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張煒說:“網絡時代繁衍出多少文字,縱橫交織的聲音震耳欲聾沐旨,卻難遮掩從北京一隅的輪椅上發(fā)出的低吟磁携。”
他說的就是輪椅上的作家史鐵生统诺。
自從被突如其來的命運摁在輪椅上后疑俭,史鐵生經歷了人生中的絕望,他曾無數次叩問命運為何給了他殘缺的身軀,最后啄寡,他終于明白“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这难。
于是,他不再埋怨自己的遭遇姻乓,開始接受上天對他的作弄。
雖然史鐵生認為人在命運面前蹋岩,是無能為力的赖草,可他在《命若琴弦》這部作品中,還是表達出了這樣一種觀念——就算人生是虛無的秧骑,可我們還是得給自己找一個目標乎折,然后朝著這個目標至死方休地走下去骂澄。
01 人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坟冲,走著兩個瞎子健提,一老一少伟叛,一前一后私痹,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痪伦,像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侄榴。無所謂從哪兒來,也無所謂到哪兒去网沾,每人帶一把三弦琴,說書為生蕊爵』愿纾”
這是《命若琴弦》開篇的一段話。
老瞎子是天生瞎了眼,從沒看見過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醋旦。小瞎子雖然見過世界恒水,不過也只有三年光景。
不管他們有多想看看這個世界的日月光輝和天地生靈饲齐,命運還是自顧自地用黑綢子永遠蒙住了他們的眼钉凌。
在命運面前,沒人能請求實現自己的訴求捂人。
這一點御雕,史鐵生再知道不過了。
他活到最狂妄的年紀滥搭,忽然殘廢了雙腿酸纲,他怨恨這個突然降臨到自己頭上的厄運。對于殘疾的事實瑟匆,他久久不能釋懷闽坡,也曾長期沉溺在殘疾的自卑中。
在他的早期作品《沒有太陽的角落》里寫到愁溜,一位母親面對殘疾的“我”疾嗅,本能地反應道:“瘸子嗎?”“我”想落荒而逃冕象,但是坐在輪椅上的自己卻無能為力代承。
可以看出,當時的史鐵生還難以擺脫殘疾的自卑交惯,對自己的命運心有不甘次泽。
到了《命若琴弦》中,小瞎子也曾絕望地追問“干嘛咱們是瞎子席爽!”
而老瞎子淡然地回答:“就因為咱們是瞎子意荤。”
此刻只锻,史鐵生已經明白了玖像,人無法對抗命運,在命運面前齐饮,力挽狂瀾只是奇跡捐寥,大多數情況下,就算造化弄人祖驱,你也無能為力握恳。
而史鐵生在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后,他開始放棄了對描寫“身體殘疾”的執(zhí)著捺僻,而是去探討更宏大的生與死的問題乡洼。
這讓他的作品突破了“殘疾的人”的局限崇裁,而觸及到“人的殘疾”,也就是人的局限性束昵。
在《命若琴弦》開篇的那段話中拔稳,史鐵生寫老少瞎子“無所謂從哪兒來,也無所謂到哪兒去”锹雏,其實就反應了他的生死觀巴比。
無所謂從哪兒來,是因為我們難以掌控自己的出生礁遵,只要一個人出生了轻绞,“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榛丢。
而無所謂到哪兒去铲球,是因為死亡必將來臨。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晰赞,只能是接受命運的安排稼病。
在《命若琴弦》的結尾又重復了開篇的那段話:“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掖鱼,不過作者特意加了一句“也無所謂誰是誰”然走。
因為,不僅是老少瞎子只能接受自己的命運戏挡,任何人都只能接受自己的命運芍瑞。
02 虛無的人生,更加需要點盼頭
即使是絕望的人生褐墅,也會閃過一絲希望拆檬。
老瞎子的師傅告訴他,只要他盡心盡力地彈斷一千根琴弦妥凳,就可以從琴槽里拿出復明的藥方竟贯。
小瞎子不太相信:“干嘛非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副藥呢?”
老瞎子鄭重地說那是藥引子逝钥,吃藥得有藥引子屑那。
為了看看這個世界,五十年來艘款,老瞎子翻了很多架山持际,走了很多里路,挨了日復一日的風吹日曬哗咆,盡心進行地彈斷每一根琴弦蜘欲,熬白了頭發(fā),老彎了背晌柬。
而小瞎子的希望就是蘭秀兒芒填。
不管是蘭秀兒的尖聲細氣呜叫,還是她柔軟的小手空繁,都讓小瞎子萌發(fā)了正常青春男兒的情愫殿衰。
即使老瞎子多次勸小瞎子死了這條心,可小瞎子卻對師傅的話不管不顧盛泡。
他們就這樣依靠著自己心中這簇微弱的火光闷祥,在黑暗中緩緩行走。
但是傲诵,就像西西弗斯要將巨石推到山頂一樣凯砍,人永不停歇地重復著推石頭的動作,而巨石還是會永無止境地滾下去拴竹。
你不斷地尋找到了希望悟衩,命運就可能不斷地毀滅你的希望。
小瞎子心心念念的蘭秀兒遠嫁他鄉(xiāng)栓拜,絕望的小瞎子逃離了師徒倆暫居的野羊坳座泳。
而老瞎子在彈斷了一千根琴弦后,只拿到了一紙無字藥方幕与,五十多年來的努力付之東流挑势。
失魂落魄的老瞎子,仍然想抓住什么似的啦鸣,他不斷向路人確認這張無字藥方潮饱。
他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抓住一點“意義”,但他最終不得不接受人生的虛無诫给。
可是香拉,失落的老瞎子在去找小瞎子的路途中,突然懷念起往日的美好時光中狂。即使一路奔波凫碌,可自己一旦彈琴說書,就會覺得知足吃型、快樂证鸥,輕輕漫漫的三弦琴總能使他忘記疲憊。
到這里為止勤晚,史鐵生想告訴我們的貌似是結果并不重要枉层,重要的是享受生命的過程。
但人生赐写,真的能夠做到只享受過程嗎鸟蜡?
《命若琴弦》給出的答案未必如此。
在后續(xù)情節(jié)中挺邀,老瞎子突然想起了他的師傅對他說過的話揉忘。
“記住跳座,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泣矛∑>欤”
于是,恍然大悟的老瞎子在找到小瞎子后您朽,告訴小瞎子狂丝,原來是自己記錯了,得彈斷一千二百根才能拿到藥引子哗总。
因為老瞎子明白了“目的雖是虛設的几颜,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緊讯屈,拉不緊就彈不響蛋哭。”
可見涮母,史鐵生還是認為人無法單純地享受人生的過程谆趾,起碼要給人生找到一個目標,即使是虛設的目標哈蝇。
如果不為虛無的人生找個盼頭棺妓,我們容易在一蹶不振中停下腳步,也就不能享受生活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炮赦。
只要你的腳步不會停下來怜跑,即使是朝著虛設的目標前行,你就可能體驗過程的美好與精彩吠勘。
03 史鐵生的人生性芬,為這番道理注入了血肉
說到頭來,《命若琴弦》貌似是說了一個很老套的道理剧防,即人生本沒有意義植锉,你得賦予它意義。
可它仍然是一部非城途校可貴的文學作品俊庇。
因為,它并非是憑空搬來的一個大道理鸡挠,而是作者史鐵生因自己曲折一生辉饱,而不斷叩問命運才得到的答案。
因為命運的安排拣展,史鐵生比常人更加強烈地想知道人生的意義彭沼。
他在雙腿癱瘓后,陷入了對人生的懷疑和長期頹廢中备埃,但是姓惑,當他醒悟到人生本沒有意義時褐奴,他反而覺得釋懷了。
因為他不必再糾結于人生到底有什么意義于毙,反而更專注于我要賦予人生什么意義敦冬。
于是,他說:“活著不是為了寫作望众,而寫作是為了活著匪补。”
活著不是為了寫作烂翰,因為活著本無意義,人生本來就是虛無的蚤氏。
而寫作是為了活著甘耿,因為寫作是史鐵生給自己的人生找到的一個目標,有了這個目標竿滨,才能專注于寫作的過程佳恬,在寫作的過程中體驗人生。
正因如此于游,史鐵生的作品才會體現出他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毁葱,從感慨命運的不公,到接受命運的安排茧泪,再到超越人生的局限巍举,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承載著他對人生的感悟艘刚。
試想一下,如果他看到了人生的虛無后前痘,沒有為人生設立目標,他可能會迷失在虛無之中担忧,永遠停留在抱怨人生坎坷的階段芹缔,在輪椅上日漸腐朽。
承認人生的虛無并非悲觀瓶盛,真正可悲的是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真相最欠,沒有決心為人生找到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
史鐵生說過:“我曾走過山惩猫,走過水芝硬,其實只是借助它們走過我的生命;我看著天帆锋,看著地吵取,其實只是借助它們確定我的位置;我愛著他锯厢,愛著你皮官,其實只是借助別人實現了我的愛欲脯倒。”
其實捺氢,他也是借助“寫作”藻丢,更好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文|黃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