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識世界的苦琅关,了解痛苦煮岁,才能直面它,佛說人生有八苦分別是涣易,生老病死画机,怨憎會,愛離別新症,求不得步氏,五陰熾盛。
2.為什么人們會焦慮和恐懼徒爹?因為我們拒絕無常的發(fā)生荚醒。我們把幻化的東西當做一個實在的東西。
造成我們痛苦的不是無常隆嗅,而是對無常的恐懼腌且。熟悉無常讓我們更加珍惜人生。直面無常榛瓮,我們的恐懼感就會消失铺董。
3.無我,不要對自己過于執(zhí)著。
4.人身難得精续。佛陀講過一個故事:在三千大千世界曠闊的海洋上坝锰,漂浮著一個有小孔的木頭,在海底有一個盲龜重付,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顷级,投身為人的幾率就相當于這個盲龜頭正好鉆進這個小孔里。
5.六道中确垫,只有人道有頓悟成佛的機會弓颈。因為地獄餓鬼畜生愚笨沒有機會成佛。天人删掀,沒有痛苦翔冀,沒有修行的動力。阿修羅天生憤怒不會修行披泪。
6.什么是安樂纤子?放下執(zhí)著就會安樂,安樂是人們內心的感受款票,有時候不是人不快樂控硼,只是自己以為自己不快樂。每一個單純的當下艾少,都帶著淡淡的喜悅卡乾。如果不把快樂寄托于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那么快樂感覺就可以延長和擴大的缚够。
人們總認為只有得到才會快樂幔妨,只有擁有才會快樂,卻不知道所擁有的東西總是瞬息萬變潮瓶。
7.痛苦來自我執(zhí)和法執(zhí)。
我執(zhí)钙姊,是對自己的執(zhí)著毯辅,自己很重要,不能被侵犯煞额。法執(zhí)是對外部事物的執(zhí)著思恐。
8.什么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膊毁。
9.皈依不是修行的起點胀莹,真正的皈依是一生的修行。
10.相信因果婚温,不是相信宿命描焰。
11.普通人對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件事都心中一緊,然后我們必須判斷出利弊,已采取相應的行動荆秦,我們以為自己是生活故障的檢修員篱竭,整天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順境如此步绸,逆境就更加可憐掺逼。修行只是讓自己放松下來不在對抗。習慣在不確定性中安住的感覺瓤介,就是自在吕喘。
12.趨利避害是眾生的本能,我們的初衷是為了免于痛苦刑桑,而實際上這樣做氯质,卻是用另一種痛苦來替代痛苦。
13.與自己親密相處漾月,對自己慈悲病梢,才能對別人好。不要忘記知足和感恩梁肿,只有不放棄自己蜓陌,才能不放棄他人。學會對自己寬容吩蔑,對自己慈悲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