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必須有家譜秘狞?
2017-04-18 云龍書院
清明叭莫,中國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節(jié)日,我們在這一天進行莊重祭祀烁试,以表達我們的追思雇初、懷念、感恩和不忘本减响。而這一切的前提靖诗,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支示,卻正在淡漠甚至忘記刊橘。中國人血脈傳承那個最重要的載體正在消亡,這便是家譜颂鸿。
家譜被中國人丟了
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促绵,博大精深∽旆模“夫家有譜败晴、州有志、國有史栽渴,其義一也”尖坤。在中國,家譜有約3000年歷史闲擦,素來與國史慢味、方志并稱為三大歷史文獻。
古語云:三世不修譜為不孝墅冷。家法壞贮缕,譜諜尚有遺風;譜諜壞俺榆,人家不知來處感昼。故譜不可不修。
古人說:“慎終追遠罐脊,民德歸厚矣定嗓。”中國人重孝道萍桌,最根本的是講求慎終追遠宵溅,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上炎,不忘祖宗先人恃逻。尋根問祖雏搂,是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寇损。家譜凸郑,延續(xù)著家族的血脈,更傳承著祖上的遺訓和期望矛市,一代代的接續(xù)芙沥,或綿延家風,或與時俱進浊吏,而為人孝悌而昨,始終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找田,一本本家譜已成陳跡歌憨,流入廢品收購站、古玩店墩衙,或被圖書館收藏躺孝,很難再與家族的后人重逢。現(xiàn)在還講究這些的人不多了底桂,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輩,各地親戚回鄉(xiāng)過年惧眠,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籽懦,長幼全都亂了套。
只在一些鄉(xiāng)村氛魁,還保留了這一文化習俗暮顺,修譜人也大多是老人。他們走了秀存,誰再來接續(xù)呢捶码?
家無家譜,就如國無國史
國有史或链,方有志惫恼,家有譜。自古以來澳盐,家譜承載著倫理規(guī)范祈纯,塑造著人格精神,維系著社會秩序叼耙。
縱觀歷史腕窥,國家可滅,朝代可替筛婉,家庭可散簇爆,個人可亡,惟有家族歷久長存,生生不息入蛆。只有一個個家族存在和延續(xù)响蓉,才有整個民族的存在和延續(xù);只有一個個家族團結(jié)安寺,才能構(gòu)成整個民族的團結(jié)厕妖,保證一個國家的團結(jié);只有一個個家族興旺和穩(wěn)定挑庶,才能維系民族與國家的興旺和穩(wěn)定言秸。
而家譜就是一個家族得以延續(xù)的唯一存在證明。因此自唐代以來迎捺,歷代都對撰修举畸、研究家譜大力提倡和支持〉手Γ“凡國必有史抄沮,有家必有譜♂澹”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叛买,一個家族的百科全書,一個家族蹋订、家庭的歷史文化匯總和歷史檔案率挣。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露戒、人口變遷椒功、居地變遷、每個人的生卒年月與婚姻狀況智什,以及本家族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动漾、作用和事跡。
同時家譜也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佐證荠锭,對歷史學旱眯、人口學、民俗學证九、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等方面的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键思。因此,續(xù)修甫贯、新修家譜既是一個家族的頭等大事吼鳞,也關(guān)系到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家譜叫搁,流淌著中國人的血脈
家譜到底有什么用赔桌?那種價值供炎,是根本性的。
明辨世系疾党,尊宗敬祖
“參天之木音诫,必有其根;懷山之水雪位,必有其源竭钝。”我是誰雹洗?我從哪里來香罐?這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都要遇到的問題。孩童時代时肿,疑問我是從哪里生出來的庇茫。而成人懂事之后,關(guān)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誰螃成,為何生活在這里旦签?而能準確、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寸宏,只有家譜宁炫。
通過家譜,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tǒng)氮凝,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guān)系的親疏遠近羔巢。“親我者覆醇,我親之√砍簦”知道祖宗永脓,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緣鞋仍,才能孝敬父母常摧、尊敬長輩。
春節(jié)威创、清明落午、端午、中秋肚豺、冬至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長久存在和不斷復興溃斋,就是要告訴人們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吸申、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得到發(fā)揚光大梗劫。
尋根留本享甸,承前啟后
古人曰:“譜諜身之本也∈崆龋”意思是說譜能告訴你蛉威,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走哺?有了譜書你就能夠追根溯源蚯嫌。
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呱落地丙躏,在世幾十年總歸要悄悄地離開人世择示。“雁過留聲彼哼,人過留名”对妄,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連一個名字都沒留在世上敢朱,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孫連先祖是誰都不知道剪菱,豈不是天大的憾事。
換言之拴签,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孝常。樹高千丈,落葉歸根蚓哩,你的根在那里构灸?萬里江水源起何處?一個人連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岸梨,豈不負先人養(yǎng)你喜颁?由于諸多因素,有相當一部分人就連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經(jīng)忘記了曹阔,更何況自己是哪支哪房了半开。
古人曰:“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赃份,禽獸不如也寂拆。”意思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guān)系的標志抓韩,人獸之別就在于他們對于血緣關(guān)系的本族人纠永,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谒拴。
一個人尝江,無論他漂泊有多遠,總是忘不了他的家鄉(xiāng)英上,因為那里有曾經(jīng)養(yǎng)育他的親人茂装,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怠蹂。因此,家譜就是“根”的代名詞少态,是中國人尊宗敬祖的一種信仰城侧,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是一個人根本意義上的“身份證”彼妻。
敦親睦族嫌佑,凝聚血親
一個家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譜建譜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徑侨歉。古人認為屋摇,家譜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過修撰家譜過程中的反復登門拜訪幽邓,不斷了解情況炮温,追根溯源,尋祖問宗牵舵,加強了家族內(nèi)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柒啤,增進了家族內(nèi)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畸颅,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傳承親情教育担巩,激發(fā)起對祖輩的敬意與懷念。
因為修撰家譜和逢年過節(jié)中緬懷先祖的各種儀式没炒,使得子孫后代能更加自覺地做到尊老敬長涛癌,憐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親熱之氣送火,倡導和睦之風拳话,有利于家庭的團結(jié)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會的和睦與和諧种吸。
“親不親弃衍,故鄉(xiāng)情”,今天骨稿,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笨鸡,遍及天涯海角姜钳,這也是今后我們子孫們的必行之路坦冠,難免有時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有了族譜聯(lián)宗哥桥,本族同一血脈的同胞就能更進一步加深了解辙浑。人在他鄉(xiāng),路人不如鄉(xiāng)人拟糕,鄉(xiāng)人不如親人判呕,有了家譜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倦踢,也可能聯(lián)接到那份血肉親情,并且更溫暖侠草、更深厚辱挥。
治家齊國,教化子孫
家譜中包含的許多祖訓家規(guī)边涕,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晤碘。如敬父母、尊長者功蜓、睦族人园爷、和友鄰、恤貧孤式撼、尙節(jié)儉童社、戒賭博、戒奢侈著隆、戒懶惰扰楼、戒酒色、戒淫逸等內(nèi)容旅东。有的家譜中記載有先輩族人們孝敬老人灭抑、忠君愛國、造福鄉(xiāng)梓抵代、刻苦學習腾节、奮發(fā)拼搏的典型事跡,都是對族人和后代進行人生教育的生動教材荤牍。
治國先治家案腺,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康吵。一個國家劈榨,一個民族,一個家族晦嵌,一個家庭同辣,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會惭载,最根本的還是要培養(yǎng)教育出眾多品德高尚旱函、能力出眾的人才,好的祖訓家規(guī)就能彌補現(xiàn)代教育只重知識才能卻忽視品德的不足描滔,用心良苦棒妨、精心修撰的家譜正有著這樣的功能。
傳承歷史含长,問祖憑證
家譜都有姓氏淵源券腔、始祖源流伏穆、支派遷徙、世系繁衍纷纫、人口變遷等諸多內(nèi)容宛裕。家族的歷史乘寒,反映的就是民族的歷史饮睬、國家的歷史沈跨。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歷史商叹,也就是了解熟知中華民族的歷史燕刻、國家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剖笙。
改革開放以來卵洗,許多海外華人熱心回國尋根問祖,造福鄉(xiāng)梓弥咪,他們尋根問祖最信得過的就是查閱家譜过蹂。對于因各種原因遷居他鄉(xiāng)的普通人,家譜就是他們與祖籍聚至、族人溝通的橋梁酷勺,是他們思鄉(xiāng)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扳躬,家譜不但是家族歷史的記錄脆诉,也是天涯游子落葉歸根的精神寄托和尋根依據(jù)。
查閱中國歷史贷币,但凡國勢強盛击胜、社會安定的朝代,從皇家貴族到普通平民役纹,均以修撰家譜或族譜為一件大事∨妓ぃ現(xiàn)今國運昌盛,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促脉,人民安居樂業(yè)辰斋,正是修撰家譜的恰當時機。
在這個清明佳節(jié)瘸味,愿中國每個家庭宫仗、每個家族,都能擁有一本自己的家譜硫戈,使自己的根得以延續(xù)锰什,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得以繼承和發(fā)揚光大下硕。
轉(zhuǎn)載自:中山國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