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式催眠~《親子溝通秘訣—先跟后帶》
我經(jīng)常收到家長這樣的留言:“老師谱煤,我好好跟孩子說了,但是他就是不聽勸,我該怎么辦呢?” 比如家長想勸孩子少玩游戲兢仰,好好學(xué)習(xí)榛做,可是孩子就是聽不進(jìn)去麦到。 遇到這種情況手幢,我相信你的心里一定是又委屈又生氣,會覺得“我這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娃闲,為什么他就是不聽勸呢虚汛?” 我特別能理解這種委屈,畢竟咱們花了那么大的勁兒皇帮,就是想要幫對方解決他的問題卷哩。但為什么這一片好心,孩子卻不為所動呢属拾? 真相其實也很簡單:你覺得你在對他好将谊,但是請注意冷溶,也僅僅是你覺得你在對他好而已,他可不這么覺得瓢娜。那真是“我媽覺得我冷”挂洛! 拋棄 “胡蘿卜加大棒” 我們的表達(dá)往往是很委婉的礼预,腦子里想的是一個意思眠砾,說出來是另外一個意思,聽到對方的耳朵里往往變成了第三個意思托酸。 我們的心里想的是“我這可是為你好”褒颈,可是一說出口,往往就是“胡蘿卜加大棒”励堡,告訴對方谷丸,如果你聽我的,會有什么好處应结。如果你不聽我的刨疼,你會付出什么代價。 回憶一下鹅龄,小時候爸媽是怎么勸我們好好學(xué)習(xí)的揩慕?“你能不能少玩點游戲,多看點書扮休?再玩游戲遲早眼睛要瞎迎卤!” “你再不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了只能去撿垃圾玷坠∥仙Γ”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這樣的表達(dá)怎么會是“對我好”呢八堡?這不就是拿個“棒子”在后頭嚇唬我樟凄、恐嚇我嗎?雖然孩子心里也明白兄渺,爸媽這是在關(guān)心我們缝龄,但是只要有這根“棒子”高高舉著,孩子感受到的就只有恐懼溶耘。等他再長大一點二拐,嚇不住了,不恐懼了凳兵。這種恐懼就變成了不屑百新,變成了叛逆,家長說的話他就更聽不進(jìn) 你可能會說庐扫,“棒子”不管用饭望,“胡蘿卜”是不是管用仗哨?其實也沒用。比如“考得好铅辞,咱就買玩具”厌漂,孩子是不是因此就會變得更努力呢?不是斟珊,他沒拿到玩具每一個瞬間苇倡,孩子感受到的都是痛苦,都是損失感囤踩。 拿不到獎勵就等于懲罰旨椒,獎勵跟懲罰其實就變成了一個意思,本質(zhì)上都是我要操縱你堵漱。憑什么你要操縱我综慎?你都跟我不是一伙的,我怎么會相信你是為了我好呢勤庐? “先跟后領(lǐng)” 所以我們的答案就出來了 —— 想要讓別人聽你的勸示惊、聽你的話,想要說服別人愉镰,關(guān)鍵不在事實上你們有沒有站在一起米罚,而是你有沒有讓對方真的感受到你跟他站在一起。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岛杀,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咨詢師的一個技巧阔拳,這個技巧叫“跟和領(lǐng)”,也叫“先跟后帶”类嗤。 “跟”是跟隨糊肠,“領(lǐng)”是引領(lǐng):先跟隨對方的感受,先確認(rèn)接納對方的情緒遗锣,再給出方案货裹。在“跟”的時候,你需要調(diào)動起你的共情能力精偿,去和孩子的感受同步弧圆,讓他覺得“你完全能理解我”,跟隨上了對方的感受和情緒笔咽,這個時候他才聽得進(jìn)去你的建議搔预,你才能進(jìn)入下一步,提出建議叶组,在行動上引領(lǐng)他拯田。 所以以后對待孩子的反抗,不要一味指責(zé)他們在頂嘴甩十,而是時刻牢記以下流程:聽到他的聲音~肯定他的情緒~提出你的建議~引領(lǐng)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