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3-9a2bcc21a5d89e21dafc73b39dc5f582.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180/h/180)
個人感覺泉坐,情商主要不是一種技巧毛嫉,而是一種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屿愚。
一種是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情緒(對自身情緒的駕馭能力雌桑,你無法成為心態(tài)的主人喇喉,必定會成為情緒的奴隸),還有一種和外人交往的態(tài)度(換位思考校坑、善解人意)拣技。
說白了千诬,一種是對內(nèi)的,一種是對外的膏斤。
用佛教中的說法:無我(對內(nèi))和慈悲心(對外)
無我徐绑,把自己當別人
慈悲心,把別人當自己
很多時候莫辨,我們生氣傲茄,是因為太執(zhí)著于“我”這個概念。
比如:別人罵我了沮榜,所以我很生氣盘榨。別人踩我,沒有道歉蟆融,我也會很生氣草巡。
為什么生氣,是因為太過于執(zhí)著于“我”型酥,如果對方罵的是別人山憨,是和我們毫無關系的人∶趾恚或者是踩陌生人的腳郁竟,并且沒有道歉,我們不會有太多的憤怒情緒档桃。
所以枪孩,如果能達到“無我”狀態(tài),生活上遇到任何不好的事藻肄,都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己遇到的這些事蔑舞,可能會減少自身的負面情緒。
“無我”嘹屯,不執(zhí)著于”我“攻询。很多時候,人們常說都是他惹“我”生氣了州弟,所以“我”不高興钧栖。
都是太過于執(zhí)著于“我”了。
跳出“我”這個概念婆翔,達到“無我”拯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喜怒哀樂,就不會太過于執(zhí)著啃奴。
太高興了潭陪、興奮過頭了,有可能樂極生悲(物極必反)、同樣太悲傷了(也可能抑郁)依溯。
但一旦能達到“無我”就不會太高興或太悲傷“老厌,就能達到”平常心“的境界
把自己當別人,就是”無我“黎炉,”平常心“枝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慷嗜。
而把別人當自己淀弹,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洪添。
很多時候垦页,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雀费、不理解干奢,都是站在自身的立場去看待問題。
一旦覺得自己是對的盏袄,太過于”執(zhí)著“自己的觀點忿峻、看法,就會覺得對方是錯的辕羽;從而產(chǎn)生矛盾逛尚。但如果”不執(zhí)著‘于自己的觀點,而是去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待問題刁愿。就會善解人意绰寞,理解對方,就會有”慈悲心“
很多時候铣口,我們”恨“對方滤钱、反感對方,都是主觀因素脑题,站在自身的立場看待問題件缸,如果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就不會有太多怨恨和不理解了叔遂。
所以他炊,最后要說的就是:佛法中:無我、平常心已艰、把自己當別人(調(diào)整自身內(nèi)部情緒)
慈悲心痊末,把別人當自己(與外人交往的態(tài)度,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