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價格,你會買蘋果還是買國產(chǎn)機轨奄?過去網(wǎng)友常常吐槽iPhone的高售價孟害,實際上當蘋果推出廉價版的iPhone SE系列時,說iPhone降價就買的人突然失語挪拟,他們并不愿意為“閹割版”的iPhone買單挨务。
還是同樣的答案,iPhone 12系列價格沒降玉组,可華為谎柄、小米、vivo球切、OPPO、一加等國產(chǎn)機的售價卻顯著上漲绒障,向iPhone 12系列看齊吨凑,“國產(chǎn)手機漲價超iPhone”的話題一度被沖上熱搜榜。
國產(chǎn)手機漲價超過iPhone并不是單個現(xiàn)象户辱,已是行業(yè)共識鸵钝。據(jù)郭靜的互聯(lián)網(wǎng)圈觀察,OPPO Find X3 Pro起售價5499元庐镐,一加 OnePlus 9 Pro(8+256GB版)起售價5499元恩商,魅族 18 Pro(8+256GB版)售價為5499元,vivo X60 Pro+售價為5998元必逆,小米11 Ultra 起售價為5999元怠堪,華為Mate 40 Pro起售價為6499元。
與之相比名眉,iPhone 12 mini的起售價僅為5499元粟矿,如果遇到節(jié)日大促期間,其價格可能還會更低损拢。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聡a(chǎn)手機集體漲價陌粹?國產(chǎn)手機漲價對手機行業(yè)有何影響?消費者會為之買單嗎福压?這些問題內(nèi)短期很難有結果掏秩。
當然或舞,也有不少用戶認為,不能只看到國產(chǎn)手機漲價蒙幻,漲價背后國產(chǎn)手機的屏幕映凳、快充技術、電池杆煞、內(nèi)存魏宽、拍照等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甚至超過了iPhone决乎。
嘴上說不要队询,身體卻很誠實,這是國內(nèi)用戶經(jīng)常對iPhone出現(xiàn)的反應构诚,除了反響不佳的iPhone XR系列銷量一般蚌斩,iPhone X再到iPhone 11、iPhone 12系列范嘱,蘋果的銷量都很好送膳。蘋果2021財年第一財季業(yè)績報告顯示,大中華區(qū)營收為213.13億美元丑蛤,同比增長57%叠聋,創(chuàng)下新記錄。
如今受裹,國產(chǎn)手機漲價都超過了蘋果碌补,iPhone
12會不會因此而反向受益呢?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多方面看棉饶。
為什么國產(chǎn)手機敢漲價厦章?
價格對產(chǎn)品的銷量非常明顯,就連蘋果對于手機的定價都慎之又慎照藻。
2018年秋季蘋果推出的iPhone
XR系列袜啃,產(chǎn)品起售價達6499元,上一代產(chǎn)品iPhone 8的起售價僅為5888元幸缕,iPhone XR價格相比上代產(chǎn)品漲價600多元群发,比往前幾代iPhone產(chǎn)品的價格也高了不少。
事實證明发乔,iPhone XR的高定價成為蘋果的一大敗筆也物,導致iPhone XR最初的銷量不佳,蘋果2020財年第一財季列疗,來自于iPhone的營收為559.57億美元滑蚯,同比增長僅7%左右。為了挽救銷量,蘋果在接下來的半年內(nèi)連續(xù)4次降價告材,iPhone XR竟然又逆襲成暢銷機坤次。
經(jīng)歷過iPhone XR的失敗后,蘋果不再對產(chǎn)品胡亂漲價斥赋。iPhone 11起售價為5499元缰猴,iPhone 12系列為了造成跟上一代產(chǎn)品起售價一致的假象,蘋果想出了取消新機附贈充電器和耳機的絕招疤剑,如果加上配件的話滑绒,iPhone 12系列起售價可能在5600元以上。
國產(chǎn)手機并非不知道產(chǎn)品定價的重要性隘膘,早幾年前疑故,為了跟其他手機廠商進行競爭,手機廠商大打價格戰(zhàn)弯菊,小米等手機廠商紛紛為自己貼上了“性價比”的標簽纵势,即使搭載高通驍龍最新處理器的旗艦機,產(chǎn)品售價也在2000元內(nèi)管钳,國產(chǎn)手機也依靠“性價比”優(yōu)勢在一眾手機廠商中脫穎而出钦铁。
可為什么現(xiàn)在手機廠商就敢將價格漲到與iPhone平齊?
第一才漆,漲價并非國產(chǎn)手機廠商主動為之牛曹,而是被迫行為。小米醇滥、vivo黎比、OPPO等手機廠商的核心元器件,比如屏幕腺办、攝像頭焰手、處理器糟描、內(nèi)存等都是來自于三星怀喉、高通、蔡司這些巨頭公司手中船响,這意味著手機的定價權很容易受到上游供應鏈企業(yè)的影響躬拢。
最近,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已開始向智能手機行業(yè)波及见间。芯片是手機最核心的部件聊闯,它如果變成稀缺品,手機終端自然也只能漲價米诉。
第二菱蔬,沖擊高端市場。智能手機高端市場長期被蘋果把持,小米拴泌、vivo魏身、OPPO等廠商雖然銷量高,但產(chǎn)品的平均ASP(平均售價)遠遠低于iPhone蚪腐。小米集團2020年財報顯示箭昵,2020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464億臺,ASP僅為1039.8元回季。
近幾年來家制,小米、vivo泡一、OPPO等廠商都想沖擊高端市場颤殴,特別是小米,“性價比”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瘾杭,只有往高端市場走诅病,小米才會有更高的利潤率。
漲價也算沖擊高端市場嗎粥烁?純粹的漲價當然達不到這個目的贤笆,小米、vivo讨阻、OPPO為了漲價芥永,其他方面用料十足,屏幕钝吮、快充埋涧、內(nèi)存、拍照奇瘦,智能手機的諸多痛點均被國產(chǎn)手機廠商做到了當前的極致棘催,所有核心元器件都是“滿分”的手機當然有資格拼一拼所謂的高端市場。
第三耳标,對消費者的考驗醇坝。信通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1-2月次坡,國內(nèi)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3.08億部呼猪,同比下降20.8%.盡管智能手機總體增速處于下滑狀態(tài),但是高端市場的占比仍然不算低砸琅,手機已成為人們?nèi)粘1貍涞墓ぞ咧弧?/p>
手機廠商不可能一直搞“性價比”宋距,總有一天他們會進入高端市場,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症脂。如今谚赎,國產(chǎn)手機廠商真的進入高端市場淫僻,接下來就是對消費者的考驗,當價格一致的情況下壶唤,消費者會怎么選呢嘁傀?蘋果確實有它的品牌口碑優(yōu)勢,但國產(chǎn)手機的優(yōu)勢在于:
1)靈活的營銷策略视粮;
2)更加健全的銷售體系细办;
3)更靈活的定價。
一旦市場反響不佳蕾殴,國產(chǎn)手機廠商有很多方法可以做細節(jié)上的調(diào)整笑撞。沖擊高端市場確實有很大的挑戰(zhàn),但留給國產(chǎn)手機廠商的后路不多钓觉,往高端走是必然的道路茴肥。芯片的緊缺導致價格上漲,只不過加速了他們網(wǎng)上走的步伐荡灾。中國有非常龐大的消費群體瓤狐,因此,手機廠商并不怕漲價帶來的后果批幌。
iPhone 12會反向受益嗎础锐?
國產(chǎn)手機廠商并不想漲價,或者說不想將產(chǎn)品價格定到5000元以上荧缘,搶手機高端市場份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皆警,蘋果10多年來在中國積累了足夠多的用戶群,庫克甚至表示截粗,有Android用戶向iOS回流的情況信姓。
國產(chǎn)手機廠商只能漲價,由此對行業(yè)說帶來的影響是绸罗,iPhone 12會不會反向受益呢意推?當用戶看到OPPO Find X3 Pro、一加 OnePlus 9 Pro珊蟀、魅族 18 Pro菊值、vivo X60 Pro+、小米11 Ultra 系洛、華為Mate 40 Pro的價格都趕上了iPhone 12 mini的時候俊性,他們會不會就想略步,與其花費5000多元買Android描扯,還不如直接買蘋果的好集漾。
不可否認哩都,肯定會有部分用戶有這種心理,但真要從Android換到iOS内列,用戶肯定會做一番心理掙扎,因此恩够,在中國近3億消費者中卒落,最終因為價格原因買蘋果的人,實際上并不會多蜂桶。
首先儡毕,仍然是系統(tǒng)的差距。對于手機控來說扑媚,iOS和Android的差距并不大腰湾,但非深度手機用戶一旦習慣了某個系統(tǒng),其潛意識里并不會喜歡上另一個系統(tǒng)疆股,比如费坊,下載App,蘋果手機必須從iPhone 12內(nèi)下載旬痹,需要重新注冊Apple ID附井,而Android下載App非常方便。Android手機可以查看手機內(nèi)的文件两残,iOS要想查看手機里儲存的文件略為不便永毅。
換操作系統(tǒng),某種程度上就是換一種使用習慣人弓,大部分人并不習慣改變卷雕。
其次,上等馬與下等馬的差距票从。同樣是5499元左右的價格漫雕,消費者可以購買OPPO、一加峰鄙、小米等頂級旗艦機的中配浸间,8+256GB內(nèi)存,其他方面都是最佳吟榴,而同樣的價格卻只能買iPhone 12 mini中的最低配魁蒜。
手機拍攝已成為用戶目前應用第二廣泛的功能,視頻吩翻、圖片內(nèi)容的增加兜看,會讓64GB相形見絀,因此狭瞎,iPhone 12 mini 入門款的64GB儲存空間肯定不夠细移,同等情況下,OPPO Find X3 Pro熊锭、一加 OnePlus 9 Pro弧轧、魅族 18 Pro雪侥、vivo X60 Pro+的儲存空間遠遠大于iPhone 12 mini。
iPhone 12 mini與國產(chǎn)手機的旗艦機相比精绎,無異于下等馬與上等馬的差距速缨,在最核心的拍照方面,國產(chǎn)旗艦機更是吊打iPhone 12 mini代乃。
智能手機在中國已有1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旬牲,手機產(chǎn)品經(jīng)歷多多次迭代,都2021年了搁吓,用戶如果想要換成iOS引谜,可能早就轉(zhuǎn)移陣營,而用戶如果習慣了Android擎浴,也不會因為價格就買iPhone员咽,Android手機里的可選項也非常多,至于是否有必要選擇最頂級的旗艦機贮预,就看用戶個人選擇贝室。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消費者本身是否愿意花費5000多元買一部新手機仿吞,當使用習慣穩(wěn)定后滑频,變更的概率很低。
對于國產(chǎn)手機廠商來說唤冈,手機漲價也算是個“教訓”峡迷,只有掌握核心元器件的技術,才不會輕易受到供應鏈企業(yè)的制約你虹,供應鏈的漲價绘搞,最終還是消費者吃虧,說到底都是各個品牌的“忠實粉絲”傅物,若是真愛用戶夯辖,不漲價就是最大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