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畏邢、以德報怨
誤解:
這句話被大家誤解的比較很深攀例,很多人片面理解為人處事要“以德報怨”酌泰。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斋扰,甚至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传货。
國人對一些丑惡現(xiàn)象容忍程度較高屎鳍,恐怕與“以德報怨”這句話分不開的,真是幸福他人问裕,委屈自己逮壁。
正解:
出自《論語憲問》,上下文為:
或日粮宛,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窥淆,以德報德。
孔子實際上認為:應以正道回報與你有怨恨的人巍杈,以好心去報答有恩德與你的人忧饭。
何為正道?區(qū)別于后一句的好心筷畦。如果對方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词裤,就不是正道。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鳖宾,切不可理解為聽之任之吼砂,放縱;相反攘滩,違反規(guī)則就應該承擔相應的代價帅刊。
總而言之,應以正直客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漂问,不卑不亢赖瞒,并以一個正確客觀的態(tài)度去解決問題。
2蚤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
誤解:
孔子說栏饮,“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一些人斷章取義磷仰,不談“近之則不孫袍嬉,遠之則怨”,從而認為孔子不尊重女性灶平。
正解:
出于《論語·陽貨篇》:
子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伺通。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逢享。
孔子的本意是:沒有知識的女人和小人最難相處罐监。你去親近他們,他們就會對你放肆無禮瞒爬;疏遠了他們弓柱,他們就會對你產(chǎn)生怨恨沟堡。
子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矢空。
和小人這樣層次的人航罗,溝通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對付小人最有效的方法是予以利益屁药。
有沒有發(fā)現(xiàn)粥血,孔子很通人性,很懂女人及小人酿箭,和女人及小人相處的分寸感拿捏很重要立莉!
3、民可使由之七问,不可使知之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秦伯》,通常的理解為:國家統(tǒng)治需要茫舶,只要指使驅(qū)趕老百姓做事就行了械巡,不要讓他們明白其中的緣由。
現(xiàn)在看來就是“愚民政策”饶氏。
數(shù)千年讥耗,很多帝王將此作為法寶,閉關(guān)鎖國疹启,在清朝達到頂峰古程,結(jié)果被西洋人打得落花流水。
正解:
實際上喊崖,這句話還有上文:
子曰:興于詩挣磨,立于禮,成于樂荤懂。子曰:民可使由之茁裙,不可使知之。
我們知道节仿,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晤锥,上面的標點是我們后人添加的。實際上“民可使由之廊宪,不可使知之”應斷句為:
民可矾瘾,使由之;不可箭启,使知之壕翩。
這樣上下文的意思才連貫〔崃遥孔子認為詩戈泼、禮婿禽、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chǔ)非常重要。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大猛,就讓他們自由發(fā)揮扭倾;如果人民沒有掌握或掌握得不好,就要去教化他們挽绩。
4膛壹、愚不可及
誤解:
這句話來自孔子《論語·公冶長》。我們通常在形容一個人很笨的時候會用這個成語唉堪,真是愚不可及模聋。
正解:
我們來看上文:
子日: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唠亚;其知可及也链方,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的本意是:寧武子這個牛人會審時度勢灶搜,在朝綱祟蚀、社會風氣正的時候就展示自己的才華學識;而在朝綱割卖、社會風氣不正的時候前酿,就養(yǎng)精蓄銳,裝傻度日鹏溯。
做智者罢维,很多人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愚”是很多人達不到的境界丙挽》畏酰《韓熙載夜宴圖》的主角韓熙載也是類似寧武子這樣的人物。
5颜阐、父母在悬槽,不遠游
誤解:
父母在世,兒女不便去遠方瞬浓。
孔子的這句話在電影《不二情書》也曾引用過(《北京遇見西雅圖2》里的古詩文初婆,你知道出自哪里?)猿棉。
正解:
出自《論語·里仁》磅叛,原文為:
父母在,不遠游萨赁,游必有方弊琴。
孔子的本意,父母在世兒女不出遠門杖爽,但是如果要出游一定要有明確的去處敲董,讓父母聯(lián)系得上紫皇。
幾千年前孔子所處的時代,出行不像如今交通這么方便腋寨,沒有電話聪铺,所以出行要告知父母目的地,很多子女萄窜、父母一別就是一生铃剔。
現(xiàn)代社會,父母不應該拿這句話來限制子女的發(fā)展查刻,強制要求必須在身邊键兜,從北京到海南島也就幾小時的飛行時間。
但是穗泵,遠行的子女不要忘記称掌回家看看!
6佃延、老而不死棋电,是為賊
誤解:
不孝子女或一些不尊重老人的家伙會說出這種話來∥郑“老不死”會被會一些人不時提出來,這已經(jīng)無關(guān)孝道企锌,而是對人的不尊重榆浓。
正解:
出處為《論語·憲問》:
子日: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撕攒,老而不死是為賊陡鹃!以杖叩其脛。
所以抖坪,真實的意思要看上下文啊萍鲸。孔子的原意是:年幼時不懂得孝順父母擦俐、長輩脊阴,友愛、和睦兄弟姐妹蚯瞧,長大后又沒有什么值得說的成就嘿期,年老了還遲遲不死,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害人蟲埋合。
真是“不是老人變壞了备徐,而是壞人變老了”。
7甚颂、言必信蜜猾,行必果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秀菱,意思是:說出的事一定可信,說了就一定守信用蹭睡,一定辦到衍菱。
很多人把這段話作為座右銘,但孔子的本意并不是如此棠笑。
正解:
實際上梦碗,這句話還有下文:
言必信,行必果蓖救,硁硁然小人哉洪规。抑亦可以為次矣。
原來循捺,“言必信斩例,行必果”的行為孔子并不推崇,在孔子眼中這樣的人是“小人”从橘。因而念赶,這段話很讓后人費解,孔子怎么可以這樣說恰力?是不是搞錯了叉谜?
實際上,孔子的本意是讓我們不要認死理踩萎、教條停局,而要根據(jù)具體情境行事,可以參考我常常提到叔本華“不要傷害他人”原則香府。如果一件事情不違反法律董栽、規(guī)章、公序良俗企孩,明知做了會傷害他人還去做锭碳,這不是“犯二”嗎?從這個角度來看勿璃,孔子的邏輯并不難解釋擒抛。
我舉個小例子,比如原來男生承諾陪女朋友一起計劃去四川深度游玩补疑,也已訂好機票闻葵,但出發(fā)前夕,汶川地震了癣丧,男生提出取消行程槽畔,女生這個時候提出要求男生“言必信”,你說合適嗎胁编?
8厢钧、知者樂水鳞尔,仁者樂山
誤解:
智慧的人喜歡水,好靜早直;仁義的人喜歡山寥假,好動。很多人將智者和仁者對立起來霞扬,是一種誤解糕韧。
正解:
全句為: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喻圃。知者動萤彩;仁者靜。知者樂斧拍;仁者壽雀扶。
聯(lián)系下文,我們可以看出智者和仁者都是動肆汹、靜結(jié)合愚墓,并不是對立起來的,有些人非要區(qū)分智者和仁者的不同行為昂勉,是曲解了老人家的意思浪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