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翻看新世相的文章,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常探討壓力牺勾、焦慮正罢、憂郁。好吧驻民,這的確是個挺容易脆弱的時代翻具。沒必要否認它,沒必要假裝你不需要面對這些回还。
“喪文化”在流行裆泳,有好的一面——我們愿意面對真相,不假裝勵志柠硕,把問題坦誠地一個個擺出來工禾,總比讓它爛在肉里好运提。
但也有壞處。壞處就是闻葵,人們開始對脆弱變得若無其事民泵。我們熱衷于探討生活多難,然后以“生活這么難”為理由槽畔,心安理得地脆弱和無所追求栈妆。
現(xiàn)在,鼓勵別人和自己冒著巨大風險去追求某個想要的東西厢钧,被很多人覺得可笑鳞尔。每一句對自己的鼓勵都會遭到痛擊。慢慢地早直,我們都不太敢討論“追求”這件事了铅檩。
為了獲得安全感,以“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為理由莽鸿,我們比之前更容易放棄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昧旨。以前,我說祥得,“是你想做而沒去做的那件事讓你活著”⊥梦郑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不但沒去做级及,而且也不想做了乒疏。
二
人們無法把對失敗的恐懼和對成功的渴望分割開來,往往是越想做到那件事饮焦,就越害怕一旦做不到帶來的代價和痛苦怕吴。
因為容易失敗而不去追求,一定能避免痛苦嗎县踢?
我向一些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因為害怕受傷转绷,你曾經失去過什么?下面是其中一部分答案:
- 因為害怕面對自己在南大的自主招生中落選硼啤,我放棄了拼一把的想法议经,把小論文的提綱給其他同學做了借鑒。結果他真的憑論文獲得了加分谴返。
- 暗戀一個男生五年煞肾,每次別人起哄時都為了保護自尊心憤怒地否認,畢業(yè)好多年才得知他也喜歡我嗓袱。卻以為我討厭他籍救。
- 害怕異地戀被分手所以先跟女友提了分手,六年里沒有一天不后悔渠抹。
……
當然不是所有故事都這樣蝙昙。但有很多人闪萄,為了防止失敗,寧愿連成功的可能也一起放棄耸黑。
我們到底因為恐懼而錯過了多少事桃煎?
三
很多時候篮幢,我們高估了痛苦——如果去追求了大刊,結果失敗了,你會失去什么三椿?
第一個男孩缺菌,如果參加了理想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落選了搜锰,沒有獲得加分伴郁。她仍然需要經歷正常的高考。跟她現(xiàn)在經歷過的一樣蛋叼。
第二個女孩如果向暗戀的男生表白焊傅,被拒絕了。結果是他們沒有在一起狈涮。跟現(xiàn)在一樣狐胎。
第三個男孩,如果沒有提出分手歌馍。也許最終他們確實沒在一起握巢。跟現(xiàn)在一樣,但至少他不會后悔松却。
……
你看暴浦,設想最壞的結果,事情反倒容易了晓锻。最值得害怕的歌焦,是害怕本身。
大部分人的痛苦都類似砚哆,一些痛苦關于“求而不得”:我得不到那個人同规。我學不會服裝設計。我過不上想過的生活窟社。另一些痛苦因為“猶豫不決”:我很想向她表白券勺,但是。我很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灿里,但是关炼。我很想換個城市生活,但是匣吊。
但如果“得不到”和“去做”的失敗結果無非是:繼續(xù)正常地過沒那么理想化的人生儒拂。那么寸潦,這些恐懼和猶豫就毫無價值。因為你根本無需付出太多代價社痛。
有時候见转,我們在痛苦之前,甚至沒有去思考一下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是否真有那么大不了蒜哀。
四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這本書里提到這樣一個問題斩箫。
這兒有一道簡單的測試題。問:風險是什么?如果主人公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撵儿,他將會失去什么?更具體點兒說乘客,如果主人公不能實現(xiàn)其欲望婶溯,將會發(fā)生在他身上的最壞的事情是什么?
假如答案是“如果主人公失敗绞惦,生活將會回到正常狀態(tài)”,那么這個故事便不值得講述贿衍。
問問自己“失敗了會怎么樣浪默?”這個問題本身牡直,就能化解不少痛苦。
五
當然纳决,導致人們痛苦的原因常常很復雜碰逸。人們不敢去做,并不一定因為承受不了失敗后的生活岳链,而是害怕“失敗了”帶來的痛苦感受花竞。
你越在意一個人,越熱愛一項事業(yè)掸哑,“失敗了”帶給你的痛苦越沉重约急。
但是,一次受傷所帶來的痛苦是具體的苗分。主動迎接它厌蔽,人會明確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甚至能從中獲得經驗摔癣。經歷這些痛苦奴饮,才能進入更堅韌、更好的良性循環(huán)择浊。
而因為害怕而先拒絕世界的痛苦則是另一種戴卜。你一邊后悔,一邊害怕琢岩。這樣的痛苦更長久投剥,更具破壞性。你被動地被它鉗制住担孔,只要你不去觸碰它江锨,它就永遠存在吃警。
去追求,并經歷痛苦啄育,這本身就是對痛苦的解決酌心。不管你最后有沒有成功,回頭想想這些波折挑豌,就好像捻著一串佛珠安券。按宗教故事來講,每顆珠子都代表著不少痛苦浮毯,現(xiàn)在完疫,痛苦變成榆木珠子泰鸡,捻起來就輕松多了债蓝。
但那些你因為恐懼和猶豫而遲遲不愿面對的痛苦,會像一堵巨大的石墻盛龄。你無法繞過去饰迹,只能被迫停在原地。
讀后思考:
如果當時沒放棄余舶,現(xiàn)在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啊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