉墻畫壁,獨具一格轻专。
魁閣忆矛,喜洲古鎮(zhèn)的西大門,稱正義門请垛。門樓上應是供奉著魁星的洪碳。喜洲為白族聚集地递览,人們多以經(jīng)商為主業(yè),但也是“儒商并重”瞳腌,對子弟的教育毫不放松绞铃,喜洲商業(yè)、文化藝術(shù)的繁榮應是源于此嫂侍。
鎮(zhèn)中的戲臺儿捧,現(xiàn)在為喜洲鎮(zhèn)文化站所在地。
古鎮(zhèn)入口處有兩棵枝繁葉茂的大青樹(高山榕樹)挑宠,白族人認為大青樹是一個村莊興的象征菲盾,因此稱其為“風水樹”。這兩棵大樹上棲息著成群的白鷺各淀,不時飛起懒鉴,成鎮(zhèn)上一景。
在古鎮(zhèn)上隨處可見的粉墻畫壁
正值鎮(zhèn)上學生放學
小巷門洞上方的“百忍家風”匾額碎浇,右邊鑲“書香四溢”临谱,左邊嵌“文房世寶”磚雕。巷子深處的粉墻上寫著忍奴璃、讓悉默、福等大字,字的下方均有解釋苟穆。忍:事臨頭三思為妙抄课,怒上心一忍最高。讓:退一步天空海闊雳旅,讓三分心平氣和跟磨。福字,康熙皇帝體攒盈,為天下第一福吱晒。
走進古鎮(zhèn)四方街,首先見到的便是這座建于明代的石牌坊沦童,坊上匾額“題名坊”仑濒。坊上刻有出自喜洲的進士、舉人名單及喜洲著名商號和近現(xiàn)代名人名單偷遗。坊聯(lián)為:題開漢代葉榆縣墩瞳;名拓南詔史瞼城。史瞼氏豌,又稱大厘城喉酌,即今喜洲。瞼,南詔白蠻語泪电,意為州般妙。
“題名坊”背面匾額“后勵前光”,坊聯(lián):蒼山含笑迎賓客相速,洱海飛帆莊畫圖碟渺。
四方街上還立有一座翰林坊,是為旌表喜洲人楊士云而立突诬。楊士云苫拍,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旺隙,后轉(zhuǎn)給事中绒极。后來他辭官回故里隱居,除每日侍候母親外蔬捷,便在他的“七尺書樓”著書立說垄提。
古鎮(zhèn)上的旅游驢車
在老房子窗前拍婚紗照的情侶
九壇神廟,因集中供奉了九位本主而得名周拐。本主抓谴,為白族地區(qū)供奉的村社之神意鲸,被認為是保護本境之主单起、本境最高貴的保護神亮瓷。本主神很多是神話硝岗、傳說可都、歷史中的著名人物胳岂。有大理白族“三百六十村高帖,村村有本主”之說稿饰。
在古鎮(zhèn)外稻田里勞作的村民們
雖然破舊待修锦秒,但挑檐飛角,青瓦粉墻的特色依舊引人注目喉镰。
售賣的都是帶有當?shù)靥厣穆糜萎a(chǎn)品旅择。
德馨坊,立于學校門前的石坊侣姆。正中匾額:德馨坊生真;左右匾額:鳳鳴龍湖、五臺嵐津捺宗。
崇圣寺
崇圣寺柱蟀,東對洱海,西靠蒼山蚜厉,位于大理古城北約一公里處长已,素以寺中三塔聞名于世。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經(jīng)歷代擴建术瓮,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康聂,有“三閣、七樓胞四、九殿恬汁、百廈”之規(guī)模,享“佛都”的美譽撬讽,為南詔蕊连、大理國時期著名的皇家寺院。清咸豐年間燒毀游昼,僅余三塔甘苍。1978年對三塔全面維修。2002年起烘豌,按主次三軸線载庭,八臺九進十一個層次進行規(guī)劃建設,各大殿陸續(xù)得以重建廊佩。2005年全部落成囚聚,2006年7月舉行了開光大典。占地600畝标锄,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顽铸。
崇圣寺三塔景區(qū)的蠻王禮佛圖石雕照壁
景區(qū)前的“不二法門”牌樓
立于崇圣寺大門前方廣場上的6.9米雙面大鵬金翅鳥雕塑,是以三塔出土文物金翅鳥為藍本創(chuàng)作而成料皇。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qū)景區(qū)入口
沿石階梯道拍攝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谓松,始建于唐,當時先建了16層的方形密檐式磚塔“千尋塔”践剂,高69.13米鬼譬。北宋大理國時期又建了南、北八角形的10級磚塔逊脯,均高43米优质。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军洼,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巩螃。崇圣寺是三塔建設在先,規(guī)模弘大的崇圣寺建于其后匕争。
崇圣寺三塔中最高的千尋塔牺六,當?shù)厝朔Q“文筆塔”,建于唐文宗開成元年汗捡,南詔豐佑年間(836年)淑际。
三塔中的兩座小塔位于中間主塔之西畏纲,與主塔等距70米,南北對峙春缕,相距97米盗胀,兩塔形制一樣,均10層锄贼,高42.4米票灰,為八角密檐式空心磚塔。
崇圣寺三塔宅荤,又稱“大理三塔”屑迂,是大理的象征。從水潭處拍攝三塔冯键,更能拍出三塔的雄姿和清晰的倒影惹盼。清代楊炳锃有《三塔倒影》詩:佛都勝概肇中堂,三塔嶙嶙自放光惫确。蒼麓湖蟠顯倒影手报,此中幻相說空王「幕”
南詔建極大鐘鐘樓掩蛤。大鐘,初鑄于南詔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陈肛,故名南詔建極大鐘揍鸟,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一,與三塔同為鎮(zhèn)寺之寶句旱。徐霞客《滇游日記》中記載:“鐘極大阳藻,徑可丈余,而厚及尺前翎,其聲聞可八十里……”稚配。惜毀于清咸豐畅涂、同治年間的戰(zhàn)亂港华。1997年重鑄,鐘高3.86米午衰,口徑2.138米立宜,重16.295噸。
大雄寶殿臊岸,仿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建造橙数,重檐九開間,總高26米帅戒,殿闊51.7米灯帮,中供奉有華嚴三圣崖技,即如來佛、文殊菩薩钟哥、普賢菩薩迎献。
觀音殿,屬于仿明代建筑腻贰,重檐五開間吁恍,正中供奉有十一面觀音像,十一面觀音是觀音的一個化身播演。
轉(zhuǎn)經(jīng)筒和金剛杵冀瓦,均五組,位于觀音殿前方写烤。轉(zhuǎn)經(jīng)筒居左翼闽,金剛杵在右,最大的金剛杵長6米顶霞、直徑1米肄程。
崇圣寺山門。崇圣寺作為南詔國选浑、大理國的皇家寺院蓝厌,曾是大理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古徒,聲譽最高的一所古寺拓提,是大理佛教密宗大阿吒力教的中心,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隧膘,曾有九位大理國王遜位后在此出家修行代态。
站在景區(qū)平臺上遠眺來時經(jīng)過的不二法門、大理城區(qū)疹吃、洱海和蒼山蹦疑。
重建的崇圣寺,主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萨驶、護法殿歉摧、彌勒殿、十一面觀音殿腔呜、大雄寶殿叁温、阿嵯耶觀音閣、山海大觀石牌坊核畴、望海樓膝但。中軸線兩旁和次軸線上建有法物流通處、方丈堂谤草、客堂跟束、齋堂莺奸、羅漢堂、千佛廓冀宴、祖師殿憾筏、佛教研究院。由于行程計劃的限定花鹅,僅游覽了三塔和部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