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惡魔來形容壞習慣還是挺貼切的举瑰,不知不覺就會去做一些不自知的行為,如果是好的習慣應該就叫小天使了~
作者將習慣分為四個部分:信號蔬螟,反應程序此迅,激勵,信念。
信號
是讓你做出習慣行為的觸發(fā)點耸序。比如聽到提示音之后就拿起手機去看忍些,或者一到晚上十一點就睡覺等等,無好壞之分佑吝,主要看如何對信號進行反應坐昙。
反應程序
有時在學習的時候,會把把注意力從學習轉(zhuǎn)移到不太痛苦的地方芋忿,比如玩手機炸客、發(fā)呆、閑聊等等戈钢。每當?shù)竭_某個壓力點痹仙,大腦都想自動進入這個反應程序,這時就需要我們主動去改變這個反應程序殉了,用新的程序代替它开仰,即新的習慣。
激勵機制
習慣之所以能變成習慣薪铜,就在于每次執(zhí)行某種行為的時候众弓,能得到獎勵。比如你習慣性地看手機隔箍,獎勵可能是搞笑視頻帶來的情緒愉悅谓娃,暫時逃避尷尬場面或者困難任務帶來的舒適感,因此拖延的習慣很容易養(yǎng)成蜒滩,因為它能讓你暫時逃避困難滨达,變得愉悅。
那么就可以利用執(zhí)行某種行為后俯艰,獲得獎勵來幫助好習慣形成捡遍。
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找到改變的動力,然后相信你自己竹握。
我認為信念不像書中簡短的一段字那么容易画株,需要你對自己有一定的清醒認識,動力往往跟你自身的核心需求掛鉤啦辐,而如何尋找核心需求污秆,不在這講。
如何利用習慣的力量昧甘?
前面了解習慣的組成,要改變就能知道大致的方向了——信號战得、反應程序充边、激勵機制、信念。
下面一個個來浇冰。
1.信號——識別出讓你進入拖延狀態(tài)的信號贬媒。比如在學習的時候突然收到一條短信,于是開始玩手機肘习;又或者旁邊的人發(fā)出嘈雜的聲音际乘,打斷你的思緒無法進入狀態(tài)……
發(fā)現(xiàn)這些信號后,盡可能切斷或減少干擾漂佩,避免接受到這些信號脖含。
比如,專注的時候隔離手機投蝉,上課學習不帶手機或者關機养葵;去圖書館這種安靜的環(huán)境做事等等。
此外瘩缆,還可以養(yǎng)成新信號关拒。例如一下課休息一會就開始復習,而不是拖到明天(往往到了明天也不會復習)庸娱;或者一熄燈就開始睡覺着绊,又或者一到操場就開始鍛煉……
2.反應程序——改變你對信號的反應是唯一需要動用意志力的環(huán)節(jié)。
每當接受到拖延的信號的時候熟尉,就需要注意主動去改變接下來的反應归露。
而改變的關鍵在于,制定計劃臣樱。
為新的反應程序編個代碼——制定計劃靶擦,然后實行。
按照我自身雇毫,具體計劃:
#下課后休息一會就開始復習整理當堂課內(nèi)容玄捕,而非拖到明天。
#一回宿舍就開始鍛煉棚放,而非借休息的名義玩手機忘記時間枚粘。
#一旦開始學習就關機,如果非得用手機就開啟學生模式飘蚯。
3.激勵機制——讓大腦知道做完任務可以得到獎勵并產(chǎn)生愉悅感馍迄。
用獎勵讓完成一件事情變得有吸引力,這和單純刷劇玩游戲不一樣的局骤,如果在學習的時候一上來就分神開始浪攀圈,浪完之后只有懊惱和挫敗感。
但要是學習完之后開始浪峦甩,就是心安理得赘来,理所當然现喳,頗有成就感還能盡情享受玩樂,何樂而不為犬辰?
以我自身為例嗦篱,具體:
#專注模式之后的發(fā)散模式可以散步,發(fā)呆幌缝,閑聊灸促,吸貓吸狗吸男友(如果我有……
#每吃三天少油少鹽健康食物后,放開吃一天作為獎勵涵卵,時間間隔逐漸變長浴栽,每三五七天隔一次,直到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缘厢,不吃健康的食物就渾身不爽吃度。同時吃飯的時候看視頻作為調(diào)料忘記食物乏味,二十分鐘以內(nèi)視頻贴硫。
#健身后就吸美好肉體的圖片或看新番椿每,或者跟男神聊天(假裝我有(?_?)
#洗衣服之后獎勵吸貓吸狗視頻
#敷完面膜或者洗完頭發(fā)之后,欣賞自己顏值(如果想變美英遭,就先假裝長的美哈哈哈)
4.信念
#融入新的朋友圈间护,讓積極的氛圍感染你。我目前有這個機會挖诸,但是時間安排沒調(diào)整好汁尺,導致我沒能好好完成學習討論群的文章和交流。這是個問題多律,沒想好怎么解決痴突。
#心理對照——把未來的期望和現(xiàn)狀進行比對,其間的差距會督促你腳踏實的地踐行狼荞。
這個方法挺管用辽装,但首先你得有個你期待的未來,具體是什么樣的相味。所以我才說信念這個部分不只是相信自己那么簡單拾积,還涉及到對自身的認識——你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雖然我目前自以為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終于意識到了我的核心需求丰涉,但是等我真的得到了之后拓巧,或許又有新的渴求了,這是一個需要耐心不斷探索的過程一死。
挖坑肛度,關注過程而非結(jié)果?投慈?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