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灸叼,一個誕生250年后仍然如雷貫耳的名字,對大眾意味著什么呢庆捺?在我們的記憶中古今,他是教室墻上身殘志堅的精神偶像,課本里為盲人兄妹演奏的溫柔音樂家滔以,是《命運交響曲》震撼人心的開篇捉腥,還是垃圾車都會播放的《致愛麗絲》。時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你画,澎湃新聞·翻書黨做了一個小調(diào)查抵碟,請大家聊聊自己眼中的貝多芬。
路德維匣捣耍·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拟逮,1770-1827
刻板印象:失聰?shù)奶觳?/p>
毫無疑問,當代人對貝多芬多少有些刻板印象适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屬“耳聾”和“偉人”這兩個關鍵詞敦迄。亦或者是,因為貝多芬的失聰凭迹,使得大家對其偉大更無質(zhì)疑罚屋,日本有位名為佐村河內(nèi)守的音樂人甚至有過“假裝耳聾”而獲得關注的丑聞。
已工作十余年的小夫回憶說:“小學有位胖胖的音樂老師嗅绸,她通過彈鋼琴來教我們不同年代的鋼琴曲有什么差別脾猛,但我完全沒有記住,不過尖滚,我記得她彈過一首貝多芬失聰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漆弄,老師說貝多芬的叔叔給他打聾了撼唾,但因為貝多芬已經(jīng)彈了很多年鋼琴,所以他能在沒有聽力的情況下渤愁,用腦子想,然后寫出了幾部偉大的作品雹拄。所以我對貝多芬的印象滓玖,就是一個聾子,原來不靠耳朵也能寫音樂模暗,后來我看過他的傳記绷蹲,只記得他很小就開始寫歌祝钢,我也聽過他很多音樂,但聽不出門道疤估,沒能感受到太多東西钞瀑〉袷玻”小夫坦言自己“沒有被貝多芬的音樂鼓勵過”,但“被他的故事鼓勵過”偿警。
比小夫年長幾歲的阿芬也感嘆:“我對貝多芬完全沒有了解,只知道他練琴練得地板都濕透了尿庐,我想大概跟王羲之洗筆把整個池塘洗成黑色是一個意思吧,也可能是個江湖傳說皮假。一個聽不見的人能夠作曲,我覺得這基本上就不是一個人吶褪测,不需要耳朵的功能也能夠聽得到音樂,大概只有貝多芬吧,我對音樂一竅不通畏吓,但從他的生活軼事上能感受到是一個已臻化境的高人肾砂。”
德國聯(lián)邦郵局發(fā)行的“著名德國人”系列中的貝多芬70芬尼郵票
在在校學生黃66眼里:“我對貝多芬的初印象是在小學課本上漏策,還有學習電子琴課時老師簡單的講述芭届,之后在歷史課本里也有一點相關介紹即硼。在我印象中褥实,貝多芬大概就是一個雖然命途坎坷但卻與命運決戰(zhàn)到底的音樂天才绝编,青年時失聰,但他用木棍咬在嘴里感受鋼琴震動堅持做音樂的勵志故事是作文里的常用素材∠读蓿”
至于貝多芬因何被稱為天才轰驳,不論能否專業(yè)地欣賞其作品,似乎也是不需思索的芒划。
黃66說:“教音樂的老師還有很多人都在說冬竟,貝多芬是個天才,所以在接觸音樂的時候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能創(chuàng)作出這么多經(jīng)典作品的音樂家一定是個天才民逼”门梗”
“85后”奇犽也提到:“我只知道貝多芬是天才,耳朵聾了拼苍,《命運交響曲》笑诅。他的音樂給我感覺也是天才、激烈映屋,聽說他6歲就開巡回演唱會了苟鸯。”而在奇犽的父輩眼里棚点,則認為:“貝多芬是世界級大音樂家早处,德國人,晚年失聰瘫析,他最著名的應該是《命運交響曲》和《歡樂頌》吧砌梆,他是讓世人仰慕的音樂界大神!無人超越贬循∠贪”
先不論以上貝多芬的軼事有幾分真假,失聰?shù)臅r間與原因又是幾何杖虾,貝多芬無疑是一位早已被推上神壇的人物烂瘫,在大眾心中,他是偉人,是神坟比,但撥開刻板印象的遮蔽芦鳍,在那些曾試圖走近貝多芬的人心中,他又是怎樣的呢葛账?
八卦流言:疾病纏身的暴脾氣
世人愛稱貝多芬為英雄柠衅,而并非所有人都對英雄偏愛有加,甚至總有人想將英雄拉下神壇籍琳,對于貝多芬被廣為傳頌的事跡菲宴,也有人不太感冒,而更多從個人角度去感受這位音樂家趋急。
畢業(yè)于廈門大學音樂系的李響說:“古典主義的三大巨頭就是海頓喝峦、莫扎特、貝多芬宣谈,其中貝多芬既是集古典之大成愈犹,又是開浪漫之先河的作曲家,他的創(chuàng)作涉及體裁豐富闻丑,作品數(shù)量多,對后世影響大勋颖,我最有印象的是《第九交響曲》嗦嗡,花費了貝多芬數(shù)十年的時間,聽到合唱的部分饭玲,可以感受到人性的高光侥祭。”
李響提到自己看過一部名為《復制貝多芬》的電影茄厘,“這部電影應該是有史實加上虛構(gòu)矮冬,過去我覺得貝多芬就是一個音樂家,但看完這部電影后次哈,我覺得以后可能會更明白他為什么會寫出這樣子的音樂胎署,以及,他不只是天才作曲家窑滞,他還是一個人琼牧。”
電影《復制貝多芬》劇照
對于貝多芬哀卫,李響的評價也更多帶著人性的觀照:“貝多芬以音樂為劍巨坊,抗擊命運,叩問人生此改,很有力量趾撵,感覺活得太用力了,天才可能都有點偏執(zhí)共啃,不知道他自己快樂嗎占调?”而在個人偏好上暂题,李響說:“我個人感覺,他是一個命運比較多舛妈候,所以可能也導致性格比較暴躁的一個人敢靡,我個人更喜歡相對溫和一點的生活態(tài)度,比如像海頓苦银、巴赫或是莫扎特那種啸胧,所以貝多芬對我來說有點,呃……太重了幔虏》哪睿”
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主修鋼琴的寧寧老師也直言不諱:“其實我個人并不是很喜歡貝多芬想括,因為他特別自大陷谱,我平時聽他的音樂,無疑表現(xiàn)了很多英雄主義瑟蜈,很堅定烟逊、很有男子氣概,但我可能也會想铺根,為什么他會寫這種東西呢宪躯?貝多芬本人其實是個身材比較矮小的人,長相也算不上好看位迂,就我所知访雪,他的愛情并不是很成功,因為外表受挫很多回掂林。貝多芬終身未婚臣缀,但是一直不懈地追求愛情的滋潤,年輕時在波恩有好幾個情人泻帮,但據(jù)當時婉拒過他的歌手瑪格達萊納說:‘他長相丑陋精置,精神也不太正常⌒趟常’所以這些情人也沒有真正對他認真過氯窍,或許有些瞧不上他《滋茫”
“他的音樂到了這種程度狼讨,在音樂方面已經(jīng)是跟神一樣的存在,但是在他們那個年代柒竞,人們的生活比較匱乏政供,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感情上的認可,我自己的感覺,他寫了很多彰顯他男子氣概的曲子布隔,也是一種情感需求的表達离陶,但從女性眼中,很多男性他刻意表現(xiàn)得自己很強大衅檀,反而會顯得有些幼稚招刨。”
貝多芬畫像哀军,克里斯蒂安·荷爾文(Christian Horneman)沉眶,1803年
另外,我對他還有點兒‘吝嗇’的印象杉适,坊間流傳的信息谎倔,貝多芬因為不是很富有,和朋友的錢算得是很斤斤計較的猿推,他寫過一首曲子叫《丟失一分錢的憤怒》片习,這是一首貝多芬生前未完成的鋼琴小品,如果找來聽蹬叭,會發(fā)現(xiàn)旋律跳躍頻繁藕咏,情緒波動很大,有一種和跑步心跳相似的步步逼近的感覺秽五,表現(xiàn)了憤怒和俏皮互相交織的情緒侈离。
貝多芬本人就是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為了一分錢筝蚕,當然本身這也只是一種夸大的說法,不但動怒铺坞,還把它表現(xiàn)到音樂上起宽,寫出這樣憤怒和俏皮交織的樂曲,也是個吝嗇鬼的真實寫照吧济榨,所以我會覺得他有點兒小心眼坯沪,但從另一個角度,從這樣的作品中擒滑,可見他是比較有童真的腐晾。”
在貝多芬的作品方面丐一,寧寧老師補充道:“貝多芬交響曲的標題藻糖,除了《田園》及這首交響曲的各樂章副標題是他自己取的,其它包括《英雄》等库车,都是出版商或者后人給冠上去的巨柒。再比如他的一些鋼琴奏鳴曲,只有《悲愴》和《告別》是他親自取名,其他也是后人揣摩曲子的意境來填上去的洋满。因為貝多芬的偶像光環(huán)晶乔,聽者和評論家就喜歡美化或者優(yōu)化他的曲子,冠上更正面牺勾、更積極化的曲名正罢。在大眾看來,貝多芬很偉大驻民,寫了那么多交響曲翻具,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音樂體裁他都創(chuàng)作過,是宏大的川无、積極的呛占,但其實他很多小曲子非常有意思,也很好聽懦趋×缆牵”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手稿
在寧寧老師眼中,貝多芬更多是一個人仅叫,而不是神帜篇。“我覺得大師也是人诫咱,他就是一個普通人笙隙,上帝是公平的,給這個人特殊的才華坎缭,那一定會拿走他的一些東西竟痰,所以人無完人,不是說我們偶像崇拜掏呼,他就要有偶像光環(huán)坏快。”
的確憎夷,關于貝多芬的八卦與議論莽鸿,自18世紀就未曾間斷,19世紀時期對貝多芬的研究更是蔚然成風拾给,延續(xù)至今祥得,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數(shù)貝多芬的私生活,有人認為他終生保持童貞蒋得,也有人認為他常年進出妓院级及,因此貝多芬與梅毒的關系,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窄锅,而關于他失聰?shù)某潭却辞В步?jīng)常遭到質(zhì)疑缰雇。
對貝多芬頗有偏愛的小白說:“現(xiàn)在的人有點莫名其妙,一說貝多芬偉大追驴,馬上就有人跳出來說‘你怕不是還以為貝多芬是完全聾的吧械哟?’然而我能產(chǎn)生共情,就是因為這些人不是被架起來的英雄殿雪,而是普通人里面的精神強者暇咆,所以有人說貝多芬不是完全聾了,得了梅毒丙曙,甚至說本來作曲家水平到了一定程度爸业,即使聽力有障礙也能作曲很正常,以此來試圖說明貝多芬不是‘英雄’亏镰,我就覺得很疑惑扯旷,因為我并沒有想把這個人當成英雄祭在祭臺上∷髯ィ”
英雄交響曲總譜封面钧忽,可見貝多芬修改的字跡 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藏
除了小白提到的言論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貝多芬因患梅毒所帶來的精神影響逼肯,使得他在創(chuàng)作方面更為敏感耸黑,因此才滋生了許多偉大的作品。
曾任外科主治醫(yī)生的醫(yī)學史教師孫軼飛表示:“梅毒跟藝術家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被大家重視的篮幢,但原理并不是非常確認大刊。這方面的書也很多,比如《天才三椿、狂人與梅毒》缺菌,八卦名人的疾病史有著悠久的歷史,對他這方面的八卦搜锰,我個人覺得應該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看待男翰。”
寧寧老師也說:“在貝多芬生活的那個時代纽乱,已經(jīng)有一些人懷疑他得過梅毒以至于耳聾,但這種現(xiàn)象在當時也非常普遍昆箕,其實在音樂史上鸦列,得梅毒的音樂家非常多,比如勃拉姆斯鹏倘,還有貝多芬的知音舒伯特薯嗤,當然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貝多芬的母親有梅毒,有點為他開脫的意思纤泵,但不管如何骆姐,在那個年代镜粤,很多藝術家的消遣的確是去妓院〔M剩”
此外肉渴,孫軼飛還提到了一個關于“病恥感”的概念:“在貝多芬那個時代,對梅毒的看法跟今天是不一樣的带射,病恥感沒有那么強烈同规,所以在當時不是什么大問題。而每種病的病恥感都在隨著時間變化窟社,有那么一個歷史時期券勺,得梅毒是時尚的象征,莫泊桑得了梅毒的時候非常開心……而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精神分裂癥和阿爾茨海默癥灿里,如今要是誰家老人得了阿爾茨海默癥可能不太會藏著掖著关炼,這個病又叫老年癡呆,病恥感是相對比較輕的匣吊,但是精神分裂就不一樣儒拂,至少在這個時代,精神分裂癥還是受到很嚴重的歧視的缀去,但是在很多表現(xiàn)上侣灶,這兩種疾病并沒有那么大差別,可這兩種病的病恥感就是天差地別的缕碎。
其實褥影,也有人認為愛因斯坦有很明顯的抑郁癥的癥狀,但因為是在愛因斯坦身上咏雌,人們就覺得這是天才的表現(xiàn)凡怎,再比如被稱為‘天才指揮家’的舟舟,我前段時間看了個調(diào)查赊抖,光環(huán)褪去之后统倒,人們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他只不過是個病人氛雪。至于說貝多芬是否感染了梅毒房匆,歷來就眾說紛紜,在《天才报亩、狂人與梅毒》這本書中有很大的篇幅浴鸿,學者們已經(jīng)研究了幾個世紀,未有定論弦追≡懒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