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檔文化類綜藝《國家寶藏》成功圈粉辞友。喜愛它是因為它用一種比較生動的方式称龙,講訴國寶背后的故事戳晌,用演繹的方式使得本來枯澀無味的歷史故事變成了演員的一顰一笑,使晦澀的講解詞變成了演員口中的臺詞沦偎,這樣演了文物也演活了歷史。
看完了一件又一件文物搔驼,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第二期湖北省博物館所推選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云夢睡虎地秦簡這三件文物泼菌±沧猓或許是作為一名湖北人的自豪感,也許是文物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焊刹,讓我對這三件文物難以忘懷恳蹲。雖然也曾多次去過湖北省博物館,也曾多次見過曾侯乙編鐘和越王勾踐劍嘉蕾,甚至還背過它們的講解詞错忱,然而對他們的了解卻始終不夠細致和深入∫郧澹看了這期節(jié)目后補充了我的知識庫同時也引發(fā)了我更多的思考與感慨掷倔。
先從曾侯乙編鐘說起吧。曾侯乙編鐘于1978年在隨州出土勺像,其體量之大错森,種類之豐,音域之廣涩维,是我國音樂史上的瑰寶。也許我們在欣賞這套編鐘時僅僅只會贊嘆它是多么大氣磅礴蜗侈,它演奏時音色是多么清脆踏幻,音律是多么優(yōu)美。然而卻很少去探究這套編鐘從何而來该面,它的主人又為什么要鑄造規(guī)模如此大的一套編鐘?故事還得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說起隔缀。
戰(zhàn)國時期,兼并戰(zhàn)爭頻繁猾瘸。曾國是大國楚國的一個小鄰國牵触。楚王為了試探曾侯是否真的臣服于自己,于是便送了大量的青銅給曾侯揽思。若是曾侯不是真心臣服,便會用這些青銅鑄劍瞧挤。曾侯也看出了楚王的用意儡湾,便將楚王贈送的青銅全都鑄成了編鐘徐钠,以表忠心。楚王知道曾侯將青銅鑄成編鐘后十分高興尝丐,便派人給曾侯乙送了一口大的镈鐘爹袁。后來這口镈鐘就被擺在了整套編鐘最上面居中位置,以顯示楚王威嚴失息。這樣一套完整的編鐘問世。曾侯死后邻梆,這套編鐘變成了曾侯的陪葬品,隨曾侯一起沉睡千年尼摹,直到被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
說起越王勾踐劍時剂娄,我們都會想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蠢涝,最后一雪前恥滅掉宿敵吳國的故事。很少會思考越王的寶劍為何會出現(xiàn)在楚國宜咒,是戰(zhàn)利品還是其他原因惠赫?根據(jù)歷史推斷把鉴,寶劍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楚國滅掉吳國的時間故黑,所以并不是戰(zhàn)利品。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庭砍?原來是楚國強大场晶,越國弱小。楚王想找到攻打越國的借口怠缸,于是借口想要借越王寶劍把玩。越王勾踐知道后一籌莫展揭北。獻劍吧扳炬,又擔心其他國家取笑越國膽小,不獻搔体,又恐楚國前來攻打恨樟。就在左右為難之際,越王女兒挺身而出疚俱,想出了和親這一計策劝术。把寶劍作為陪嫁品,隨越女一起前往楚國呆奕。這樣既獻了劍养晋,又不會落人口實。就這樣越王勾踐劍便隨著和親的越女來到了楚國梁钾。而越女就這樣成為了兩國政治的犧牲品绳泉。
歷史上和親的女子數(shù)不勝數(shù),越女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姆泻。這些女子一個又一個加入和親隊伍圈纺,并不是她們甘愿如此秦忿,只是情勢所迫。便是有著“落雁”之譽的王昭君蛾娶,最后也只落得個“獨留青冢向黃昏”的結局灯谣。為了國家大義,她們放棄了兒女情長蛔琅;為了千萬人的幸福胎许,她們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她們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幾十萬士兵短兵相接的場景罗售,阻止了無數(shù)個血流成河的場面辜窑,她們用自己的一生換來兩國人民幾十年的和平。不僅如此寨躁,通過她們兩國的文化也得到了交流和發(fā)展穆碎。她們是和平的使者,是文化的傳播者职恳,她們可敬可嘆!
云夢睡虎地秦簡記載的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法律條文所禀,上面清楚地記載了法律和量刑制度,是不可多得的寶物放钦。秦國自商鞅變法后色徘,一鳴驚人,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操禀。而后商鞅雖因變法觸犯舊貴族利益而死褂策,但是商鞅之法卻保留了下來。正是由于商鞅這套嚴謹和完善的法律制度颓屑,秦國才能打敗其他國家一統(tǒng)六國斤寂。以史為鑒,今天揪惦,我們也應該嚴格立法遍搞,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丹擎。
這些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尾抑,都是歷史留給現(xiàn)實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