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意志:事情搞大了蔽莱!
袁曉萍老師看上去年紀不會太輕,也是第一次聽說戚长〉晾洌看現場斯苗兒老師跑前跑后那般照顧,感覺也是位大牛級人物同廉。課題就不一般仪糖,不可能的三角形,從三角形的頂點迫肖、邊锅劝、角三方面逆向思考,如何圍不成一個三角形蟆湖?
學生合作“搞破壞”之前故爵,袁老師設計了三個級別,讓學生自主選擇相應的級別再開始活動隅津。這個細節(jié)比較喜歡诬垂。一是關注學生間的差異劲室,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持和建議。二是對學生方式的引導剥纷,為什么是擺——記——想痹籍?還可以是什么順序學習呢铆?三是充分體現出教學的民主性晦鞋,學生的自主性——自選任務、自主記錄棺克、自選級別悠垛。四是開放性越大,越能多角度獲取學生在單元學習中的學情表現娜谊。
全班交流的反饋環(huán)節(jié)是全課亮點的集中展示時段确买,學生充分暴露并展示了他們的思維水平,之所以用暴露一詞纱皆,想表達一個老師最大的魅力莫過于極大地包容并支持所有學生湾趾,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并展示各自想法。從這個角度講派草,一個好的領導功夫也莫過于此搀缠。因此可以粗淺地得到這樣的結論,教學優(yōu)秀的老師做領導也差不到哪里去近迁。從學生的交流中不難看出艺普,他們對三角形并不陌生,在稿破壞的活動中間接地運到三角形的特征鉴竭、三邊關系歧譬、內角和、三角形分類等數學知識搏存,隨著從可能到不可能的轉換瑰步,逆向思考慢慢被學生接受著。學生很自然地講這種搞破壞定義為很數學的破壞璧眠,因為和原來學習的數學有著密切的關系缩焦。聽課的感覺像是一節(jié)復習課,后來聽袁老師介紹是單元開啟課蛆橡,是一個單元教學開啟的第一節(jié)課舌界,承擔著領航全單元的重任,不是數學老師熟悉的單元起始課泰演。
課堂上印象最深的環(huán)節(jié)是當破壞邊呻拌、角、頂點都交流結束后睦焕,袁老師讓學生找這些破壞成功的實例中藐握,哪些是有關聯的靴拱,讓學生有機會將原本零散的認識打包重組建立新的系統(tǒng),也就有了后續(xù)環(huán)節(jié)順利成章的與原有學習建立連結猾普,這算不算發(fā)展學生元認知的舉措呢袜炕?引導學生關注自己想法的來源,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初家,并不斷發(fā)展和修正偎窘,在有意無意的反思性學習中強化思維習慣是我特別欣賞的教學舉措。
在袁老師的講座中獲悉溜在,她和她的團隊開創(chuàng)了圖形與幾何領域單元開啟課的設計陌知。聚焦高立意、跨課時掖肋、簡模式仆葡、小細節(jié)、粗評價志笼、全視域六個主題詳實分享了設計與思考的整體框架和核心理念沿盅。比如,
高立意強調四個功能:激活原始經驗纫溃、診斷認知起點腰涧、開啟學法遷移、構建學序支架皇耗。三個核心概念:鼓勵學生自己學南窗、教會學生如何學、今后不教也能學郎楼。
跨課時指涵蓋本單元所有知識要點万伤,作為單元開啟的意思。不過從字面意思上看呜袁,會引起歧義敌买,建議調整說法。
簡模式是針對低結構的教提出的高結構的學阶界,意在降低控制虹钮,以大問題、大任務膘融、大版塊推進學習方式的變革芙粱,即自學、群學氧映、互學和導學春畔。
小細節(jié)在追問“什么是真正的學習?”的基礎上提出六項內容: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多樣化的內容資源律姨、個性化的精準助學振峻、多樣化的學習工具、學習痕跡記錄择份、自主的學習管理扣孟。
粗評價是對評價的重新思考,比如荣赶,關于時間凤价、對錯、少而深還是廣而亂讯壶?也是給出答案的最強音:我們要“無效的成功”料仗,還是要“有效的失敗”,我們要“正確的答案”伏蚊,還是要“激烈的討論”,我們要“惰性的知識”格粪,還是要“活性的思維”躏吊。
全視域:基于學習的本質和學習者的需求,圍繞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帐萎,進行學科內或學科間的聯結比伏,通過整合、重構疆导、重組赁项,以主題、單元澈段、課或項目等形式悠菜,設計學習系列,統(tǒng)整單元學習內容败富。
最后悔醋,袁老師還展示了三角形這一單元的整體設計。(詳見下面的照片)報告全程沒有做任何記錄兽叮,很認真地在聽芬骄,在拍照,生怕遺漏任何細節(jié)鹦聪,由一節(jié)課的創(chuàng)新到一個主題單元的創(chuàng)新账阻,無疑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探索。由衷的欣賞泽本、敬佩和感動淘太,沿用大會當天上午的說法,袁老師,事情搞得有點大哦琴儿!希望搞得更大一些段化,震天動地,校本化的圈子怎么夠折騰造成!
因為并沒有看到與國家教材的對比研究显熏,所以無意評價這一課程創(chuàng)造的成果。
教材的設計思路是什么晒屎?——嚴密的數學知識體系喘蟆。學生學習的路徑是什么?——從經驗鼓鲁、活動到經歷發(fā)現數學知識再到運用數學的過程蕴轨。二者截然不同,所以數學課程必然有著很大的再造空間骇吭。因為課程的定義已經包含著實施的成分橙弱,數學教師們同樣承擔著數學課程創(chuàng)造者的責任≡镎基于學習者出發(fā)的課程設計無疑是有挑戰(zhàn)的棘脐,教學不再像以往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那么簡單龙致,它需要師生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共同參與蛀缝。同理,還可以這樣去思考很多相對的兩個問題目代,在比較中我們不難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屈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