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寒假和我讀完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后,給自己取名“奧利弗”赠堵,這是小說中的主人公小渊,一個9歲的孤獨小男孩。但哥哥不喜歡孤兒茫叭,覺得是“被世界遺棄的角落”酬屉,我趁勢告訴哥哥,和孤兒奧利弗相比揍愁,他自己是多么幸福呐萨,有爸爸媽媽和弟弟的陪伴,有早起的面包吗垮,有裝滿課本的書包垛吗,要狠狠珍惜啊。哥哥認真地點點頭烁登,表示認同怯屉。
自從閱讀好感逐漸培養(yǎng)起來后蔚舀,哥哥對“大部頭”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迫于識字量有限锨络,目前都是媽媽“陪讀”——用口頭翻譯的方式赌躺,將復雜的小說過濾成便于低年級小學生理解的文字作品,一邊讀羡儿,一邊講解礼患,將詞和句子代入語境,幫助哥哥在讀的過程中掠归,加強對好詞佳句的記憶缅叠,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詞匯,為三年級寫作文打基礎虏冻。
雖然受限于識字量肤粱,但絲毫不影響哥哥的“求知欲”,一本小說差不多兩個禮拜可以讀完厨相。讀完狄更斯领曼,哥哥急于知道下一本小說會帶他讀什么?好吧蛮穿,不然就《巴黎圣母院》庶骄?來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文學作品。
每天晚上八點半洗漱完践磅,哥哥早早上床单刁,捧著書眼巴巴等我「剩《巴黎圣母院》念了幾個篇章幻碱,有一天,哥哥突然大叫道媽媽细溅,我知道弟弟的英文名字叫什么了褥傍!叫什么?
“卡西莫多喇聊』蟹纾”哥哥嚷道箭券。
在小說《霧都孤兒》的伴讀過程中熟菲,為了加深哥哥對小說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我找了相關視頻帶哥哥觀看蚪燕,先后給他看了英國倫敦的風光片窜骄、外國圣誕特輯锦募、狄更斯生平介紹、電影《霧都孤兒》片段等邻遏,通過觀看視頻糠亩,哥哥了解到倫敦是英國的首都虐骑,看完狄更斯故居,哥哥表示特別想去參觀赎线。
“可以喔廷没!但是你會講英文嗎?”我問哥哥垂寥。聽說狄更斯故居在英國颠黎,要熟練掌握英語,哥哥瞪大眼睛滞项。
“看來以后要好好學習英文狭归,不然見了狄更斯爺爺,聽不懂他老人家講話可怎么辦文判?”哥哥若有所思唉铜。
小孩子大概是最會提問的群體,活脫脫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么”律杠,每次看完輔助視頻,哥哥意猶未盡竞惋,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柜去,對此我盡量耐心回答,保護他的提問積極性拆宛。
閱讀小說作品也是一樣嗓奢,當新詞匯出現(xiàn),他都會抓住我問個不停浑厚。每次講解股耽,我試圖會啟發(fā)他,直到他深入理解钳幅,可以舉一反三物蝙。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彭凱平說,人只要開始問為什么敢艰,意味著他的智慧開始提升诬乞,一旦一個人覺得就是這樣,智慧就停步了钠导。
面對小孩的提問震嫉,一定要放下成年人的偏見,蹲下來看待孩子提出的問題牡属,不要覺得無聊和可笑票堵,保持平視,和孩子一起求解逮栅,尋找答案的過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提出的問題受到了重視悴势,這是非常重要的窗宇。
我目前和父母同住,我爸爸媽媽在2018年退休后瞳浦,來到福州幫我接送小孩上下學担映。我很感激他們,盡管在教育觀念上我們偶有不同叫潦,父母堅持以學習為主蝇完,我則覺得除了書本學習,小學階段的孩子應該盡可能向外拓展矗蕊,涉獵可以滿足孩子好奇的不同領域短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傻咖。所謂世界觀和人生觀朋魔,正是在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太小卿操,讀名著“聽不懂”警检。不要怕孩子“不懂”,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懂”害淤,是大人覺得孩子“不懂”扇雕,限制了孩子懂的可能性,硬生生關閉了孩子探索的開關窥摄。
在和孩子一起讀小說名著的過程中镶奉,哥哥有時候問出的問題連我都大吃一驚,我知道小小年紀的他已經不是單純在聽故事崭放,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哨苛,觀察人性,學習領悟超越他這個年齡層的復雜世界币砂。這些不是我教他的建峭,是他通過閱讀的深入,逐漸領會和習到的决摧。
很多東西迹缀,只有當一個人自己覺悟了,才是真的屬于自己蜜徽,誰也拿不走祝懂。所謂勇敢、堅持拘鞋、成長砚蓬、挑戰(zhàn)。盆色。灰蛙。祟剔。。摩梧。這些我們希望孩子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物延,都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給予不同的主題闡釋和多樣化的解讀,比日常簡單粗暴的“講大道理”要好得多仅父。
一直以為教育不是生硬的灌輸叛薯,作為父母,嘗試打開書頁笙纤,給孩子一個接近經典閱讀的機會耗溜,引導孩子從通道走進去,走向光的所在省容,孩子會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去體悟世界抖拴,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讓書籍孵化一顆逐步長大的心靈腥椒,充沛羽翼漸豐的精神阿宅,構建孩子成長路上立體多維的認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