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家給孩子妥妥貼貼的寒假時間計劃表,我又有點凝重地想起我家這個不耐雞的閨女家淤。時至今日异剥,她眼里只有玩,沒有過什么對作業(yè)的主動性絮重。老師要求讀一篇冤寿,她絕不會多讀一個字。
做不到完全佛系的我青伤,只好盡可能地把這一篇讀深督怜。今天和哈姐一起讀伊索寓言,講的是月亮寶寶讓月亮媽媽給她做衣服但是因為月亮形狀多變狠角,月亮媽媽不愿做的故事号杠。
我問哈姐:“如果你是月亮媽媽,你會愿意給月亮寶寶做衣服嗎丰歌?”
哈姐說:“我才不愿意呢姨蟋,那得做多少衣服才夠!媽媽你看啊动遭,月亮有時候像個小船芬探,有時候像個反過來的小船,有時候像個大D厘惦,有時候像個反過來的大D,有時候是一個圓盤哩簿∠叮”
“是呢,那得做多少套衣服才夠穿节榜?”
“五套羡玛!”
“你昨晚給小娃娃做了一件小圍兜,不到十分鐘就做完了宗苍。對于月亮媽媽來說可能做那么多衣服很難稼稿,但是對于你這個服裝設(shè)計師來說薄榛,好像不難呢∪眉撸”
“可是月球那么大敞恋,比我們小區(qū)還大,我怎么做那么大的衣服谋右!”哈姐大叫硬猫。
又被哈姐挑刺兒了。我只能應(yīng)和:“是哦改执,那得多少布料才夠啸蜜。”
接著哈姐開始發(fā)散:“媽媽你知道嗎辈挂,月亮其實有衣服衬横,她的衣服就是她身上的隕石,她有一面隕石特別多终蒂,有一條隕石帶蜂林,那不就是她的衣服嗎!”
“這么說后豫,月亮的衣服上還有不同的花紋呢悉尾,隕石坑大小和形狀都不一樣〈炷穑”
“咦构眯,可是這篇文章里怎么會有兩個月亮呢?”我也時不時會好奇一下早龟。
哈姐說:“因為這是故事氨拱浴!”
大概這就是我的十分鐘雞娃大法葱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