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朝代:唐
其一
遲日江山麗⑴,春風(fēng)花草香墨林。
泥融飛燕子⑵赁酝,沙暖睡鴛鴦⑶旭等。
其二
江碧鳥逾白搔耕,山青花欲燃⑷。
今春看又過弃榨,何日是歸年?
其三
兩個黃鸝⑤鳴翠柳娜饵,一行白鷺⑥上青天官辈。
窗含⑦西嶺⑧千秋雪,門泊東吳⑨萬里船褐缠。
字詞注釋
⑴遲日:春天日漸長风瘦,所以說遲日公般。
⑵泥融:這里指泥土滋潤、濕潤良瞧。
⑶鴛鴦:一種水鳥刽虹,雄鳥與雌鳥常雙雙出沒。
⑷花欲燃:花紅似火
⑤ 黃鸝:黃鶯涌哲。
⑥ 白鷺:鷺鷥,羽毛純白哪廓,能高飛初烘。
⑦ 窗含分俯。是說由窗往外望西嶺哆料,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杏节。
⑧ 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讥此,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卒稳。這是想象之詞他巨。
⑨ 東吳:指長江下游的江蘇一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染突,故云長江萬里船。
白話譯文
其一
江山沐浴著春光也榄,多么秀麗司志,春風(fēng)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囚霸,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激才。
其二
江水碧波浩蕩,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劣挫,山巒郁郁蒼蒼东帅,紅花相映,便要燃燒冰啃。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xiāng)的日期焚刚?
其三
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春天,成雙作對好喜慶抢肛;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fēng)飛上青天碳柱,隊列整齊真優(yōu)美。那西嶺的雪峰啊福稳,像一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里瑞侮;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里之外的東吳而來越妈。
文學(xué)賞析
其一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指出钮糖,杜集中有不少“以詩為畫”的作品。這一首寫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瓤檐,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娱节。詩一開始祭示,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质涛,浣花溪一帶明凈絢麗的春景汇陆,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艷≌贝“遲日”即春日勺疼,語出《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春日遲遲”执庐。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陽光导梆,以統(tǒng)攝全篇。同時用一“麗”字點染“江山”看尼,表現(xiàn)了春日陽光普照藏斩,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麗景色灾茁。這雖是粗筆勾畫北专,筆底卻是春光駘蕩。
第二句詩人進一步以和煦的春風(fēng)拓颓,初放的百花驶睦,如茵的芳草,濃郁的芳香來展現(xiàn)明媚的大好春光场航。因為詩人把春風(fēng)、花草及其散發(fā)的馨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僻造,所以通過聯(lián)想孩饼,可以有惠風(fēng)和暢、百花競放立膛、風(fēng)送花香的感受梯码,收到如臨其境的藝術(shù)效果好啰。在明麗闊遠(yuǎn)的圖景之上坎怪,三廓握、四兩句轉(zhuǎn)向具體而生動的初春景物描繪。
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隙券,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動態(tài)景物來勾畫娱仔。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牲迫,秋去春歸的燕子盹憎,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陪每。這生動的描寫檩禾,使畫面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春意盎然盼产,還有一種動態(tài)美戏售。杜甫對燕子的觀察十分細(xì)致,“泥融”緊扣首句蜈项,因春回大地紧卒,陽光普照才“泥融”诗祸;紫燕新歸轴总,銜泥做巢而不停地飛翔博个,顯出一番春意鬧的情狀。
第四句是勾勒靜態(tài)景物往堡。春日沖融共耍,日麗沙暖痹兜,鴛鴦也要享受這春天的溫暖,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字旭。這也和首句緊相照應(yīng)遗淳,因為“遲日”才沙暖,沙暖才引來成雙成對的鴛鴦出水洲脂,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恐锦,是那樣悠然自適。從景物的描寫來看一铅,和第三句動態(tài)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潘飘,相映成趣卜录。這兩句以工筆細(xì)描銜泥飛燕、靜睡鴛鴦艰毒,與一、二兩句粗筆勾畫闊遠(yuǎn)明麗的景物相配合柑土,使整個畫面和諧統(tǒng)一稽屏,構(gòu)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意勃發(fā)狐榔,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圖荒叼。就詩中所含蘊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坏晦、“三年饑走荒山道”的奔波流離之后嫁乘,暫時定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jié)自然界一派生機仓蛆、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的表露挎春。
這首五言絕句,意境明麗悠遠(yuǎn)能庆,格調(diào)清新脚线。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渠旁,毫不雕琢船逮;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杂靶,是杜集中別具風(fēng)格的篇章。
其二
此詩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抱既”馐模“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捷泞,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里的風(fēng)景畫寿谴,濡飽墨于紙面讶泰,施濃彩于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痪署。漫江碧波蕩漾狼犯,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宋舷,一派怡人的風(fēng)光呐馆。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续膳,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收班,十分旖旎,十分燦爛社付。
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鸥咖;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啊研。一個“逾”字鸥拧,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富弦,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腕柜,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tài)盏缤,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娩脾、山打毛、花幻枉、鳥四景,并分別敷碧綠熬甫、青蔥椿肩、火紅、潔白四色贡这,景象清新厂榛,令人賞心悅目”菜可是湃望,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zhuǎn)萄唇,慨而嘆之另萤。“今春看又過泛源,何日是歸年忿危?”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jié)铺厨。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赃磨,歸期遙遙洼裤,非但引不起游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值骇。此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移国,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桥狡,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皱卓。它并沒有讓思?xì)w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部逮,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xiāng)思之深厚兄朋,別具韻致。
(三)
這組詩一開始寫草堂的春色傅事,情緒是陶然的峡扩;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zhuǎn)換教届、江船的出現(xiàn)响鹃,觸動了他的鄉(xiāng)情,四句景語完整表現(xiàn)了詩人這種復(fù)雜細(xì)致的內(nèi)心思想活動案训。此詩兩兩對杖买置,寫法非常精致考究,讀起來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雕琢强霎,十分自然流暢忿项。把讀者由眼前景觀引向廣遠(yuǎn)的空間和悠長的時間之中,引入對歷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城舞。
“兩個黃鸝鳴翠柳倦卖,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椿争,門泊東吳萬里船∏刈伲”黃鸝褐捻、翠柳顯出活潑的氣氛,白鷺椅邓、青天給人以平靜柠逞、安適的感覺【澳伲“鳴”字表現(xiàn)了鳥兒的怡然自得板壮。“上”字表現(xiàn)出白鷺的悠然飄逸合住。黃绰精、翠撒璧、白、青笨使,色澤交錯卿樱,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傳達(dá)出詩人歡快自在的心情硫椰。詩句有聲有色繁调,意境優(yōu)美,對仗工整靶草。一個“含”字蹄胰,表明詩人是憑窗遠(yuǎn)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奕翔。這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心情的舒暢和喜悅裕寨。“西嶺”糠悯,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妻往,故云“千秋雪”互艾。“東吳”讯泣,三國時孫權(quán)在今江蘇南京定都建國纫普,國號為吳,也稱東吳好渠。這里借指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qū)昨稼。“千秋雪”言時間之久拳锚,“萬里船”言空間之廣假栓。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霍掺,視通萬里匾荆,胸襟何等開闊!這兩句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杆烁,境界開闊牙丽,情志高遠(yuǎn)。在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拓寬了廣度兔魂,使得全詩的立意一下子卓爾不群烤芦,既有杜詩一貫的深沉厚重,又舒暢開闊析校,實為千古名句构罗。
蘇軾曾經(jīng)說過:“少陵翰墨無形畫”铜涉。此詩就像一幅絢麗生動的山水條幅:黃鸝、翠柳绰播、白鷺骄噪、青天、江水蠢箩、雪山链蕊,色調(diào)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谬泌。畫的中心是幾棵翠綠的垂柳滔韵,黃鶯兒在枝頭婉轉(zhuǎn)歌唱;畫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掌实,一行白鷺映于碧空陪蜻;遠(yuǎn)處高山明滅可睹,遙望峰巔猶是經(jīng)年不化的積雪贱鼻;近處露出半邊茅屋宴卖,門前一條大河,水面停泊著遠(yuǎn)方來的船只邻悬。從顏色和線條看症昏,作者把兩筆鵝黃點染在一片翠綠之中,在青淡的空間斜勾出一條白線父丰。點線面有機結(jié)合肝谭,色彩鮮明而又和諧。詩人身在草堂蛾扇,思接千載攘烛,視通萬里,胸次開闊镀首,出語雄健坟漱。全詩對仗精工,著色鮮麗更哄,動靜結(jié)合靖秩,聲形兼俱,每句詩都是一幅畫竖瘾,又宛然組成一幅咫尺萬里的壯闊山水畫卷沟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