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聽萬維鋼的《精英日課》有聽到關(guān)于損失厭惡的新說法壕吹。他里面說到了一個關(guān)于遍歷性的概念蕊爵。但是首先我們還是來說一下?lián)p失厭惡這件事情辉哥。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shù)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所以理查德塞了(2017年的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攒射,提出了稟賦效應醋旦。但是我一看到這個就知道這是錯的離譜的東西。關(guān)于這一點我曾經(jīng)寫過《《得到》中經(jīng)濟學課的錯誤》会放,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批判過這問題饲齐。但是那個解釋對于沒有學過經(jīng)濟學的人來說不太好理解。所以當我看到這個概念的時候就知道這事一個更能讓人接受的方法咧最。
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捂人,快與慢》里舉了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御雕。一個猜硬幣的游戲。正面朝上滥搭,虧100酸纲,反面朝上賺120。這個游戲很多人會直覺的反應不應該玩论熙,所以那些心理學家和行為經(jīng)濟學家就說這是一種偏誤福青。因為只要理性思考就可以知道,玩一次的期望是賺10塊錢脓诡。所以應該玩啊,不玩的都是因為不理性媒役。而這種不理性是深深的埋藏在人的心理之中的祝谚。我當時看到這種解釋我就知道是有問題的。因為既然是一種心理偏誤酣衷,那為什么自然選擇沒有把這種會對自己造成損害的偏誤給淘汰掉呢交惯?
這其實就是那些研究損失厭惡的人沒有考慮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況。把上面的例子里面的前換成比例穿仪。正面朝上席爽,虧100%,反面朝上啊片,賺120%只锻。并且可以玩無數(shù)次,那如果是每次只投入一個固定的小額的成本紫谷,就一定會賺錢齐饮,但是賺錢速度回很慢,比如每次投入100元笤昨,每次平均只賺10元祖驱。但是如果你想賺的快一點,你就要加大投入力度瞒窒,每次投入1000元捺僻,10000元或者干脆全部投入。就拿全部投入的人來說崇裁,他的結(jié)果一定是傾家蕩產(chǎn)匕坯,因為只要虧一次所有資產(chǎn)全部清零。所以這樣的游戲人們一定不會去玩么寇壳?關(guān)鍵是看你怎么玩醒颖,沒看到螞蟻金服里面一大堆人都在買定投基金么,這不就是每次投入100塊平均賺10的那種人壳炎。所以那些說不會玩的人都只是嘴上說說泞歉,更多的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他們在玩逼侦。由此我更加認識到研究人的學問不要看人說什么,要看人做什么腰耙。
所以損失厭惡根本不存在榛丢,用定投的方式,就不會有損失挺庞;但如果是全部投入晰赞,那就一定會損失殆盡,所以損失是遠遠大于得到选侨。所以不存在同樣數(shù)量的收益和損失掖鱼,根本是不一樣的收益和損失,所以根本沒有什么損失厭惡援制。那損失厭惡都是不存在的戏挡,那些對損失厭惡的解釋就全是胡說八道。所以說損失厭惡的這些人都是數(shù)學和經(jīng)濟學都雙雙不過關(guān)的人晨仑。
研究人的學問就一定要全觀察真實的世界褐墅,看看人們做了什么,不要看說了什么洪己。不要用一些沒有辦法驗證的東西做解釋妥凳,比如心理因素,民族性答捕。這些都是阻擋你理解世界的障礙逝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