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沉七
編丘损,11616 篇文章,1777 人關注
民俗工扎,即民間風俗徘钥,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肢娘。
民俗學是一門以民間風俗習慣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科學呈础。
我們都生活在民間,都傳承著蔬浙、享用著并且創(chuàng)造著家鄉(xiāng)的生活文化猪落。不論你是一個專業(yè)的民俗學研究者,還是一個生活在民間的普通人畴博,都與民俗息息相關。躍動你的才思蓝仲,帶著你的故事俱病,歡迎投稿【民俗】專題。
投稿須知:
1.建議題材:民俗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動態(tài)及前沿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資訊及研究成果;民俗學者相關讀書筆記袱结、札記;民俗學相關熱點評論文章;民俗學相關散文亮隙、隨筆;鄉(xiāng)土小說、民間故事垢夹。
2.文章字數(shù)不少于1000字(詩溢吻、圖文字數(shù)不限),排版合理果元,不影響閱讀體驗促王,適量配圖。
3.禁止外鏈宣傳而晒,不得有個人微信蝇狼、微信公眾號、微博倡怎、豆瓣等其他鏈接迅耘。
4.禁止刷屏,勿密集投稿监署,內容不得涉及黃賭毒颤专,本專題只收錄原創(chuàng)作品,不得抄襲钠乏。
5.不限于中國民俗栖秕,歡迎外國民俗相關作品。本專題僅收錄可上傳的民間藝術作品缓熟,如:剪紙累魔,攝影摔笤,手繪等。
6.流水賬勿擾垦写,無溫度作品勿擾吕世,大量粘貼百度內容勿擾,字數(shù)不夠勿擾梯投,廣告勿擾命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