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公號里看到一篇文章关噪,說的是“旅行中的熊孩子和熊家長”∥诿睿看到標題的時候使兔,心里不覺咯噔一顫。因為自己家娃正是處在自我意識萌發(fā)階段的過度活躍癥寶寶藤韵,最近幾次坐飛機虐沥,作為媽媽的我也是緊張的虛汗直流,吃的喝的玩兒的一應具全泽艘,就怕被投訴欲险。
等待文章打開的幾秒,心里默念匹涮,千萬別中千萬別中天试。轉(zhuǎn)念又安慰自己,即使娃有點兒熊焕盟,作為她媽媽的我落落大方秋秤,謙卑有禮宏粤,肯定不熊。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看文希望不要被點到名灼卢,結(jié)果越看越氣绍哎。作者大概列舉了七八條吧,最氣的是這兩條鞋真。氣的不是事件本身崇堰,而是底下作者的評論。
1.踢椅子
誠然涩咖,孩子坐飛機踢椅子海诲,機艙內(nèi)亂跑,大聲哭鬧或者說笑都是不對的事情檩互。但作者能寫出這樣的評論特幔,想必是沒有當過父母,更沒有給人應有的尊重闸昨。
在公共場合蚯斯,做父母的,比任何人都緊張饵较,畢竟沒有一個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討厭拍嵌。尤其如果孩子還在似懂非懂的年齡,沒有辦法準確的理解公共場合和家里的區(qū)別循诉,盡管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囑咐和解釋横辆,娃娃依然有可能我行我素。畢竟茄猫,寶寶們狈蚤,最擅長的,就是讓父母丟臉募疮。如果把娃綁在椅子上或者用襪子把她的嘴堵住她就會安靜下來炫惩,我第一個去準備繩子和襪子。
反復看了示例幾次阿浓,發(fā)現(xiàn)這個例子之所以“熊”他嚷,是在于“孩子不間斷的踢椅子”而家長“理直氣壯不以為意”。那孩子如果偶爾沒控制住踢到了前座的椅子是不是就是不熊芭毙?家長要是已經(jīng)反復阻止了200次筋蓖,第201次踢到了前座的椅子是不是就是不熊?
作者這樣寥寥兩筆的描寫只會讓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踢椅子“這個行為上退敦,而導致了很多人坐飛機粘咖,但凡椅子后面坐著一個小孩兒,就提前擺出一副厭惡的嘴臉侈百。但凡感覺椅子被踢了一下瓮下,立馬“熊孩子”“沒教養(yǎng)”翰铡,甚至出口成臟。好像他這趟飛機所有的神經(jīng)都長在了屁股上讽坏,坐這趟飛機的意義就是能夠懲戒一個“熊孩子”锭魔,然后在下飛機的時候發(fā)一個“今天飛機遇到了一個熊孩子”的朋友圈。
作者這樣的評論回復路呜,也像是在告訴大家迷捧,你可以隨便的出言不遜出口成臟。難道這不是比一個孩子踢到椅子或者哭鬧幾聲更加惡劣的行為胀葱?
如果真的想提醒行為不當?shù)暮⒆踊蛘呒议L漠秋,就煩請做做調(diào)查,文中舉出的事例是真人真事嗎抵屿?還是只是從網(wǎng)絡(luò)上截取的斷章取義的段子庆锦?也煩請做做采訪,家長為什么不管孩子在公共場合的不良行為呢晌该?咪蒙寫文還要進行四層采訪你憑什么隨意下筆評論別人肥荔。
不要混淆大眾的視聽,更不要給那些無事生非的人有了所謂的“理論依據(jù)”朝群。
2. 插隊
同樣的,這個事例為什么“熊”中符?我想姜胖,主要是因為家長沒有在插隊的時候打聲招呼并且被懟之后絲毫沒有悔意。那么這個家長“熊”是因為太沒有禮貌了淀散,并不是因為插隊是嗎右莱?而這樣寫,又讓大眾把矛頭指向了“帶娃=插隊”的家長們档插。
其實慢蜓,“插隊”和“優(yōu)先”真的只有一線之差。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郭膛,坐車時晨抡,要把座位讓給“老幼病殘孕以及帶小孩兒的乘客”。如果你沒病沒災沒殘廢则剃,又沒有主動讓座耘柱,作為一個帶小孩兒的乘客,她是有權(quán)利禮貌的請您給她讓座的棍现。請問你的愛心不在這個時候體現(xiàn)调煎,要在什么時候體現(xiàn)呢?
經(jīng)常旅行的人都知道己肮,現(xiàn)在全國士袄,更別提全世界了悲关,幾乎所有的機場無論是安檢還是登機,都設(shè)有帶小孩兒娄柳、推輪椅寓辱、推嬰兒車的優(yōu)先通道。也就是說帶小孩兒的旅客西土,是理應被禮讓和照顧的讶舰。如果你這樣做了,代表你是個有常識的人需了。如果沒有跳昼,那麻煩您趕快補補課。咱們國家都這么發(fā)達了肋乍,您還不知道嗎鹅颊?
3. 反轉(zhuǎn)
文章的最后,以這條已經(jīng)傳播爛了的新聞作為一個大反轉(zhuǎn)墓造。意思是告訴家長們以后帶娃坐飛機可以這么干堪伍。上飛機給每個人都寫一張小紙條配兩塊兒糖,這樣我的孩子就不是無故哭鬧觅闽,而是因為飛機氣壓的變化讓我的孩子不舒服了帝雇。這樣在我的孩子打擾到您的時候他也不是熊孩子,因為他已經(jīng)盡力了蛉拙。
親人們尸闸,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了啊。難道你們看不出這張紙條的潛臺詞嗎孕锄?
“那些說我寶寶吵的傻逼們吮廉,來吃塊兒糖,堵住你們的嘴畸肆』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