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預防機制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產品中的錯誤預防機制不恭。
錯誤預防機制又稱為「防呆系統(tǒng)」叶雹,源自于日本豐田汽車的工業(yè)化品質管理體系。原文為「ポカヨケ」换吧,音譯為「Poka-yoke」折晦。
在產品實踐中,我們往往需要設計用戶情景式散,幫助用戶更好的使用筋遭。在這個過程中打颤,建立一個完善的錯誤預防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暴拄。
一個良好的錯誤預防機制可以極大的減少用戶出錯的幾率,將「非可控的錯誤流」盡可能的轉變?yōu)椤缚煽氐漠惓编饺!埂?/p>
實踐
錯誤預防機制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組成乖篷,即錯誤的發(fā)現(xiàn)及錯誤的預防。
接下來透且,我們就了解一些關于錯誤預防機制的具體實踐撕蔼。
自動完成
人們最熟悉的錯誤預防機制,應該就是「自動完成」了秽誊,被廣泛的應用在搜索鲸沮、電商等眾多的產品中。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 —— 人們在輸入關鍵字進行搜索時锅论,由于對自己的目標不夠熟悉等原因讼溺,常常會出現(xiàn)描述不夠完整的情況;而不完整的描述往往就導致產品展示給用戶的是錯誤的結果最易。而「自動完成」的應用怒坯,就是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和預防這種情況的發(fā)生炫狱。
百度
淘寶
用戶只需要輸入開頭的幾個字,產品就可以提供出相關的建議剔猿。也許有些時候建議不是那么的靠譜视译,但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夠用了。
相似提示
相似關鍵字的提示归敬,常與自動完成搭配使用酷含。
搜搜
易迅
當用戶因為輸入法等種種原因,在產品中輸入了錯誤的關鍵字時汪茧,與其展示給用戶一個殘酷的錯誤結果第美,不如友好的告訴用戶「你是不是輸錯了?」陆爽,并大膽的猜測一下用戶想找的正確結果什往。
自動替換
我們都知道,擅自去更改用戶輸入慌闭、提交的內容别威,一般情況下都是「非常忌諱」的一種行為。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驴剔,這種行為反而是對用戶友好的一種體現(xiàn)省古。
由于某些原因,很多產品都加入了一些「內部審查」機制丧失,當用戶輸入的內容包含某些敏感詞語時豺妓,就禁止該內容的發(fā)布。
一畝田
提交失敗會增加用戶的挫敗感布讹,辛辛苦苦填寫的內容琳拭,只是因為使用了個別詞語就沒了;而且只是提示用戶有敏感詞描验,而不告訴他們哪些是敏感詞白嘁,更會讓用戶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修改膘流。
「X姐」不合適絮缅,那就自動替換成「女士」;不能說「廉X」呼股,就換成「便宜」耕魄。雖然內容上有所缺失,但至少可以讓用戶成功的進行提交彭谁。
用戶「鼓足了勇氣」邁出了第一步吸奴,我們應該讓他的這一步更好的邁出去,而不是上來就告訴他「你邁腿的方式不對」。
而只有那些真正「惡意」的內容奄抽,才應該拒絕將它發(fā)布出去蔼两。
隱藏與禁用
剛才說了三種針對「關鍵字」的錯誤預防機制,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聊聊其他的形式逞度。
在設計用戶界面時额划,我們可以將一些界面元素加以隱藏或禁用,以減少用戶錯誤的發(fā)生档泽。
Google Play 未安裝時
未安裝時俊戳,會顯示 安裝 按鈕。
Google Play 已安裝時
已安裝時馆匿,則會顯示 打開及卸載 按鈕抑胎。
簡化流程
這種錯誤預防機制和剛才講的「隱藏與禁用」方法看上去很接近,但出發(fā)點還是有些差異的渐北。
「隱藏與禁用」的方法阿逃,更多的是從用戶界面上「阻止」用戶去進行可能會出錯的操作;而「簡化流程」的方法赃蛛,則是從更上一個層面下手恃锉,杜絕用戶出錯的可能。
啪啪
例如現(xiàn)在也挺常見的掃描二維碼下載呕臂。最早的做法是給出 iPhone 及 Android 兩個版本各自的二維碼下載地址破托,由用戶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行掃描、下載歧蒋。
而簡化后的流程土砂,不再需要用戶選擇去掃描 Android 的還是 iPhone 的,而是掃描同一個二維碼谜洽,之后由服務器去判斷用戶是用的 Android 還是 iPhone 手機萝映,自動給出相應的下載地址。
不再讓用戶參與選擇褥琐,自然也就杜絕了選擇出錯的可能锌俱。
步驟提示
有些時候晤郑,由于種種原因敌呈,我們可能無法簡化用戶操作的流程。這時造寝,我們也可以采取「步驟提示」的方法磕洪,給予用戶相應的指導,以防止用戶操作錯誤诫龙。
iTools 進入DFU模式
向用戶講解每個步驟應該進行怎樣的操作析显,并對每步操作的時間加以提示。雖然不夠完美签赃,但也已經很好了谷异。
總結
其實錯誤預防機制的方法還有很多分尸,在這里就不再一一進行列舉了〈踵冢總體來說箩绍,錯誤預防機制最重視的是發(fā)現(xiàn)錯誤和預防錯誤的過程。弄明白用戶為什么會出錯尺上、會在哪里出錯以及會出現(xiàn)怎么樣的錯誤材蛛,也就知道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加以預防了。
用戶體驗絕不僅僅只是產品功能的堆砌怎抛,往往就體現(xiàn)在那些一不留神就會被忽略卑吭,但在使用中卻會讓用戶覺得無比貼心的地方。
并不是說我們的產品只要加上「自動完成」等錯誤預防機制马绝,就立馬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了豆赏。在產品的初始階段,我們甚至會去「刻意」的忽略這些地方 —— 只需要能夠驗證我們的假設就可以了富稻;但是當我們一旦驗證了我們的假設河绽,要沿著這條路繼續(xù)走下去時,對用戶體驗的追求就是在所難免的了唉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