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里2個多月,哥本哈根終于開始了它的陰雨連綿和漫漫黑夜驮肉。我捧著最后一點家鄉(xiāng)的熱茶熏矿,靠著暖氣,想到恐怕再難見到陽光燦爛的日子离钝,心情也萎靡了下去票编。我還記得一個多月前的午后,我正穿著涼快的裙子卵渴,站在巴塞羅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慧域,看著古老的建筑在斜射的陽光下沉沉浮浮,一同起伏的還有街頭藝人低沉而醉人的嗓音浪读,席地而坐的人們靜靜地享受著音樂昔榴,專注而癡迷。那一刻碘橘,我很想對著這個浪漫的城市大喊一句:“Here is Barcelona!”
回到現(xiàn)實互订,我想著須得給自己注入點生氣,否則便大概要在哥哈此時的一片陰沉中化為一條咸魚了痘拆。于是仰禽,我打開了這部影片,午夜巴塞羅那。
Woody導(dǎo)演的影片吐葵,一邊是文青筆下的淡淡傷感规揪,一邊又是大量旁白下的冷眼旁觀。兩位女主人公Vicky和Cristina一次次尋找和顛覆對愛的自我定義温峭,一次次掙扎在理智和感性之中猛铅。影片中的很多情節(jié),例如妻子們的出軌(不管是精神還是肉體)凤藏,三個人(兩女一男)近乎完美的相互熱戀奸忽,這些在現(xiàn)實世界的價值觀中本是荒誕的行徑,卻在Woody手下被理解化揖庄。有時候月杉,我也會設(shè)身處地地思考,如果我是她們抠艾,我會作出什么樣的抉擇,我能接受她們的選擇嗎桨昙,她們的行為一定是被人唾棄的嗎检号。看到她們蛙酪,我總會不禁想起Picasso那些重構(gòu)的人臉齐苛,那些扭曲壓抑的表情。我想桂塞,對于人性的理解凹蜂,Woody和Picasso必然是有共鳴之處的。電影里阁危,談及對愛的定義玛痊,很多普世價值觀里的標(biāo)簽并不能被放置在每一個復(fù)雜的鮮活的個體身上。就像當(dāng)Cristina談及和愛人Antonio以及他前妻共沐愛河的三人和諧關(guān)系狂打,無法理解的Mark帶著蔑視的笑容定義她為Bisexual時擂煞,她那一句略帶憤怒的回應(yīng):
“I see no reason to label everything. I'm me.”
是啊,這些錯綜復(fù)雜的情感怎么能被框架式的定義呢实辑,只不過是人們?yōu)榱爽F(xiàn)實的秩序而將自我的情感搅吁,無論是一瞬而過的激情炬藤,還是沉默的念念不忘都一同束縛在那些標(biāo)簽里罷了。個體和社會蒿涎,抑或感性和理性的對抗,結(jié)果常是顯而易見的惦辛,任憑內(nèi)心情緒如何波濤洶涌劳秋,現(xiàn)實有形無形的壓迫也不得不使她們冷靜,是非觀引導(dǎo)著她們自我掙扎,然后自我反省俗批。最后俗或,一切好像回到了正軌,Vicky離開了Antonio在紐約當(dāng)一位好妻子岁忘,Cristina脫離了三人關(guān)系辛慰,繼續(xù)迷茫尋找愛的定義。這個發(fā)生在浪漫而迷人的Barcelona的故事干像,終于成了一場虛幻的夢帅腌。
對于這些是非觀、價值觀麻汰,我不做任何審判速客,因為我不是Vicky或Cristina,而我也慶幸我不是她們∥弼辏現(xiàn)在溺职,我也終于能夠說一說我自己。
來丹麥交換已經(jīng)兩個多月了位喂,思想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浪耘。若是兩個月前看這一部影片,我必然覺得不可理喻塑崖;可是現(xiàn)在看七冲,我卻對兩個女主產(chǎn)生了理解之同情,尤其是始終痛苦掙扎的Vicky规婆。如果說Cristina是“I only know what I don’t want”, so I leave, and I try to find what I want;那Vicky便是I know what I don’t want, but I have to accept, because it is the reality.
而我呢澜躺?出來生活前的我,始終處在Vicky的階段抒蚜,我盡量努力使我的大學(xué)生活變得生動而有趣掘鄙,但我依舊逃離不了那些既定的軌道,刷GPA削锰,找實習(xí)通铲,和每個人相處好,掩藏起所謂離經(jīng)叛道的想法器贩,做一個四有五愛的好青年颅夺。我知道很多東西是令我所困惑,所痛苦的蛹稍。就像我為了拿A不得不像個傻瓜一樣背一些毫無意義的Management,不得不把我本應(yīng)用來閱歷和思考的時光消磨在圖書館的閉館鈴聲中吧黄,不得不守著一些我內(nèi)心并不認(rèn)同的規(guī)矩,只因為別人也這么做唆姐∞挚可是,我知道這是現(xiàn)實給我按的軌道,我可以有限的發(fā)揮赵抢,卻不能偏離剧蹂;我痛恨精神自由的束縛,可我又知道給它戴上枷鎖的正是我自己烦却。就像Vicky可以在婚前在巴塞羅那的夜晚和Antonio一夜歡情宠叼,卻必須選擇最終回到紐約做Mark的妻子。因為其爵,巴塞羅那不過是一段旅途的插曲冒冬,紐約才是她生活的地方。
然而摩渺,出來的這兩個多月里简烤,我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聽著他們不同的價值觀摇幻,不同的人生横侦,精神上自我添加的條條框框也減少了很多,我才意識到绰姻,唯有真正認(rèn)同自我丈咐,方能解開那把沉重的枷鎖。而認(rèn)同自我的方式龙宏,首先便是去探索,在不斷的嘗試中定義“what I want”和“what I don’t want”,而不是躲在既定的框架中埋怨和痛苦伤疙。剛開學(xué)的時候银酗,面對program里歐洲朋友的party邀約,一個朋友曾說過一句:“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女孩子徒像,對于他們習(xí)以為常的東西黍特,我們還是要記住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我當(dāng)時下意識便是皺眉锯蛀,我完全尊重這位朋友的觀點灭衷,也知道這句忠告下的關(guān)懷,只是旁涤,當(dāng)時的我仿佛又看到枷鎖正向我沉沉地壓來翔曲。這一次,我想劈愚,在再次被銬住之前瞳遍,我應(yīng)該去努力地掙脫;抑或菌羽,下次被銬住的時候掠械,有所閱歷的我能更心甘情愿一點。
我不知道最終的我會以什么樣的形式走過我的人生,是始終迷茫的Cristina猾蒂,還是最終理性的Vicky均唉,還是活在虛幻中的Antonio,還是他們的混合體肚菠。但至少舔箭,此刻的我,能夠擁有相對的精神自由案糙,能夠有一點“I leave what I don’t want”的勇氣限嫌,能夠有一點“I try to find what I want”的闖勁,這樣就足夠了时捌。
因為我在解脫自我怒医,不再自怨自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