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作者三谷太一郎1960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法學部,現為日本學士院會員殴玛,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淹魄。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政治外交史。已出版著作有《日本政黨政治的形成》《近代日本的戰(zhàn)爭與政治》等涡上。
關于本書
這本書考察了日本近代化的真實歷程,嘗試解答日本近代化存在的問題拒名、政治實踐的成敗吩愧,以及日本將去往何處。
核心內容
作者把日本近代的特征歸結為兩點:一是確立了成熟的政黨政治增显,二是建立起了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雁佳。
前言
日本所謂的“近代”,上起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甸怕,下到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腮恩。作者在這本書里集中討論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日本的近代有哪些特征梢杭,這些特征又是怎樣形成的。
說起近代日本秸滴,你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沒有武契?為什么近代亞洲國家里,清朝不行,朝鮮不行咒唆,越南也不行届垫,只有日本能夠成功進行改革,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全释?
今天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日本人装处,他以一個日本人的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作者把日本近代的特征歸結為兩點:一是確立了成熟的政黨政治浸船,二是建立起了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妄迁。而且,作者還深入探究了近代日本形成這些特征的原因所在李命。
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呢登淘?他名叫三谷太一郎,曾是日本東京大學的教授封字,專業(yè)領域是日本政治史黔州。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成熟的政黨政治阔籽。
近代日本為什么會出現成熟的政黨政治呢流妻?所謂政黨政治,就是把政黨當成是政治活動的基本單位仿耽。政黨政治起源于歐洲合冀,而在東亞大多數國家,政黨政治到很晚才出現项贺。清朝直到滅亡君躺,也沒產生政黨。但日本在東亞地區(qū)卻是一個例外开缎。在1900年棕叫,也就是明治政府成立以后的第32個年頭,著名政治家伊藤博文奕删,就是和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的那位俺泣,成立了一個叫“立憲政友會”的成熟政黨。當時這個政黨的目標是參加選舉完残,和今天的日本自民黨這種政黨沒什么本質區(qū)別伏钠。
日本為什么會成為東亞國家中的特例,很早就產生成熟的政黨政治呢谨设?
你可能認為熟掂,這是日本從西方學來的。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就是一個學習西方的過程嗎扎拣?作者卻指出啊赴肚,日本能形成政黨政治素跺,原因要一直追溯到明治維新之前的江戶時代。這就奇怪了誉券,江戶時代的日本那么保守指厌,怎么會和政黨政治有關呢?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踊跟,你就得先了解一下踩验,在19世紀末的亞洲,一個國家要想建立政黨政治琴锭,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晰甚?
作者在書里一語道破天機:需要權力的分散和制衡,還需要一套大家都承認的游戲規(guī)則决帖。
我們來看權力的分散和制衡厕九。日本這個國家很有意思,雖然也在東亞地回,但跟中國很不一樣扁远。它在明治維新以前的江戶時代,權力就很分散刻像,而且互相制衡畅买。江戶時代的政治體制叫作“幕藩體制”,意思是地方上的諸侯细睡。
幕藩體制是這樣一種體制谷羞,幕府是全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幕府的領袖被稱為“將軍”溜徙,是當時日本事實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湃缎。將軍住在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蠢壹。地方上的諸侯國都效忠于幕府嗓违,需要定期去江戶朝拜將軍。但同時图贸,諸侯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蹂季,他們在自己的領地上享有行政、司法和稅收的權力疏日,還擁有自己的武裝偿洁。
你看,在這樣一種體制下沟优,幕府將軍雖然是最高統(tǒng)治者涕滋,但他的權力其實面臨著地方諸侯的制衡。另外你別忘了净神,日本還有一個精神上的最高領袖何吝,就是住在京都的天皇。天皇雖然沒有實權鹃唯,但他被看成是神的后裔爱榕,就跟羅馬的教皇差不多,擁有精神上的權力坡慌。幕府將軍雖然擁有實權黔酥,但他在名義上,仍然是天皇的臣子洪橘。天皇跪者、幕府將軍,以及地方諸侯熄求,形成了微妙的權力制衡機制渣玲。
這種機制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終于孕育出了政黨政治弟晚。說到明治維新忘衍,我們都知道那是明治天皇在位時期發(fā)生的一次改革運動。其實在明治維新發(fā)生之前卿城,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枚钓,為改革奠定了基礎,這件事叫“倒幕運動”瑟押,就是打倒幕府的運動搀捷。是誰把幕府給打倒了呢?就是地方諸侯多望。
日本的這次倒幕運動嫩舟,帶頭的是日本西南地區(qū)的兩個諸侯,一個叫“薩摩藩”便斥,薩摩藩位于日本九州島西部至壤,今天那里被稱為鹿兒島縣。還有一個叫“長州藩”枢纠,位于日本本州島的最西部像街,今天那里被稱作山口縣。薩摩藩和長州藩組成了聯盟晋渺,這被稱作“薩長聯盟”镰绎,就是薩摩和長州的聯盟。薩長聯盟在京都附近打敗了江戶幕府的軍隊木西,為推翻幕府統(tǒng)治鋪平了道路畴栖。
這里需要強調一件事,薩長聯盟為了對抗江戶幕府八千,搬出了一尊神吗讶,這就是一直在京都皇宮里深居簡出的日本天皇燎猛。你想,薩長聯盟聲稱照皆,自己是在尊奉天皇的號令重绷,討伐江戶幕府,那江戶幕府不就成了反賊了嗎膜毁?薩長聯盟當時干了一件特別絕的事昭卓,他們從皇宮里借來了天皇專用的旗幟,上面繡著天皇家族的標志瘟滨,就是一朵十六瓣的菊花候醒。薩長聯盟把這面旗幟往戰(zhàn)場上這么一打,對面江戶幕府的軍隊立刻腦子就亂了杂瘸,本來我們以為自己是官軍倒淫,現在對面打出了天皇的旗幟,那我好像我才是反賊?所以,倒幕運動本質上是地方諸侯和天皇聯合起來沦疾,一起打倒江戶幕府的斗爭。
明治政府成立以后纯赎,天皇是不是就獨攬大權了呢?也不是南蹂,你別忘了犬金,幕府是被打倒了,但地方諸侯仍然存在六剥。尤其是擁立天皇的薩摩藩和長州藩晚顷,他們作為元老功臣,那走路時眼睛都是望著天的疗疟。日本近代有許多著名人物该默,都出身于這兩個地方。比如開頭提到的伊藤博文策彤,他就是長州藩的人栓袖。再比如曾經率領日本艦隊打敗俄羅斯海軍的東鄉(xiāng)平八郎,他是薩摩藩的人店诗。
所以裹刮,明治政府雖然在東京宣告成立了,但地方諸侯這個攤子還需要去收拾庞瘸。于是捧弃,明治政府做了一件大事,叫作“廢藩置縣”,就是廢除地方上的諸侯违霞,逼迫諸侯交出土地嘴办,派官僚去接收,把諸侯的領地變成中央政府管理下的“縣”买鸽。你可能覺得這件事有點似曾相識户辞,沒錯,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秦始皇在統(tǒng)一天下以后癞谒,干的就是類似的事,叫作廢分封刃榨,立郡縣弹砚。不過,日本的廢藩置縣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和平解決枢希,基本沒有流血桌吃。后來當上首相的伊藤博文曾經在美國舊金山發(fā)表演講,得意揚揚地說苞轿,歐洲歷史上為了廢除封建諸侯茅诱,經歷了長期的戰(zhàn)爭,但我們日本一槍沒放搬卒,就把封建制度給廢了瑟俭。
明治政府為什么能和平解決諸侯的問題呢?這一來是明治政府當時接收了江戶幕府留下的土地契邀,擁有強大的實力摆寄。二來是薩摩藩和長州藩這樣實力拔尖的地方諸侯也帶頭支持廢藩置縣。他們這么做坯门,是因為當時在他們的領地內部微饥,財政已經吃緊了,甚至還欠了債古戴。明治政府又承諾欠橘,廢藩置縣完成以后,國家會幫他們還債现恼,還額外給他們發(fā)錢肃续,作為補償。薩摩藩和長州藩這么一合計叉袍,值啊痹升,于是就帶頭交出了領地,其他諸侯也就不敢反抗了畦韭。
好疼蛾,接下來要進入高潮部分了。薩摩藩和長州藩把領地給交出來了艺配,在地方上失去了基礎察郁。但他們作為元老功臣衍慎,又不愿放棄政治權力。這時皮钠,就需要趕緊引入一套新的游戲規(guī)則稳捆,讓他們能坐下來,按新的規(guī)則來玩麦轰。新規(guī)則是什么呢乔夯?叫作“議會政治”,就是大家都派出代表款侵,參加議員選舉末荐,你那邊的議員在議會占了多數,你就可以組建內閣新锈,掌握權力甲脏。日本在1890年引進了西方的議會制度,成立了所謂的“帝國議會”妹笆,新的游戲規(guī)則就這樣確立了块请。
這時,要想玩轉議員選舉拳缠,就必須組建政黨墩新,因為政黨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代表,這樣贏得選舉的可能性就更大窟坐。于是在1900年抖棘,長州藩出身的伊藤博文成立了“立憲政友會”,“立憲”就是君主立憲的那個立憲狸涌,“政友”就是政治上的朋友切省。1913年,同樣是長州藩出身的桂太郎又成立了“立憲同志會”帕胆,“同志”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那個同志朝捆。一個政友會,一個同志會懒豹,這就是二戰(zhàn)結束以前日本最重要的兩大政黨芙盘。
你看,日本在近代很早就產生了成熟的政黨脸秽,一個重要的原因儒老,就是這個國家早在明治維新之前就有權力分散和制衡的傳統(tǒng)。幕府將軍记餐、地方諸侯和天皇相互制衡驮樊,最后地方諸侯和天皇聯手推翻了幕府將軍,建立了明治政府。二來是因為在明治政府推進了“廢藩置縣”政策以后囚衔,薩摩藩和長州藩失去了在地方上的勢力挖腰。政府為了給他們提供一套新的游戲規(guī)則,引入了西方的議會制度练湿。薩摩藩和長州藩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猴仑,就開始組建政黨。于是肥哎,日本就產生了成熟的政黨政治辽俗。舊勢力在新規(guī)則下,開啟了日本政黨政治的大門篡诽。
第二部分
接下來崖飘,我們來看另一個問題,日本為什么能夠發(fā)展出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霞捡?在東亞地區(qū)的近代史上,日本這也是獨一份薄疚。在咱們中國碧信,從晚清和民國,很多產業(yè)都掌握在外國資本手上街夭,同時很多商品都要依賴進口砰碴,布是洋布,煙是洋煙板丽,各種商品前面都要帶個“洋”字呈枉。但日本偏偏擺脫了這個局面,建成了自主發(fā)展的經濟體系埃碱。那日本究竟為什么這么幸運呢猖辫?
作者指出,要想發(fā)展出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砚殿,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啃憎。下面我就帶著你挨個來看,這些條件是什么似炎。
第一個條件辛萍,叫作先進的技術。這個是最顯而易見的羡藐,國際經濟競爭首先表現為技術競爭贩毕,沒有先進的技術,就無法自立仆嗦。近代中國學習西方辉阶,也是從引進西方技術開始的,這就是所謂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本質睛藻,是國家出錢來引進技術启上。這也很容易理解,引進技術需要很多錢店印,在一個后發(fā)國家冈在,私人根本沒那么多錢,要想實現技術趕超按摘,只有依靠國家的力量包券。日本引進西方技術,最初也是國家出面炫贤。在這個過程中溅固,有一個人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他名叫大久保利通兰珍。
大久保利通有個外號侍郭,叫“東洋俾斯麥”,俾斯麥就是促成德意志統(tǒng)一的那位鐵血宰相掠河。大久保利通的一生也無愧于這個稱號亮元,就是他引導日本走上了富強之路。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呢唠摹?
明治維新初期爆捞,大久保利通曾經出訪歐美各國,見識到了歐美先進的工業(yè)化水平勾拉,受到很大震動煮甥。回國以后藕赞,他開始擔任內務省大臣成肘。內務省在當時權限很大,政治斧蜕、經濟什么都管艇劫,于是大久保利通得以施展他的抱負。他制定了一項影響日本未來的政策惩激,名叫“殖產興業(yè)”店煞,就是增殖資產,振興實業(yè)风钻,說白了顷蟀,就是要在日本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
具體怎么做呢骡技?在他的主持下鸣个,日本由國家出面羞反,開辦一批國有工廠,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囤萤,在日本發(fā)動一場工業(yè)革命昼窗。這場工業(yè)革命是從紡織業(yè)開始的,在大久保利通的支持下涛舍,日本建立了一批紡織廠澄惊。這些紡織廠使用的都是進口的西方機器,生產效率很高富雅,生產出來的紡織品除了滿足日本國內需要掸驱,還用于對外貿易,換取外匯没佑。
要發(fā)展對外貿易毕贼,自然就要發(fā)展海運業(yè)。同樣是在大久保利通的支持下蛤奢,日本政府成立了郵政蒸汽輪船公司鬼癣,從西方購買蒸汽船,不斷擴大船隊規(guī)模啤贩。
日本作為一個后發(fā)國家待秃,就這樣借助國家力量,引進先進技術瓜晤,改變了落后局面腹纳。大久保利通在國有企業(yè)發(fā)展起來以后痢掠,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把這些國有資產全部低價甚至無償轉讓給了一些與政府有密切聯系的大資本家嘲恍,理由是讓這些企業(yè)參與市場競爭足画,它們才有不斷促進技術升級的動力。比如前面提到了郵政蒸汽輪船公司佃牛,大久保利通曾經讓政府出面淹辞,買下了它的18艘輪船,并全部交給了著名的三菱公司俘侠。三菱公司獲得這18艘輪船以后象缀,迅速發(fā)展壯大,壟斷了日本沿海地區(qū)的海運爷速,把外國航海公司全部擠出了日本市場央星。
總之,大久保利通先是依靠國家的力量惫东,引進先進技術莉给,再把國有資產賣給民間資本家毙石,以此保障技術的不斷更新。
光有技術還不夠颓遏,引進技術需要花錢徐矩,要想保證技術的不斷更新,也需要用錢叁幢。所以滤灯,一個國家要想發(fā)展獨立的資本主義,還需要擁有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遥皂,為經濟建設提供原始資本力喷。
這一點有多重要,我們對比一下近代中國就知道了演训。晚清政府的財政管理很混亂弟孟,地方又在跟中央政府爭奪財政權,中央經常收不到稅样悟,也就沒錢搞建設拂募。清朝對外又有不少賠款,為了湊錢還款窟她,清政府借了不少外債陈症。外債不斷積累,清政府還不起震糖,債權國就會趁機干涉清朝的內政录肯,甚至要求把清朝海關交給他們來打理。這么一來吊说,清政府也就失去了財政自主性论咏,沒辦法發(fā)展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了。
那日本政府是怎么做的呢颁井?明治政府成立以后不久厅贪,就頒布了一部法律,叫作《地租改革法》雅宾。這部法律的主要內容养涮,是在全國統(tǒng)計農民每個人擁有多少土地,這些土地又值多少錢眉抬,應該向國家繳納多少地租贯吓。
請注意,在這部法律頒布之前蜀变,政府對于農民個人手上有多少土地悄谐,其實是沒數的,只能委托村子里的長老之類的人去代收昏苏。代收的過程中尊沸,難免會出現趁機揩油的事威沫。這部法律規(guī)定以后,政府可以直接掌控每個農民洼专,從農民身上獲得穩(wěn)定的地租收入棒掠。這些收入成為日本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在明治十年屁商,也就是公元1877年烟很,地租收入占到了當年財政收入的82%。
日本政府擁有了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蜡镶,也就不用頻繁向外國借債雾袱,明治時期,日本只向英國借過兩次外債官还,而且數額都不大芹橡。日本更不會把海關的權益讓給外國,在日本擁有了穩(wěn)定財政收入望伦,并且逐漸強大起來以后林说,還修改了早年和外國簽下的不平等條約,收回了關稅自主權屯伞。
好腿箩,有了先進技術,又有了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劣摇,這仍然不夠珠移,因為經濟建設還需要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勞動力。這里的“優(yōu)質”末融,意思是受過基礎教育钧惧,能夠識文斷字,懂得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滑潘,這樣才能成為現代工廠中的合格工人垢乙,國家才能逐步完成工業(yè)化锨咙。
日本在這方面做得怎么樣呢语卤?在明治三十五年,也就是1902年酪刀,日本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粹舵。日本政府是怎么做到的呢?早在明治五年骂倘,也就是1872年眼滤,日本政府就發(fā)布命令,在全國推廣義務教育制历涝。到了明治八年诅需,日本全國的小學數量已經達到了24000多所漾唉,男子入學率已經超過了50%。
明治政府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建起這么多學校呢堰塌?其實赵刑,早在明治維新之前的江戶幕府時代,日本人的識字率就已經達到了40%场刑,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般此,在當時基本和英國持平,在同時期的中國清朝牵现,識字率大約只有4%铐懊。請注意,江戶幕府時代瞎疼,日本還沒有開啟近代化進程科乎,仍然處于傳統(tǒng)社會。那當時的日本怎么會有這么高的識字率呢贼急?
這就要說到日本的特殊國情了喜喂。在江戶時代的日本,武士是統(tǒng)治階層竿裂,享受相對較好的教育條件玉吁。不過平民百姓也不是沒學上,因為當時還有一種很有特色的學校腻异,叫作“寺子屋”进副。寺子屋是佛寺開辦的私塾,主要面向一般老百姓悔常。佛寺一般都有自己的土地和資產影斑,不指著辦私塾賺錢。老百姓送孩子來寺子屋上學机打,學費看著給就行矫户,沒錢就給點糧食蔬菜也可以。寺子屋教的東西也很簡單残邀,就三樣:讀書皆辽、寫字和打算盤。一個人學會這三樣東西芥挣,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驱闷。江戶時期日本人的識字率達到40%,主要歸功于寺子屋空免。
明治維新前夕空另,日本全國已經建立了一萬多間寺子屋,在明治政府下令普及義務教育以后蹋砚,這些寺子屋一夜之間全部被改造成了小學扼菠。所以摄杂,近代日本有那么多小學,并不是平地上新建起來的循榆,而是原來的寺子屋轉化而來的匙姜。寺子屋的存在,是近代日本能夠順利建立起義務教育體系冯痢,進而培養(yǎng)出大批優(yōu)質勞動力的重要原因氮昧。
總之,要想建成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浦楣,需要同時具備先進的技術袖肥、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以及優(yōu)質的勞動力這三個條件振劳。日本明治政府在這三個方面做得都很好椎组,所以日本才能取得成功。反觀近代中國历恐,這三點都有所欠缺寸癌。在技術方面,清朝在洋務運動中倒是引進了一批先進技術弱贼,但洋務派建立起來的官辦企業(yè)缺乏活力蒸苇,在技術上很快就又落伍了。在財政收入方面吮旅,清政府始終沒能建成高效的稅收體系溪烤,財政收入很不穩(wěn)定,經常要靠借外債度日庇勃,自然也就失去了經濟上的獨立性檬嘀。在優(yōu)質勞動力方面,清政府一直到滅亡责嚷,也沒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完整的義務教育體系鸳兽。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中國的文盲率仍然高達90%罕拂。這時的中國雖然人多揍异,但龐大的人口并不能轉化為現代工業(yè)所需的優(yōu)質勞動力。所以聂受,近代中國和日本走上了不同的發(fā)展道路蒿秦,也就不足為奇了烤镐。
總結
好的蛋济,這本書就為你講到這里,下面總結一下今天的知識點:日本的近代有兩個重要特征炮叶,一是成熟的政黨政治碗旅,二是獨立的資本主義經濟渡处,這在整個亞洲的近代史上,日本都是獨一份祟辟。
近代日本能夠形成成熟的政黨政治医瘫,一來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國內的政治權力就一直是分散的旧困,天皇醇份、幕府將軍和地方諸侯相互制衡。在倒幕運動中吼具,薩摩藩和長州藩這兩家諸侯推翻了幕府僚纷,建立起以天皇為中心的新政府。二來是因為新政府確立了新的游戲規(guī)則拗盒。地方諸侯被廢除以后怖竭,薩摩藩和長州藩失去了在地方上的基礎。這時政府及時引入了西方的議會制度陡蝇,薩摩藩和長州藩就開始組建政黨痊臭,通過選舉來獲取權力。日本政治由此煥然一新了登夫。
近代日本能夠發(fā)展出獨立的資本主義广匙,是因為日本恰好滿足了獨立資本主義所必需的條件。明治政府以國家力量引進技術恼策,再把國有資產轉讓給民間資本家艇潭,保障了技術的升級。同時戏蔑,明治政府通過地租改革蹋凝,保障了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最后总棵,明治政府將江戶時代的“寺子屋”直接轉化為現代小學鳍寂,建立起義務教育體系,于是有了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勞動力情龄。
總而言之迄汛,日本近代化的成功,不僅由于明治政府的措施得當骤视,也由于早在明治維新之前鞍爱,江戶幕府就已經為近代化埋下了種子。一個文明即使發(fā)生變革专酗,也不可能徹底斬斷和過去的聯系睹逃,仍然會從歷史的土壤中汲取養(yǎng)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