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第2篇」
文 | 衡·Isabella
作者門倉多仁亞的《德國式家居收納術》中砸抛,自述搬過二十多次家,由于父母是日本人和德國人的組合树枫,作者小時候就經(jīng)歷過跨國搬家直焙。她工作后,除了日本還先后在德國团赏、英國箕般、美國耐薯、香港等地生活過舔清。
全書結構更接近家居筆記散文,系統(tǒng)性不算強曲初,勝在因文化差異而帶來的理念体谒。怎樣收拾、布置臼婆、打造溫馨的家抒痒,家居營造者的理念如何,很重要颁褂。
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示之一是:比起租房故响、搬家意味著的痛苦傀广,更能讓人想清楚究竟是什么導致人們覺得租房、搬家如此痛苦彩届。
1 關于搬家
搬家意味著很麻煩伪冰,如果像作者一樣頻繁的跨國搬家,于我而言樟蠕,僅是想一想就足夠崩潰了贮聂。好在門倉多仁亞在書中后記部分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原句是:“至今不斷重復搬家過程寨辩,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瞬間就能判斷出對自己的生活來說哪些需要和哪些不需要的能力吓懈。”
我們真的討厭搬家嗎靡狞?
我想耻警,搬家讓人覺得頭痛的根源,在于打包收拾的過程甸怕,對于物品的取舍榕栏,人們總是難于干脆利落。
當搬家是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存在時蕾各,取舍的閾值界限就被磨練的清晰明了扒磁,人們會更懂自己的真實需要。
如此看來式曲,我們討厭的或許不是搬家本身妨托,而是搬家背后隱匿著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吝羞、人與時間之間兰伤,欲望、需求的界限與割舍钧排。
2 關于租房
租房對國人來說象征著無處安身敦腔,也就是說,租房住等于沒有安全感恨溜。在房價一直處于神話層面的當下符衔,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絕大多數(shù)只能選擇租房糟袁,我也是租房一員判族。
對于此,作者書中第二章的篇章引言很有參考意義项戴。如下圖形帮。
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之前,人們真的無法體會到安身感嗎?
我想辩撑,租房讓我們覺得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界斜,在于我們把穩(wěn)定的定義窄化了:穩(wěn)定,等于在某一個地方過有保障的生活合冀。
我們習慣把定在一個地方锄蹂,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活水慨,視為穩(wěn)定得糜。這在職業(yè)發(fā)展還不足以支撐人們通過技術翻越時空障礙辦公時——即一份工作,如果你離開這個地方晰洒,就沒辦法推進或完成了朝抖,這種含義下的穩(wěn)定是人力無法撼動的。這種狀況下谍珊,固定的從業(yè)地點包含在穩(wěn)定里治宣。
隨著人們逐步用科技成果替換重復機械類的工種,比如零件組裝砌滞、食品加工等侮邀;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后,藝術方向下細分的多類工種贝润,諸如設計绊茧、攝影等,因為時空受限而產(chǎn)生的辦公阻礙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打掘。固定的地點华畏、固定的時間不再成為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
這樣來看尊蚁,我們討厭的不是租房這件事亡笑,而是租房背后,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一個領域的本事横朋,讓自己在世界各個地方仑乌,即便是租著房也能過上有保障的生活。
2017.06.12 19:31
衡·Isabella「收獲之 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