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出處
為什么有些家庭對孩子的如廁訓練困難重重总放?有些卻輕而易舉呈宇?為啥外國媽媽說如廁訓練不用教?如何應對如廁訓練成功后局雄,孩子的“報復”行為甥啄?
早上起床后,媽媽把1歲半的雅樂放在便盆上炬搭,雅樂會坐在便盆上玩玩具蜈漓、咿呀唱歌,甚至玩手指頭宫盔,但就是不會拉粑粑融虽,每次無論放多久都沒有,然而……只要穿上褲子便拉了灼芭。
差不多4歲的小小杰已經(jīng)上幼兒園有额,但是老師有個頭痛事,就是小小杰總是把粑粑拉褲子上彼绷。有時候全部小朋友到室外活動巍佑,小小杰莫名哇哇大哭時,老師便知道寄悯,他又把粑粑拉褲子上了萤衰。老師也嘗試過,在估計小小杰差不多要拉粑粑時叫他蹲到廁所上热某,但每一次小小杰都會顯得很緊張腻菇,結果啥也拉不出來。小小杰也因為自己總是拉褲子的事情而尷尬昔馋,但越是緊張就越是如此筹吐。
為什么一些孩子會有如廁的問題?跟開始訓練如廁的時間有關系嗎秘遏?如廁訓練不當會帶來哪些反作用丘薛?
如廁訓練有“專屬年齡”
兒童心理學家Luxem M在《幼兒如廁行為訓練》(Behavioral toilet training in early childhood)一文中提到邦危,如果一位著急的父母在孩子1歲半時或之前便開始如廁訓練洋侨,他們將遭遇至少10周的失敗和意外,倘若等孩子到2周歲時才開始如廁訓練倦蚪,那么他們將能在3周內取得成功(注意:3周是平均數(shù))希坚。一般來說,幼兒到3歲時才學會獨立如廁均屬于正常的陵且,女孩會比男孩稍早裁僧。
難怪日本有經(jīng)驗的保育員會在孩子2歲以后訓練如廁,并且常常在午睡前后讓孩子坐尿盆;澳大利亞的大多數(shù)媽媽認為聊疲,孩子兩三歲有了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后茬底,孩子獨自如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美國的全職媽媽們也是遵循2歲后訓練如廁的原則获洲。
過早或過晚訓練孩子如廁阱表,會給父母帶來什么麻煩?
過早: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差贡珊,導致孩子“不聽教”
一般來說最爬,2歲前的孩子括約肌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未夠成熟,孩子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差飞崖,不能自我控制排便排尿烂叔,另外年齡過小孩子容易被周圍的東西或聲響吸引注意力。難怪我們常常會見到1歲多的寶寶會把便盆當洗手盆在廁所玩水固歪,完全把上廁所這回事忘記得一干二凈蒜鸡。甚至有些孩子還不理解父母的話,聽懂父母的指令存在困難牢裳,非常不利于如廁訓練逢防。所以2歲前的孩子,建議還是以穿紙尿褲自由排泄為主蒲讯。
太晚:給孩子造成羞恥感和壓力
如果孩子超過了3忘朝,4歲還未懂正確上廁所,經(jīng)常拉褲子判帮、尿濕褲子的尷尬會給孩子帶來羞恥感局嘁,如果已經(jīng)上學,還面臨著被排斥和嘲笑的壓力晦墙。我5歲的小侄子因為在幼兒園被取笑為“瀨尿蝦”而拒絕上學悦昵;鄰居上大班的小男孩因為有一段時間常把粑粑拉褲子上被老師批評而憋大便憋成了長期性便秘;一位長相清秀的小女孩因為被粗暴保育員強制上廁所拉粑粑而造成大便失禁……所以晌畅,太晚不懂正確上廁所的孩子常常會遭遇自尊方面的傷害但指。
有些外國媽媽說抗楔,孩子如廁其實不用教棋凳,到年齡自然會?
這觀點沒有毛病连躏,但如果想保證孩子的衛(wèi)生健康和良好習慣剩岳,建議還是適當指導一下。
有位朋友平時很忙入热,她的女兒2歲前都是日夜用紙尿褲拍棕,到2歲1個月時疲迂,有一天媽媽上廁所,女兒尾隨莫湘,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褲子和紙尿褲都脫掉,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蹲著郑气,不僅拉尿幅垮,還拉了很大的一泡屎,最后還要堅持自己擦屁股尾组,怎么也不肯讓媽媽擦忙芒。從此孩子上廁所便像大人那樣了,紙尿褲再也不用了讳侨。這位媽媽真是“懶”得適得其所啊呵萨。看來年齡到了自然會跨跨,但父母還是要起榜樣和示范作用才能水到渠成潮峦。
為啥父母的“適當指導”如廁訓練很重要?
長期看幼兒說文章的爸媽肯定記得勇婴,我在往期文章提過的一位叫狗娃的孩子(小時候的鄰居)忱嘹,狗娃的媽媽因為難產未來得及看狗娃一眼便去了,他家的大黃狗守在他身邊耕渴,對剛出生的小寶寶又舔又蹭拘悦。后來狗娃跟大黃狗形影不離。慢慢地橱脸,到狗娃3歲時鄰居看出異樣础米,狗娃這孩子拉屎拉尿跟大黃狗一個樣啊添诉!每次拉尿要跑到樹頭抬起右腿拉屁桑,每次拉屎隨時隨地來,拉到盡情處還要四肢著地弓著背吻商。村里一位善良的老媽子說不能這樣糟蹋了一個人類啊掏颊,每天手把手教,好歹糾正過來了艾帐。
所以如廁訓練的基本要點包括:
1乌叶、到廁所如廁,而不是別的地方柒爸,尤其要避免著急時隨地來的情況准浴;
2、懂得排便信號捎稚,肚子漲漲的或隱隱痛乐横;
3求橄、學會如何除褲子,不要被尿濕或沾到粑粑葡公;
4罐农、如廁時如何蹲、如何站催什;
5涵亏、如廁完之后如何清潔屁屁,掌握紙巾擦拭的方向蒲凶;
6气筋、離開廁所前要沖廁所、最后洗手旋圆。
有些父母可能會遇到難題:如廁訓練成功后,孩子的“報復”行為
有些孩子白天會把粑粑拉便盆中灵巧,也不會尿濕褲子衣物搀矫,基本達到了如廁訓練成功的地步。當父母檢查這些孩子晚上穿過的紙尿褲也沒有屎尿的痕跡刻肄,但一旦晚上不讓他們穿了艾君,屎尿突然降臨,沒有一點兒預警肄方,并且不止一次冰垄,一旦紙尿褲穿回去又好了。為什么會這樣权她?兒童心理學家認為虹茶,這是孩子表達挫折和敵意的方式!
孩子哪里來的敵意和挫折隅要?有可能是父母如廁訓練時過于著急或過于嚴厲或通過強迫手段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蝴罪,他們便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進行“報復”。遇到這情況步清,爸媽最好自我反省要门,尤其不能因為孩子的遺尿遺屎而批評指責孩子,反而要多關心陪伴孩子廓啊,暫時給孩子晚上穿回紙尿褲欢搜,慢慢地遺尿遺屎行為便會消失。
本文關鍵字:如廁訓練谴轮、專屬年齡炒瘟、幼兒心理、親子育兒第步、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詢師疮装,二胎媽媽缘琅、專注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