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明白“人與人相處的基礎是互相尊重”這個道理。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惨远,其實也是遵循這個道理的翰守。只不過當孩子和我們心情愉悅的時候孵奶,尊重會容易一些。當孩子愁眉苦臉潦俺,或者做出讓我們愁眉苦臉的事情的時候拒课,我們習慣性的利用手中的權力采取一些措施徐勃。
我們時常忽略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事示,經(jīng)常把與孩子的關系變成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于是僻肖,當我們必須對孩子的行為采取一些措施的時候肖爵,我們習慣性的使用獎勵、懲罰臀脏,甚至是威脅劝堪。
懲罰和威脅真的有效么?今天揉稚,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秒啦。
棍棒底下真的出孝子嗎?
雖然我們已經(jīng)生活在2020年搀玖,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余境。有的家長堅稱,只要初衷良好灌诅,棍棒教育就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危害芳来;有的則振振有詞,我爸爸也用皮帶抽過我猜拾,我現(xiàn)在不是好好的即舌;有的家長則是一時生氣打了孩子,過后又后悔給孩子買禮物賄賂孩子挎袜,陷入無限的“打孩子——賄賂孩子”的循環(huán)顽聂。
專業(yè)研究的結果對這種教育方式是這樣評價的:體罰會使孩子更具攻擊性肥惭,更具有反社會傾向,長大后更可能蹲監(jiān)獄紊搪,或者產(chǎn)生嚴重的情緒問題务豺。如果在體罰之外,再加上羞辱嗦明、斥責笼沥、挖苦和威脅,這些手段造成的心理傷害比肉體上的傷口更難愈合娶牌。
更有證據(jù)表明奔浅,那些家庭暴力者,絕大部分在童年曾是暴力的受害者诗良。他們將自己遭受的暴力轉嫁給妻子汹桦、女友和孩子。對于他們來說鉴裹,最糟糕的不是暴力本身舞骆,而是缺少溫暖和關懷的內心荒漠。
如果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體罰孩子的行為径荔,我們會發(fā)現(xiàn)督禽,很多時候我們只不過是在放縱自己的情緒而已。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做出讓我們不愉快的行為的時候总处,我們首先要學會冷靜狈惫。不要讓情緒成為教導孩子的動因,要讓自己冷卻下來鹦马。
讓自己冷卻最有效的方法胧谈,就是與其他父母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想把孩子好好揍一頓的荸频,不只你一個人菱肖。但是同時,其他父母也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現(xiàn)實:他們畢竟是個孩子旭从,別太著急稳强。交流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卸下沮喪和憤怒的情緒負擔,使教育孩子變得更加容易遇绞。
“冷處理”會讓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嗎键袱?
除了體罰孩子之外,很多父母會對孩子采取“冷處理”的方式摹闽,包括對孩子的無理行為忽視不理蹄咖、讓做錯事的孩子回到自己房間以及所謂的“反思角”……
“冷處理”最大的弊端,就是會使已經(jīng)感到孤獨的孩子付鹿,在內心里更加孤獨澜汤。我們甚至還妄想著心懷怨恨的孩子回到房間里蚜迅,能夠認真的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為!他們心里想的俊抵,更可能是將來如何報復谁不,或者下次如何不被抓住。
“獎懲”和“冷處理”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徽诲?這都是父母利用自己的特權單方面對孩子采取的行動刹帕。這種不對等的方式會加速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隔閡,而孩子多數(shù)“行為問題”的根源谎替,實際上是無法與他人偷溺,特別是父母,建立情感交流钱贯。
我們需要找一種沒有權力對抗的方式挫掏,讓我們和孩子共同面對問題,“沙發(fā)會議”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秩命。問題出現(xiàn)時尉共,父母和孩子都有權要求召開“沙發(fā)會議”。會議不一定在沙發(fā)上弃锐,唯一的規(guī)則是袄友,一旦有人召開“沙發(fā)會議”,另一方必須出席拿愧。
當雙方坐在沙發(fā)上后杠河,可以直接開始談論問題,也可以不談問題先建立情感溝通(這個和銷售員是不是很像呢浇辜?)。孩子可以釋放壓抑已久的眼淚唾戚。父母可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孩子臥室亂的像狗窩柳洋,作業(yè)還沒做,噪音震耳欲聾等等叹坦。也可以重申基本的家規(guī):每個人必須分擔家務熊镣,必須按時睡覺等等。
但是募书,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建立情感上的溝通绪囱,所以不要在事發(fā)現(xiàn)場處理問題,換個地方說話效果會更好莹捡。當我們坐在沙發(fā)上鬼吵,緊張的氣氛很可能就緩解了,情感的溝通取代了憤怒篮赢。雙方要保持帶有情感溝通齿椅,直到雙方都認為可以散會為止琉挖。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孩子的服從能力涣脚,而是培養(yǎng)孩子自己具有良好的判斷能力示辈。服從,無法幫助孩子自己處理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遣蚀,除非我們每天從早到晚的守護著他們矾麻。世界對于成人和孩子一樣的復雜,我們都需要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判斷能力芭梯,而不是只對規(guī)則的服從而已射富。
傳統(tǒng)的獎懲機制,利用的是動物對于獎懲的條件反射粥帚,跳過了人類的思考過程胰耗,因此在長期效果上收效甚微。當我們?yōu)榱送V购⒆雍吆哌筮蠛蜔o理要求而給予孩子獎勵的時候芒涡,孩子可能利用更多的“停止”來得到更多的獎勵柴灯。
孩子有時候閱讀不夠快,數(shù)學題不會做费尽,不能安靜的坐在座位上赠群,游戲的時候沒有其他孩子做的好,這些都是孩子暫時沒有能力改變的旱幼,不管你給他們100萬做誘餌查描,或者是一頓暴打相威脅,都不可能讓他們快速的提高柏卤。這些懲罰只能讓孩子處于更加混亂的狀態(tài)冬三。
孩子需要的是輕松的氛圍
我們不停的尋找更有效的獎懲方式的時候,似乎忘記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引導缘缚,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經(jīng)驗都是從游戲中領悟勾笆,并不斷練習的。
教導孩子的時候桥滨,風趣和輕松的語調比嚴厲的語氣更加有效窝爪。有一天,我在超市結賬的時候齐媒,看到一個父親帶著一個小男孩蒲每。小男孩偷偷的把一包糖扔進購物車。父親嚴肅的說:“不行喻括,放回去邀杏!”孩子低頭把糖放回去,父親接著擠擠眼双妨,小聲說:“差一點就成功了淮阐!”男孩沖父親笑了笑叮阅。父親接著說:“幫我拿一下零錢好嗎?”孩子的笑容更燦爛了泣特。
這個父親和孩子開親了玩笑浩姥,理解并肯定孩子的感受,還意識到孩子想得到一定的重視状您,于是給了孩子一個工作勒叠,讓孩子幫忙拿零錢。這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又有價值膏孟。如果孩子遭到的是訓斥眯分,他會感覺到:自己微不足道,不被理解柒桑,因偷拿東西而感到罪惡弊决,因沒能拿到而感到氣憤。
其實魁淳,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些特別的游戲飘诗,我們只要讓他們笑出來就好。如果孩子頂嘴界逛,就試試讓兩個娃娃吵架昆稿,其中一個總是出言不遜;如果孩子不遵守規(guī)則息拜,就制定一個可笑的規(guī)則溉潭,跟孩子玩不斷打破規(guī)則的游戲……相關的游戲在之前的分享中我們說過很多,希望大家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少欺。
“散養(yǎng)”是另一個極端
關于教育有一個比較流行的爭論叫“孩子散養(yǎng)還是圈養(yǎng)”喳瓣。好像我們必須在“嚴厲”和“放任”之間選擇其一。其實狈茉,界限夫椭、引導和秩序,都是孩子所需要的氯庆,只不過要承載于對關愛和放松的態(tài)度之中,而不是憤怒和報復的情緒里扰付。
如果我們給孩子東西堤撵,不是出于為他們提供真正的需要,而是出于害怕他們的情緒反應羽莺,或者是自己的內疚实昨,那么我們就滑向了放任的極端。“放任”和“獎懲”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父母無法忍受孩子的眼淚和脾氣盐固。被“放任”的孩子則更容易成為情緒的勒索能手荒给,對待他人要么操控丈挟,要么叛逆。
在很多家庭里志电,界限是時隱時現(xiàn)的曙咽。父母經(jīng)常說不,但是很少堅持到底挑辆。很多父母被孩子的行為引爆例朱,然后是孩子的眼淚,最后是和好鱼蝉、擁抱洒嗤、冰淇淋……這個循環(huán)慢慢變成一種習慣。孩子認為吼叫之后是父母的妥協(xié)魁亦,當他們需要父母妥協(xié)的時候渔隶,想辦法引爆父母的情緒。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利用愛和尊重的方式為他們傳達明確的洁奈、合理的界限间唉,為他們提供秩序感和安全感,幫助他們降低對自己情緒沖動的焦慮睬魂,減少對外界危險的恐懼终吼。對于界限引起孩子的不滿,我們要堅持氯哮,然后傾聽际跪。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明天我們繼續(xù)聊如何陪伴中幫助孩子喉钢。朋友們也可以關注公眾號“有鹿為伴”姆打,在那里喵喵老師每天會與大家分享“古代詩詞鑒賞”和“中外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