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課李老師講了關于神經癥性心理問題的咨詢思路。其中有一點我感覺最受啟發(fā),就是人如果過分用腦竹祷,那么心就死了。換句話說就是如果過分重視理性羊苟,那么感情就消失了塑陵。
之前反復提過的關于交流的五種形式:溝通、說服蜡励、爭吵令花、緘默阻桅、談判。越往后感情色彩越淡兼都,最后談判那里就基本沒有感情了嫂沉,成為了一種純理性的交流方式。這點在嬰幼兒教育問題上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扮碧。
現(xiàn)在很多年輕媽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培養(yǎng)趟章,甚至是從胎教開始就格外注意。媽媽們會買很多書芬萍,我就給好幾個年輕媽媽推薦過發(fā)展心理學的書籍尤揣,雖然我一直不主張照著書養(yǎng)孩子搔啊。我之前給很多人說過柬祠,照著書養(yǎng)孩子是一個誤區(qū),養(yǎng)孩子最主要的是有“愛”负芋,而且要是“真愛”漫蛔。很多人并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我也理解她們的想法:都是自己的孩子旧蛾,當然是會把全部的“愛”都給他懊Ч辍!我們給孩子的愛是沒有問題的锨天,關鍵是不知道方法毯盈,怕好的出發(fā)點做了錯事,致使孩子錯過了關鍵發(fā)展期病袄,甚至是造成一些更加嚴重的負面影響搂赋。所以要按照書上寫的來做,這樣能保證大部分時候不犯錯誤益缠。
但是過分強調理性的時候脑奠,愛就會退居次位。我們見過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有出息幅慌,甚至不惜用“棍棒教育”宋欺,他們會說這是為了孩子好,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胰伍。但是這里的“愛”齿诞,可不是用心的愛,也就是不是我說的“真愛”骂租。我相信走心的“愛”祷杈,是絕對下不去手把孩子打得一邊哭一邊逃的。這種“愛”完全是理性的菩咨,于是乎也就根本不是愛吠式。周圍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陡厘,所有家長都說我是“愛”孩子的,但是一個孩子見了他爸就怕特占,看了他媽你就躲糙置,躲不過就嗆,甚至消極對抗是目。這種情況下你說孩子在家長這里體會到的是愛么谤饭?家長又說了,孩子太小不懂事懊纳,等到他長大了就理解我們的愛了揉抵。我想說就算真是和你說的一樣,那你孩子也得能“活”到那個時候嗤疯。
其實家長學習各種心理學知識的初衷是好的冤今,是一種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的心情。但是理論及應用終究都是手段茂缚,愛孩子才是根本戏罢。看書撫養(yǎng)是沒有問題的脚囊,但是要注意別讓手段代替了目的龟糕,因為現(xiàn)實中有很多因素在誘惑你這樣做。
撫養(yǎng)和教育悔耘,真得不忘初心讲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