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詞默寫,學生難免出錯,教學傳統(tǒng)的做法要重新審視拉讯,要確立其生成性課程資源的地位技俐;默錯的主要類型分為音同(近)、形近羡洁、義近、境近四種,無論何種錯誤权纤,都要積極待之,追尋其最大的生成價值。
[關(guān)鍵詞]? 資源? 生成?
高中生能背誦一定篇目的古詩詞汹想,是我國語文教學的一貫做法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外邓,而默寫也一直是教師督促檢查學生背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對默寫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古掏,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嚴格遵照詩詞原型予以糾正坐榆,哪怕一個字,一個標點冗茸,學生也嚴格遵守這個規(guī)則席镀,惟恐越雷池一步,事實上夏漱,考試閱卷時也依據(jù)這一規(guī)則給分豪诲。常年如此,理所如此挂绰。然而屎篱,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是否應(yīng)該重新審視這一傳統(tǒng)做法而有新的作為呢葵蒂?
首先交播,默寫中出現(xiàn)的錯誤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新課程要求践付,學生不是外在于課程的秦士,而是課程的有機構(gòu)成部分,是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體永高,因此隧土,學生的困惑、問題命爬、體驗曹傀、情感等等,就成為素材性課程資源饲宛。默寫中出現(xiàn)的錯誤皆愉,就是這樣的供師生共同利用的寶貴資源,而非盡可拋棄的“垃圾”艇抠。另方面幕庐,從詩詞本身來看,詩詞并非學生必須識記的靜態(tài)的可能性課程資源练链,它既非課程的終點也非課程的目的翔脱,而是點燃學生審美思維火炬的原材料,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課堂資源媒鼓。所以届吁,詩詞默寫不是簡單的原型復制错妖,教學重心應(yīng)放在學生何以出錯和對錯誤的觀照上。還有什么比師生“出錯”“析錯”“糾錯”的探究課堂更富活力疚沐,更為美麗暂氯,更有價值的呢?而事實上亮蛔,學生犯的錯誤痴施,除了可笑的、單純的究流,還有美麗而高級的辣吃,下文中我將會提供豐富翔實的案例。
其次芬探,默寫中出現(xiàn)的錯誤具有生成性神得。生成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一個亮點,它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偷仿、開放性哩簿、多變性和復雜性,激發(fā)了師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智慧潛能酝静,從而使課堂真正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节榜。在生成課程中,詩詞默寫的錯誤往往潛蘊著多種發(fā)展的可能性别智。教學互動中宗苍,促進這些錯誤發(fā)展、增殖亿遂、生成浓若,是生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默寫中的錯誤具有不同等級蛇数,低級錯誤共性不強,也易辨識是越,其生成價值不大耳舅,高級錯誤典型性強,蘊涵著合理性倚评,其藝術(shù)價值有的甚至超越了原詩詞浦徊。對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要集中生智辨別,敏銳快捷選擇天梧,自由民主探究盔性,不可埋怨回避、棄之不理呢岗,消極待之冕香。還有什么比源于學生的學習錯誤的生成更為深刻蛹尝,更為精彩,更有意義的呢悉尾?
下面將結(jié)合默寫中出現(xiàn)的錯誤的主要類型突那,通過實例分析來說明開掘生成性課程資源價值的重要性。
1构眯、改用音同(或音似)字愕难。
這種錯誤是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蓋因?qū)W生對詩詞字未咬文未嚼惫霸,理解相對膚淺而致猫缭。然而,有不少錯誤是可以來審視的壹店,是可以來興味的猜丹。在教學預設(shè)時,教師也許未涉及或理解不深茫打,但是居触,在教學互動中,會生成師生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老赤。
有學生將杜牧詩《九日齊山登高》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飛”的“涵”字寫成“含”轮洋,不過,同音抬旺,意又相近弊予,敦好呢?我意識到這是個具有很好的生成價值的問題开财。經(jīng)與學生們一起探討汉柒,我們發(fā)現(xiàn):首先,“涵”是書面語责鳍,而“含”則是口語碾褂,從全詩來看,宜用書面語历葛;其次正塌,由“涵”,我們很容易想到“包涵”“涵養(yǎng)”“海涵”“內(nèi)涵”等恤溶,由此可見乓诽,“涵”字重于內(nèi)在美,而“含”僅是把江和秋影的位置寫明而已咒程,太表面化鸠天;第三,江水是流動的帐姻,是蕩漾的稠集,秋影和雁影奶段,“涵”于水,“涵”字就極具了靈動感巍杈,這絕非鏡子所可比擬的忧饭;第四,秋影包容于水筷畦,水波蕩漾词裤,而影亦婆娑,彼此難分鳖宾,“涵”字又多了“交融”之意吼砂。這些,是我預設(shè)時根本沒思考過的鼎文。
默寫趙嘏詩《長安晚秋》渔肩,好幾位學生把首句“云物凄涼拂曙流”的“物”自然地寫成了“霧”。我說問學生們:這么改寫拇惋,好不好周偎?結(jié)果竟有大部分學生說好。有學生說撑帖,“云霧”是約定俗成的蓉坎;有學生說,課本注釋“云物”時胡嘿,就解釋說“即天上飄拂的云霧”蛉艾。但也有學生敏銳地發(fā)現(xiàn)說,“霧”應(yīng)是較重的衷敌,“拂曙流”不太適宜勿侯,而“物”卻給人以沉重感和壓抑感,卻正好與整首詩詞的“悲涼”情感基調(diào)相應(yīng)缴罗。這種解釋助琐,使莫衷一是的我和不少學生醍醐灌頂,心悅誠服面氓。
再舉個音似的例子弓柱。李頎詩《送魏萬之京》中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一句侧但,默寫時,幾位學生將“曙”寫成了“樹”航罗≠骱幔“曙色”與“樹色”,哪個更好呢粥血?事實上柏锄,課本上用“樹色”酿箭,而教參的“名家賞析”則用“曙色”。學生兩派分立趾娃,群情激昂缭嫡。有學生認為“樹色”好:深秋樹已光禿禿的,顏色是灰色抬闷,滿眼一派蕭瑟妇蛀,詩人用擬人手法,把天寒與心寒用一個“催”字貫通了笤成;“曙色”是黎明時的评架,是暖色調(diào),與游子的悲秋客愁之情是不一致的炕泳。但有學生認為纵诞,“曙色”好:一來與后句的“向晚”對應(yīng),說明一日行速培遵,而詩的最后兩句說時光易蹉跎浙芙,前面“朝聞”“昨夜”“向晚”,再加個“曙色”皆指光陰易逝籽腕;“曙色”雖說是暖色的嗡呼,本可給人以溫暖,但卻“催寒近”节仿,正是運用了反襯的手法晤锥。科學精神對審美是有用的廊宪,但這種緣錯而生成的探究過程矾瘾,即便是懸而未決的,恐怕正是詩詞教學的主旨吧箭启。
2壕翩、換用形近字。
漢字中形近字大量存在傅寡,不易辨識放妈,同時詩詞語言精粹,跳躍性強荐操,加之學生對詩詞未充分理解芜抒,因此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概率也比較高。
舉個例子托启。杜牧詩《寄揚州韓綽判官》有句“秋盡江南草未凋”宅倒,有學生結(jié)果將“未”寫成了“木”,只一字之差屯耸,會不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呢拐迁?結(jié)果有不少學生覺得改得好蹭劈。理由似乎很正當而充分:秋盡了,江南的草木凋零了线召,再說铺韧,很多詩詞不正習慣于將送別置于秋的時空中嗎?中華文化不正有種悲秋的情結(jié)嗎缓淹?但哈打,有學生馬上意識到,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割卖。首先前酿,若用“木”,與全詩語境不一致:詩人不堪“秋盡”的蕭條冷落鹏溯,因而格外眷戀江南的青山綠水罢维,格外懷念遠在熱鬧繁華之地的故人;若是一片秋氣肅殺的寒冷夜晚丙挽,“玉人”凍得瑟瑟發(fā)抖地吹著洞簫肺孵,這樣的明月夜詩意全無;小杜這首詩的情感表達是對朋友的思念與調(diào)侃颜阐,那就注定了詩情是溫暖的而不是蕭索的平窘。其次,從詩人本身來看凳怨,小杜乃風流倜儻者瑰艘,乃性情開朗者,乃面對秋景卻一反傳統(tǒng)地神氣高揚地大唱“霜葉紅似二月花”者肤舞,悲秋似乎與其氣質(zhì)相去甚遠紫新。這種入木三分的分析博得了全班的贊嘆。一筆之差李剖,千里之遙芒率,然而卻碰撞出審美探究的火花,點燃了個性發(fā)展的火炬篙顺。
3偶芍、改用義近字。
這種錯誤在默寫中也常發(fā)生德玫,其生成價值往往較大匪蟀。漢語中往往一個詞擁有不少近義詞,而就具體的一首詩詞而言宰僧,眾多近義詞中萄窜,往往只有一個是最切合語境的。為什么只有這個最合適而不是那個,是詩詞鑒賞的基本功之一查刻。
前面提及的趙嘏詩《長安晚秋》首句“云物凄涼拂曙流”,有學生將“凄涼”默成“凄清”凤类。這似乎是學生無意識犯的“錯誤”穗泵,可這個“錯誤”在教參“名家賞析”部分中也有,說是“詩中‘凄清’二字”谜疤,看來佃延,恐怕這和《唐詩宋詞選讀》的版本不同。不過夷磕,討論一下“凄涼”和“凄清”孰優(yōu)履肃,應(yīng)該是個不錯的問題。經(jīng)過一番討論坐桩,大部分學生贊同“凄清”更好尺棋,基本理由有三:“凄清”有“清靜”的意味,而詩中所描繪景象都是非常清靜的绵跷;從詞典解釋來看膘螟,“凄清”內(nèi)涵包含了“凄涼”,所以意味更為豐厚碾局;兩詞雖同樣表客觀荆残,亦表主觀,但是净当,側(cè)重點不同内斯,“凄清”更側(cè)重于客觀,正好與“云物”相應(yīng)像啼,而“凄涼”主觀色彩太濃俘闯,雕琢痕跡太重了,不太好埋合。
李頎詩《送魏萬之京》尾聯(lián)“莫見長安行樂處备徐,空令歲月易蹉跎”,有學生將“莫”寫成了“不”甚颂。兩者間的區(qū)別是很細小的蜜猾,但也是很精妙的。經(jīng)過探討振诬,我們領(lǐng)悟到蹭睡,兩者雖是近義詞,但是赶么,“莫”字勝于“不”字肩豁。“不”字可以理解為“不可以”“不能夠”“不敢”等等意思,不確定清钥,而“莫”字呢琼锋?就是“不要”的意思,詩人李頎對晚輩朋友魏萬以長者的身份和口吻予以警勉祟昭,這“莫”字最能體現(xiàn)這種諄諄告誡之情了缕坎。
4、換用境近字篡悟。
默寫時谜叹,有學生偶爾會用些與原詞語表達的意境相近的字,一般而言搬葬,這種境近字的生成價值較大荷腊。“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急凰,是詩詞審美教學的重要指向女仰,以賞鑒的姿態(tài)來對待默寫中的境近字,是有效培育學生審美情趣香府、審美理想的好方法董栽。
還是以剛提到的李頎詩《送魏萬之京》為例。默寫時企孩,有學生將頷聯(lián)“鴻雁不堪愁里聽锭碳,云山?jīng)r是客中過”的“愁”寫成了“云”,應(yīng)該說勿璃,“愁”和“云”所烘托出的意境是很相近的擒抛,不過,有學生認為补疑,“云”字反而更好歧沪,把深秋那種天高地迥的特點揭示出來了,同時莲组,鴻雁哀鳴于云端诊胞,高處不勝寒,整個蒼穹都充斥著一種凄婉锹杈,含蓄蘊藉撵孤。但有學生卻持不同意見,認為竭望,“愁”字更好邪码,游子客過他鄉(xiāng),重山阻隔來路咬清,鴻雁凄婉鳴叫闭专,幾重愁奴潘?此時一個直露的“愁”字不由自主地噴薄而出,“愁”上加“愁”影钉,不是更富感染力嗎画髓?對此,你能武斷地說孰好孰劣嗎斧拍?
默寫歐陽修詞《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時雀扶,有學生將“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的“門掩”寫成了“簾卷”肆汹。這是一個客觀錯誤,卻也是一個高級而美麗的錯誤予权,錯得令人怦然欣喜昂勉。課本中有關(guān)“簾卷”的詩句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比如王勃《滕王閣》中“珠簾暮卷西山雨”一句扫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玉戶簾中卷不去岗照,搗衣砧上拂還來”一句。默錯的同學笆环,固然因背誦不準而錯攒至,但他卻能機智地調(diào)用自己的原有經(jīng)驗,說明他已將“簾卷”之境躁劣、美學中“隔”的藝術(shù)內(nèi)化成自己的血肉了迫吐,而且,錯得是幾近天衣無縫账忘。幽深庭院中志膀,心如庭院幽深的那位女子,親睹“雨橫風狂”摧殘暮春鳖擒,念及自己的凄苦身世溉浙,恨及自己的韶光憔悴,一個“簾卷”黃昏的細節(jié)蒋荚,不正刻畫了主人公內(nèi)心孤寂而又無奈的悲慘世界嗎戳稽?當然細想來,“門掩”卻可有兩種意味:一是表示當時的情狀期升,斜暉與門靜默惊奇,是無聲之處見真情;二是女主人公“掩”門吓妆,或是因她不堪看到“雨橫風狂三月暮”的景象赊时,或是因為她“無計留春住”的愁怨與無奈行拢,是細節(jié)之處有真味祖秒。究竟哪個最好,這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也許就在于問題本身的探究過程竭缝。
??? 綜上所述房维,學生在詩詞默寫中出現(xiàn)的錯誤,在新課程背景下抬纸,是重要的生成性課程資源咙俩,教師需要反思傳統(tǒng)做法,并做出相應(yīng)的改進湿故。用生成和資源的眼光來審視整個語文教學過程阿趁,其意義更是不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