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列入我的書單已經(jīng)有5年了吧涩咖,一直遲遲未讀苞也,是因為我很清楚基于自己的過去認知,無法真正讀懂這本書棒厘。
那天去圖書館纵穿,本來是要找《卡拉馬佐夫兄弟》,結果這套書只剩下中冊奢人,其余上下都沒有了谓媒,無奈之下,一眼看到了《洛麗塔》何乎,于是就借來讀讀句惯。
《洛麗塔》是以殺人犯亨伯特在獄中的自白書的形式展開,亨伯特是一個戀童癖宪赶,他深愛著洛麗塔宗弯,為了得到洛麗塔,他和洛麗塔的母親夏洛特結婚搂妻,婚后50天左右蒙保,夏洛特偷看了亨伯特的日子,發(fā)現(xiàn)了他的真面目欲主,但不幸當天死于一場車禍邓厕。 亨伯特帶著洛麗塔在美國境內(nèi)四處瘋狂漫游近一年多,后來在比爾茲利停留一段時間扁瓢,洛麗塔在那里就讀于一所私立女子中學详恼,亨伯特第二次帶著洛麗塔踏上了第二次“快樂”的旅途,途中洛麗塔趁機跟著與另一個戀童癖劇作家奎爾蒂逃跑了引几。三年之后昧互,洛麗塔窮困潦倒,她嫁給退伍殘疾軍人狄克,并懷有身孕敞掘,她寫信求助亨伯特借給他三四百塊錢叽掘。亨伯特找到洛麗塔,那個早年的他心中的寶貝被生活和苦難折磨得憔悴不堪玖雁,從二人的交談中亨伯特知了所有的真相更扁。后來亨伯特找到奎,開槍將他殺死為自己復仇赫冬。
《洛麗塔》中浓镜,亨伯特利用一個男人的身份和強勢地位,把弱小的洛麗塔置于他的魔爪之下劲厌,發(fā)泄他自己的情欲膛薛,反而他說“洛麗塔勾引了他”。如果站在社會道德的角度來講亨伯特是惡魔脊僚。
但本書是一本虛構小說相叁,盡管惡魔無處不在,拋開道德層面不講辽幌,站其他的角度增淹,在《洛麗塔》中,我看到了以下:
1.? 亨伯特對洛麗塔的愛是一見鐘情乌企、刻骨銘心的虑润,至死不渝的,盡管這是扭曲的愛加酵。 但是悲劇就在于拳喻,洛麗塔從來沒有愛過他。 在他們最后一次見面中猪腕,洛麗塔說:
正如我所說的冗澈,她一直在說著。現(xiàn)在她的話兒滔滔不絕陋葡⊙乔祝奎爾蒂是她為之瘋魔的唯一的男人。那狄克呢腐缤?噢捌归,狄克是個溫順的人,他們在一起十分幸福岭粤,不過她指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情形惜索。而我嘛,當然了剃浇,從來就算不上什么巾兆?
對于過去亨伯特與洛麗塔的戀情猎物,他對她的愛慕,作者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不過是一塊與她童年有關的干泥巴臼寄。
在閱讀了大量小說之后霸奕,我發(fā)現(xiàn)小說的精髓其實就兩點:
第一:甲深愛或很看重乙,于是吉拳,甲將自己對愛情、美适揉,亦或某種情誼留攒,某種他自認為最崇高及美好的認知,被美化了的幻想嫉嘀,全部統(tǒng)統(tǒng)強加給乙炼邀。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的眼里只有你剪侮,大概表達的就是此類意思拭宁。甲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對嗎?對乙公平嗎瓣俯?乙到底需要這樣的愛慕或者情意嗎杰标? 于是乎,矛盾和沖突就來了彩匕,小說的情節(jié)由此得以推動腔剂。
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驼仪?所以哲學講要理性掸犬,不要被現(xiàn)象蒙蔽雙眼,要學會看到本質绪爸。所以要學會自制湾碎,克制激情,事緩則圓奠货。
第二:好小說的作者熟知讀者心理會有預期的故事發(fā)展節(jié)奏介褥,即所謂按照常理,但是真正精彩的小說仇味,很會制造意外呻顽。另外,善于用生動的描寫具體細節(jié)丹墨,用細節(jié)來推動故事發(fā)展廊遍。
2. 記錄書中的這段話,我們的確都是這樣:
我常常注意到贩挣,我們都喜歡把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在讀者心中所獲得的那種固定的模式賦予我們的朋友喉前。一個受到喜愛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没酣,不論他在書中有了什么發(fā)展變化,他的命運在我們的頭腦中已經(jīng)定型卵迂。而且同樣裕便,我們也期望我們的朋友遵循我們?yōu)樗麄兯ㄏ碌倪@個或那個合乎邏輯的、傳統(tǒng)的模式见咒。因此 X 就再也寫不出那首不朽的樂曲偿衰,因為那與他讓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的那種二流交響樂曲相互抵觸。 Y 也決不會犯殺人罪改览。 Z 在任何情況下也決不會出賣我們下翎。我們把這一切都在腦子里安排好了,我們平時見到某個人的機會越少宝当,每次聽到說起他的時候檢驗一下他是多么依頭順腦地與我們對他所抱的看法相符视事,我們就越是感到滿意。任何一點對于我們所規(guī)定的命運的偏離都會叫我們覺得不僅反常庆揩,而且不道德俐东。我們的鄰居,那個退休的熱狗攤攤主订晌,要是哪天結果發(fā)現(xiàn)他剛剛發(fā)表了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集虏辫,那我們就會寧愿自己根本不認識他。
《洛麗塔》我讀了兩遍腾仅,第一遍完全沉浸在亨伯特自說自話的述說當中乒裆,完全忽略了藏在暗處的惡魔奎爾蒂,到了故事快結束的時候才知道奎爾蒂誘惑了洛麗塔推励,其實在書中鹤耍,奎非常隱晦地出現(xiàn)了若干次,第一次沒太讀懂验辞,也么看下面的注釋稿黄,就匆匆而過了,第二次慢慢精讀跌造,才看到了奎魅影般的一次次出場杆怕,不禁感嘆作者精巧的構思。
幾年前壳贪,我看過電影《洛麗塔》陵珍,依然記得亨伯特對洛麗塔那一見鐘情的會面(用文字寫出來就是:接著,事先违施,沒有一點預兆互纯,我心底便涌起一片藍色的海浪),以及最后殺死奎的場景磕蒲,但是電影遠不如小說精彩留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