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深見鹿
在看了《遺愿清單》之后,總是會去想如果我直面死亡我會怎么辦?現(xiàn)在的我要不要為自己而活?
《遺愿清單》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家財萬貫卻孤陋寡聞的富翁愛德華和一個為了培養(yǎng)子女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一生從事修車匠的工作補貼家用的卡特氏义,這兩個人同時得了癌癥酣倾。
得癌癥住院正好是愛德華事業(yè)如火如荼的時候,也算是卡特的子女幸福美滿的時候疼蛾,這兩個人同時被從天堂帶到了地獄,同時被告知還有不久就要離開人世間。
可能病房里比較容易建立友誼杨幼,兩個原本不可能有交際 的人成為了好朋友,并且一起做了一個清單在離開世界之前一個一個去完成聂渊。
電影里面的很多細節(jié)和伏筆真的做到了極致呀~
尤其最后的鏡頭兩個人的骨灰盒裝在了咖啡罐里面差购,因為愛德華最喜歡談論魯瓦比咖啡,而卡特最喜歡戲虐愛德華這一愛好汉嗽。
而在卡特生命的最后一刻欲逃,卡特跟愛德華解釋了魯瓦比咖就是貓屎咖啡和它的來源,然后他們喜極而泣饼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卡特完成了自己在遺愿清單中寫的:希望有有一天能夠喜極而泣稳析。
之后骨灰盒被放在了他們都曾想去登頂卻又沒能登上的珠穆朗瑪峰峰頂洗做,這樣算是完成了他們的最后一個清單愿望。
在感動電影中兩位老人愛德華和卡特的故事之余彰居,確實也會有去想人的一生的意義是什么诚纸,是想要為了誰而活動,為自己陈惰?為家人畦徘?還是為權為勢.....
如果在學生時代我可能會斬釘截鐵的回答:當然是為自己!
這無可厚非抬闯,學生時代的我們充其量也就只有2個角色井辆,一個是學生,另一個是兒女溶握。
而這個兩個角色大部分都是索取和被保護的角色杯缺,從學校獲得知識,被學校保護睡榆;
從父母那獲得愛和基本的生活支持萍肆,被父母保護,需要擔起的責任相對來說比較少胀屿。
但是隨著我們從小孩到大人到工作匾鸥,身上的角色越來越多,背負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多碉纳,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勿负,要對父母負責,要對工作負責劳曹,要對...
當你成為獨立的個體之后奴愉,不僅要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還要對跟你有關系的周邊人和物負責铁孵。
可能牽絆太多再也沒有辦法說出我要為自己而活锭硼,就像電影中卡特在年輕的時候一直都想要去讀哲學并且進行深造,但是為了撫養(yǎng)子女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情蜕劝,從事了修車匠的工作去維持家庭和生計檀头。
卡特放棄了為自己而活,而選擇了家庭岖沛。
而我相信這個也會是大部分父母的選擇暑始,所以當你有一天成為父親、母親時候婴削,你的責任也許就會遠遠大于為自己而活的快感廊镜。
這個也是我從我父母親身上所看到的,我想如果不是為了家庭唉俗,可能我父親會成為一個畫家嗤朴,或者成為一個園藝家配椭,而我的母親可能也會成為比較精致的女人吧。
前段時間有兩個人辭職旅行的視頻火了雹姊,我看了評論大部分都是我好羨慕呀股缸、我也想、我也準備辭職了吱雏、我....
大部分都是這樣說著說著又回歸現(xiàn)實乓序,可能是缺少這樣一份勇氣和行動力吧。
當然并不是鼓勵去辭職作為為自己而活的一種方式坎背,如果在你完全審視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情況下,有自己新的目標那就帶著自己的想法為自己而活吧寄雀,趁還年輕得滤,趁身上還沒有背負太多的角色。
人的一生從幼年到老年盒犹,背負的角色有從少到多懂更,再從多到少。
如果現(xiàn)在的你正好處于角色最多的這個位置急膀,沒有辦法為自己而活沮协,那你可以去為自己做的唯一件事就是身體健康,積蓄能量卓嫂。
然后在某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慷暂,一層一層的脫下自己的角色,那時候的你就是你自己晨雳,你可以好好的為自己活一次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