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晴? ? 閱讀打卡第九天
書目:《自主游戲 成就幼兒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作者:董旭花? 韓冰川 閻莉? 張海豫?
出版: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閱讀內(nèi)容:導言部分? ? 如何理解自主性與幼兒的自主性
筆記:
(一)自主性:
“自主性”一詞的心理學含義,是指自己成為自己行動的護體监署,不依賴他人(有時排除他人的干預),自由地做出自己的判斷捺萌、主張和行動剪况。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自主的定義很簡單庶柿,就是能“自己做主”。
對于幼兒園老師而言赫蛇,自己做主更符合大家的理解和認知召廷,也是目前大家在做自自主游戲凳厢、自主閱讀等活動中所主張的自主。
自主性應包含幾點:
1.獨立照顧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竞慢。生活自理是對自主的最基本的要求先紫。
2.自我判斷,擁有獨立觀點
3.獨立做出選擇和判斷
4.獨立制定計劃并推動行動進程
5.獨立調(diào)控行為過程
6.獨立制定活動規(guī)范梗顺,并約束自己的行為
7.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泡孩。
只管自由選擇、自主行動寺谤,卻不管結果如何,那叫任性吮播,不負責任变屁。
(二)幼兒的自主性:
1.獨立自主是兒童天性的一部分
蒙臺梭利一直強調(diào),兒童的天性中具有獲得充分獨立的傾向性意狠∷诠兀“兒童的發(fā)展采取了一種努力區(qū)域更多獨立的形式。這種發(fā)展猶如離弦之箭环戈,筆直闷板、迅速和平穩(wěn)地向前飛行澎灸。隨著生命的開始,兒童努力去獲得獨立遮晚。在發(fā)展的同時性昭,他不斷完善自己,并克服其在發(fā)展道路上所遇到的每一個障礙县遣∶拥撸”
很多成年人會認為小孩子不成熟,有各種各樣的欠缺萧求,而杜威認為其兴,如果用內(nèi)在觀點看待兒童期,未成熟就是一種積極的夸政,向前生長的勢力或能力元旬。這種自然而然地向前生長的力量就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獨立性,與生存本能同存守问。
2.幼兒期是一個人自主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心理學研究一般把三歲左右作為兒童自我意識覺醒和第一次突飛猛進發(fā)展的質變期匀归,青春期是第二時期。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困境描述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幼兒面臨的心理社會發(fā)展困境如下:
第二階段(1-3歲):自主對羞愧和懷疑
在這一階段酪碘,兒童的自控能力增強朋譬,表現(xiàn)出爬行、觸摸兴垦、探索和自己動手的愿望徙赢。成人可以通過鼓勵兒童嘗試新本領來培養(yǎng)兒童的自主意識。不過探越,在兒童笨手笨腳的嘗試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事故”狡赐,比如,把水灑一地钦幔、摔跤枕屉、尿床等。這時鲤氢,
如果成人嘲笑兒童或一切包辦代替搀擂,對兒童過度保護,都可能使兒童懷疑自己的能力卷玉,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哨颂。
第三階段(3-5歲):主動對內(nèi)疚
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不只是簡單的自控,他們開始表現(xiàn)出主動精神(如用彩筆在墻上畫)相种。通過做游戲威恼,兒童學習制訂計劃和執(zhí)行任務。如果成人讓兒童自由地做游戲、提問箫措、發(fā)揮想象和選擇活動腹备,那么就可以強化兒童的主動性。如果成人總是嚴厲地批評兒童斤蔓,不讓他們玩游戲植酥,不鼓勵他們提問,那么就會讓兒童認為積極主動參與活動是件錯事附迷,因而產(chǎn)生內(nèi)疚感惧互。
3.自主意識強烈,但自主能力尚處于萌芽階段
3-6歲的兒童既以自我為中心喇伯,悠哉不斷地突破自我喊儡、走向外部世界。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用自己的眼稻据、耳艾猜、鼻、舌捻悯、身感知世界匆赃,用自己的雙手探索世界,用自己的大腦思考世界...... 每一個IE人幼兒都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今缚,但是他們運用經(jīng)驗和邏輯思維進行反思和調(diào)控的理性自主能力較弱算柳,所以,他們時時刻刻都需要成年人在身邊姓言,給予愛護瞬项、關照、陪伴何荚、欣賞囱淋、支持和引導。
自主不僅僅是一種意愿餐塘,還是一種能力——一種“理性自主”的能力妥衣。
美國學者霍沃斯把個體的自主由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
最低層地是“最小自主”——行動者具有勝任、獨立和某些自我控制的特征戒傻,但幾乎沒有反思能力税手;第二個層次是“過渡自主”——行動者的道德已形成,行為收到內(nèi)部聲音(即父母或其他代理人的觀點和品質)的驅動需纳,但不會認真追問“是否要”和“為什么要”冈止;第三個層次是“常態(tài)自主”——行動者既能對自己的沖動和外部影響進行評價、反思候齿,又能對行為策略進行選擇;最高層次是“超長自主”——行動者能擺脫內(nèi)部和外部的束縛,超越常規(guī)地自主行事慌盯,大膽創(chuàng)新周霉。
具體地說,3-6歲幼兒的自主表現(xiàn)出以下特征:
* 具有自主的強烈意愿亚皂,但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還在發(fā)展之中俱箱。
*自我認知的能力較弱,喜歡模仿灭必,也容易從眾狞谱。
*慢慢發(fā)展出自己的興趣愛好,能獨立做出選擇和決定禁漓,但選擇時易受周圍人的律”和
影響跟衅。
*“計劃一行動一結果”這一過程,較為簡單的播歼,幼兒一般可以獨立完成伶跷;較為復雜的,則需要教師協(xié)助推進秘狞。
*做事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來進行反思叭莫,以更好地調(diào)控行為過程。
* 有時候會在游戲過程中確立自己的游戲規(guī)范烁试,更多的時候需要教師參與雇初,引導其制定活動規(guī)范,并提示其依照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减响。
*正在學習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靖诗。
幼兒不僅僅是未成熟的人,教育也不僅僅是把成人世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幼兒辩蛋。教育最重要的價值應該是成就人呻畸,而人的成長是全面的,包括身體悼院、心理與人格的發(fā)展伤为,尤其是獨立性、自主性和意志力的形成据途,必然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過程绞愚,無法速成。
4.幼兒的自主性發(fā)展受控于周圍的成年人
兒童首先是一個人颖医,是一個獨立位衩、有能動性的存在。其次熔萧,他才是一個受教育者糖驴。教師首先需要思考如何尊重獨立存在的每一個幼兒僚祷,其次才應該思考遵循其發(fā)展規(guī)律,因材施教贮缕。
兒童是以有能力辙谜、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的身份成長的,身體感昼、心理装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定嗓,知道他們能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蜕琴。——《新西蘭幼兒教育課程大綱》
5.幼兒的自主能力依賴各項自主的活動而逐步提升
幼兒的成長不是一個不斷被教化的過程宵溅,而是一個不斷與外部世界互動的過程凌简,幼兒實在互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經(jīng)驗的建構和人格的完善的。
幼兒的自主性也是在各種不同的活動中不斷發(fā)展的层玲,活動的過程就是幼兒與環(huán)境号醉、材料、教師辛块、同伴對話的過程畔派,他們在此過程中認識自己,驗證自身的能力润绵、構建關系线椰、提升自身在相應活動中的自主性水平。
(三)自由與自主
自由的不同解釋:
中國古文:“由于自己”尘盼,即“不由于外力”憨愉。
法律層面:自由即有權做一切無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心理學和教育學層面:自由就是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卿捎,不受他人的強制干涉配紫。
自由絕不是沒有邊界的為所欲為。
自由是一種權利午阵,同時也是一種責任躺孝。
思考:
1.和《讀懂兒童的思維——支持自主游戲中的圖示探索》相比,這本《自主游戲? 成就幼兒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更適合DL現(xiàn)階段的老師們底桂。畢竟要想做到充分地放手植袍,還是要從最基礎,最關鍵的觀念上先找到認同籽懦。這個部分能讓我們從概念上對自主性和幼兒的自主性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于个。
2.兒童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獨立暮顺、有能動性的存在厅篓。其次秀存,他才是一個受教育者。教師首先需要思考如何尊重獨立存在的每一個幼兒贷笛,其次才應該思考遵循其發(fā)展規(guī)律应又,因材施教。
這個話得太好了乏苦,“要遵循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jù)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尤筐,因材施教”這話相信每一個老師都能脫口而出汇荐,可是,如果老師對兒童的理解都不對盆繁,談什么因材施教掀淘?
3.書中每一部分都有“實踐鏈接”這一內(nèi)容,會提出問題油昂,讓讀者鏈接實踐工作去思考和反思革娄。這部分的內(nèi)容的一些素材完全可以作為園本教研的素材使用。后期可加以整理冕碟,作為年輕教師的教研拦惋、培訓資料。
小妖:這是計劃閱讀的第二本專業(yè)理論書籍安寺,加油厕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