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說,覺得自己的工作很無聊,做的一點興趣都沒有廓块,自己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環(huán)境厢绝,想跳槽又沒有勇氣;又有些朋友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聊带猴,被各種瑣事纏身昔汉,假期也只是看個電影逛個街,好不容易攢錢旅個游拴清,發(fā)現(xiàn)回來以后生活照舊靶病,無聊照舊。
生活和工作是否真的只能如此不堪口予?難的到底是改變自己還是改變世界娄周?
我不覺得任何的美好是理所應當,只想和你分享自己看到的那一點點亮光苹威,以及可能到達的方向昆咽。以下,Enjoy~
1.只要你足夠堅持牙甫,世界會為你改變
最近看的一本組織心理學大作《Give and take》掷酗,其中描述過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金錢游戲:
游戲規(guī)則:假設你與3個陌生人玩6輪游戲,每輪游戲開始時窟哺,每個人有3元錢泻轰,如果你決定獨吞,那你自己獨得3元且轨,其他人什么都沒有浮声,如果你決定分享,所有人(包括你)都能得到2元旋奢。
游戲預期:如果所有人每輪都分享泳挥,那么你每輪得8元,6輪共得48元至朗;如果你每輪都分享屉符,但其他人不分享,那你每輪僅得2元锹引,一共只能得12元矗钟;如果所有人每輪都獨吞,那么所有人都各得18元嫌变。
顯然吨艇,大家都分享是最好的結果,但因為害怕最壞的情況出現(xiàn)(你分享腾啥,其他人獨吞)东涡,很多人可能會選擇獨吞冯吓。
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15%的人是持續(xù)分享者(每輪都分享)软啼,他們每輪都為了整組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桑谍。
但是這些盲目相信他人的好人下場如何呢?
令人吃驚的是祸挪,他們的收入居然比其他組(沒有持續(xù)分享者的組)的成員平均高出了26%锣披。
為什么?
因為只要一個組內有一個持續(xù)分享者贿条,其他成員不管是受到了精神的感染雹仿,還是打消了分享的顧忌,總會傾向于分享更多整以,結果導致整個組的收入普遍提高胧辽。
而那些滿是聰明人的組,所有人都在想著自我保護公黑,結果反而是沒有一個人得到好處邑商。
2.你慨嘆好人沒好報,可能僅僅是你還不夠好
看了上面的實驗凡蚜,可能很多人會和我一樣懷疑人断,這種簡單的結果能在真實生活中再現(xiàn)嗎?相信別人很簡單朝蜘,真實的幫助可就很麻煩了恶迈,我付出時間和精力幫別人,自己的工作如何兼顧谱醇?
的確暇仲,一個付出者(giver,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在付出的時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副渴,這肯定會影響到自己工作的效率奈附。
一項針對工程師群體的調研發(fā)現(xiàn),那些付出者雖然在工作成就上高于索取者(taker煮剧,盡力索取他人的幫助桅狠,而很少給予),卻要低于匹配者(matcher轿秧,盡量使付出等于回報,追求公平)咨堤,很顯然菇篡,把時間奉獻給同事的好心工程師們,付出了時間的代價一喘,影響了自己的工作成就驱还。
好人沒好報---這可能是大多數(shù)對這個世界的善良喪失了信心的人(包括我)特別認同的定論嗜暴。
但是,當研究者仔細分析調查結果议蟆,發(fā)現(xiàn)付出者也分為兩類闷沥,一類是“偽付出者”,他們給別人提供的幫助并不多咐容,但是因為他們很少索取舆逃,所以他們同樣也是付出大于回報,屬于付出者戳粒;而一類是“真付出者”路狮,這些人給別人提供的幫助非常多,且非常的頻繁蔚约,付出遠遠大于索取奄妨,可以說是不計后果的付出。
那些沒有取得最高成就的付出者苹祟,僅限于偽付出者砸抛,真付出者的工作成就恰恰是高于所有人的,并且同時具有圈內最高的聲望树枫,得到所有人的信任的贊賞直焙。
只有當一個付出者是真心想要付出,他才會經常性的团赏、廣泛的幫助別人箕般,這樣他會在一個很大的圈子內獲得極高的聲望和信任,所有人都知道他會無私的幫助別人舔清,他的付出就會形成規(guī)模效應丝里,因此他能夠得到的幫助也不再僅限于那些他幫助過的人,而是來自于這個圈子內的所有人体谒,付出的回報此時才真正戰(zhàn)勝了他的成本杯聚。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只是因為他的付出的還太少太少抒痒。
我想說點啥:
我們厭惡不公幌绍,卻想得到特殊待遇,我們嘲笑瑕疵故响,卻對自己的工作得過且過傀广,我們渴望這個世界是有趣的、美麗的彩届、豐富的伪冰,卻不去想想,自己到底為這個社會的趣味樟蠕、美麗和豐富做出過什么贮聂。
雖然前面的兩個例子我都在試圖用功利的角度去談付出的益處靠柑,好像我是在鼓勵大家為了得到更大的收益而去奉獻。事實恰恰相反吓懈,我絕不認為一個只為了獲得好處的人可以持續(xù)的歼冰、大量的付出,因為在還沒有看到收益之前耻警,他們就已經被真實的自己打敗隔嫡,并且給自己找到了充分合理的借口。
如果你厭惡這個世界榕栏,可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努力和堅持畔勤,又或者,你厭惡的扒磁,根本就是你自己罷了庆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