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芷原創(chuàng) 未經(jīng)允許 不得轉(zhuǎn)載
英雄老矣,對江山恬砂、莫遺淚珠成斛咧纠。
一箑西風(fēng)休掩面,白浪黃塵迷目泻骤。
鳳去臺空漆羔,鷺飛洲冷乳幸,幾度斜陽木。
欲書往事钧椰,南山應(yīng)恨無竹粹断。
——宋 晏殊《酹江月/念奴嬌》
快活林是武松闖蕩江湖的一場實踐和修行,就像一個剛邁入社會的年輕人嫡霞,意氣風(fēng)發(fā)瓶埋、懷揣夢想,擁有樸實無華的人生觀和義膽忠心的道德準則诊沪。出身草莽养筒,他所有的一切只是一身武功和天生蠻力,不失可愛的向人炫耀著自己景陽岡上打虎的壯舉端姚,也只是表達出他為知己出賣武技的愿望和與朋友同生共死的勇氣晕粪,他希望一顆真心可以換取一份英雄惜英雄的友誼,可以圖一個安身立命的根基渐裸,但這在陰險老辣的江湖人眼里巫湘,僅是一點可以被利用的價值而已。
在這條自我奮斗的路上昏鹃,他也曾結(jié)識了一見如故的知己尚氛,張青和孫二娘,他們敬仰他的人品洞渤,而不問他的境況阅嘶,一般人看到一個身披枷鎖的囚徒避之唯恐不及,而張青夫妻二人從未想過有連累二字载迄,熱情的與他結(jié)拜兄弟讯柔,置酒款待數(shù)日,臨別贈以銀兩护昧,還為他未卜的前程設(shè)身處地的著想魂迄,給他安排好了后路。曾有一位過路的頭陀在張青夫婦的黑店中被迷翻捏卓,留下了頭陀的衣物和度牒极祸,還有一把會經(jīng)常在半夜里嘯響的戒刀,張青說:“前路如有不順怠晴,兄弟可扮成這頭陀的樣子遥金,拿了這度牒去落草,官府上哪兒找你去蒜田?” 人都說父母愛子女稿械,為其計深遠,而為朋為友竟能做到這一點冲粤,只能說是天賜的造化美莫,這恐怕也是武松自幼失牯页眯、喪兄殺嫂之后遇到的最溫暖的人間真情。
他也曾憑著打虎的美名為自己贏得了一份好運氣厢呵,在孟州牢城營中免了一百殺威棒窝撵,也沒有死于“盆吊”、“土布袋”的酷刑之下襟铭,還被好酒好肉禮待了數(shù)日碌奉,小管營金眼彪施恩開始許是因為有求于他,所以禮賢下士寒砖,但一場交往下來赐劣,真心為武松的人品所折服,敬之如兄長哩都,孝順如爺娘魁兼,日后更是一同落草,一世追隨(見《水滸傳》)漠嵌。而武松受人恩惠咐汞,自然是粉身以報,在快活林不計后果醉打蔣門神献雅,更把蔣門神一家趕出了快活林碉考,令施恩掙足了被蔣門神搶走的所有財富和面子,然而卻從未打探過一句蔣門神的出身來歷挺身,以及他背后潛藏著怎樣的暗黑勢力。
這是不諳世事也好锌仅,是英雄重義也罷章钾,武松終于被蔣門神身后的張團練和張督監(jiān)設(shè)毒計收入彀中。他們先以武松是打虎英雄之由謊稱要委以重用热芹,將其騙入督監(jiān)府后誣賴其為賊贱傀,打入死囚牢中,嚴刑拷打伊脓,百般虐待府寒,還差點被“土布袋”害了性命,
多虧了施恩父子上下打點报腔,多次探牢株搔,才讓武松免于死罪,刺配恩州纯蛾,然而張督監(jiān)他們早已派殺手埋伏在了半路上的飛云浦斬草除根纤房。
武松本以為憑自己的一身本領(lǐng),一世人品翻诉,總會有人賞識炮姨,可以好好的有一番作為捌刮,沒想到落得如此下場,這樣的結(jié)果應(yīng)是每一個略有城府的人都可以預(yù)料的舒岸,因為社會的準則和武松的道德觀是根本上的不相吻合绅作,而英雄也絕不會委屈自己去屈服于血淋淋赤裸裸的現(xiàn)實。
于是終于有了大戰(zhàn)飛云浦蛾派,血濺鴛鴦樓的結(jié)局俄认,他本不是殺人嗜血的暴徒,這一身的絕世武功以前只為兄長報仇碍脏、為朋友出氣梭依,而今天,總算是為了自己典尾。
大開殺戒的那一刻役拴,他的內(nèi)心其實已經(jīng)絕望的徹底,是對世情的絕望钾埂,對人心的絕望河闰,聲名、事業(yè)褥紫、前程姜性,都已經(jīng)與他無關(guān)了,他的眼前只有殺髓考,殺蔣門神部念、殺張團練、殺張督監(jiān)一家十三口氨菇,殺盡天下間所有偽善作惡之人儡炼,黑與白終究不可能兩立!
殺人之后查蓉,仍不忘手染鮮血在白色影壁上寫下八個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乌询!痛快淋漓!痛快淋漓豌研!
武松殺官越獄妹田,重罪難贖,張青之前的先見之明成了他此時唯一出路鹃共,削發(fā)為僧鬼佣,扮成頭陀,二龍山落草為寇及汉。
江湖法則終于戰(zhàn)勝了大宋朝的廟堂秩序沮趣,生于草莽的人,必將回到草莽坷随。
26歲的狄龍房铭,拔盡了香江百年來的地氣驻龟,造就了《快活林》(1972)里的武松,打斗勇猛剛健缸匪,飲酒豪爽暢快翁狐,笑容燦爛陽光,處處都透露著青春無暇的美凌蔬,不愧人稱“香江第一美少年”露懒。 有人會覺得狄龍的武松會不會帥的太不真實了,其實原著里的武松就是顏值很高且身材高大威猛砂心,一見之下便會令人生出敬意的懈词。記得宋江第一次留意到武松,就是在柴進柴大官人的莊上辩诞,無意中看到一個年輕人蹲在廊下烤火坎弯,看清那人相貌后便生了親近討好之意,從此結(jié)拜為兄弟译暂。宋江尚且如此抠忘,就更不怨得潘金蓮見到武松后是如何心動了。(見《水滸傳》)
狄龍曾在邵氏電影中四次出演武松外永,分別是《水滸傳》(1972)崎脉、《快活林》(1972)、《蕩寇志》(1975)伯顶、《武松》(1982)囚灼,時間橫跨1972到1982的10年間。狄龍在這四部電影中祭衩,演盡了武松的一生啦撮,從剛出場時的雄姿英發(fā),到中年時的落發(fā)為僧汪厨,狄龍自己在這十年間也看盡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愉择。他曾在邵氏大紅大紫劫乱,卻在40歲那一年因容貌衰退被邵氏解除了合約,邵氏一哥竟慘遭失業(yè)锥涕,而親如兄弟的摯交姜大衛(wèi)也由于種種原因與他感情交惡衷戈,形同陌路。事業(yè)层坠、朋友殖妇,他都失去過,武松的一生破花,活脫是他個人的人生映照谦趣。
他曾在2008年上海邵氏影展上說疲吸,“發(fā)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前鹅,落寞滋味摘悴,由心而發(fā)。而人生的一切悲歡聚散舰绘,如匆匆過客蹂喻,都是尋常。
發(fā)從今日白捂寿,
花是去年紅口四。
艷色隨朝露,
馨香逐晚風(fēng)秦陋。
何須待零落蔓彩,
然后始知空。
?
參考文獻:
《水滸傳》施耐庵
本文所涉及電影:
《快活林》(1972)導(dǎo)演/主演:張徹踱侣、鮑學(xué)禮/狄龍
《水滸傳》(1972)導(dǎo)演/主演:張徹/姜大衛(wèi)粪小、狄龍
《蕩寇志》(1975)導(dǎo)演/主演:張徹、午馬/姜大衛(wèi)抡句、狄龍探膊、陳觀泰等
《武松》(1982)導(dǎo)演/主演:李翰祥/狄龍、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