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佛教的信徒焕阿,對佛教中的很多說法都很陌生咪啡,這本書不一定是自己能夠讀得很懂的一本,之所以選擇讀《西藏生死書》暮屡,僅僅是因為最近對死亡這件事情撤摸,開始有了感知和好奇。
你想過死亡這件事情嗎褒纲?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最初准夷,一切都是未知的,比如:親情莺掠、友情衫嵌、愛情、金錢彻秆、財富楔绞、地位、健康等等唇兑,很多東西都是不確定的酒朵。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就是:我們終將走向死亡幔亥。至于是什么時間耻讽?什么地點?什么原因帕棉?也都是未知的针肥。
你想過自己是怎么死的嗎饼记?高曉松一直是我認為比較有趣的人,他就聊過給自己設(shè)計的死法慰枕,大概的意思是說:有一個超市具则,雞蛋免費,無數(shù)的人去搶雞蛋具帮,然后他也去搶雞蛋博肋,在搶雞蛋的過程中,就被踩在底下了蜂厅,死的最有意思的地方是說被雞蛋糊住了嘴匪凡。因為他本來想吟一句詩再死“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掘猿〔∮危”或者唱一首一生最鐘愛的歌“我終于失去了你〕硗ǎ”Whatever衬衬,但是被雞蛋糊住了嘴。
我倒是沒有設(shè)計過自己的死法這么有心思改橘,但是幾年前的一天晚上滋尉,做了一個夢:大概是凌晨2、3點的樣子飞主,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狮惜,把睡夢中的我驚醒了,迷迷糊糊拉開窗簾既棺,發(fā)現(xiàn)窗戶玻璃從中間向四周有被沖破的樣子讽挟,仿佛是對面煤氣爆炸,氣流沖擊過來造成的丸冕。忽忽悠悠間耽梅,走向了廚房,看到自己家里的煤氣閥門沒有關(guān)上胖烛,我馬上伸手關(guān)上眼姐,還在想自己真是機智,居然知道關(guān)上閥門佩番。最后众旗,回到床上繼續(xù)睡覺,還想著早上起來趟畏,問問對面怎么樣了贡歧,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其實,我已經(jīng)死了利朵,原因就是沒有關(guān)煤氣閥門律想。挺莫名奇妙,但是那以后绍弟,每次使用煤氣都特別小心技即,睡覺前也會謹慎的去看看閥門。
查理·芒格很喜歡講一個鄉(xiāng)下人的故事樟遣,那個鄉(xiāng)下人說:“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就好啦而叼,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可惜葵陵,除非能穿越到未來或者擁有先知的能力,否則屿衅,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答案埃难。
以上,都是我想到死亡這件事的時候涤久,想聊的一些東西,跟這本書本身的關(guān)聯(lián)好像不大忍弛。
那么透過《西藏生死書》的第一章:在死亡的鏡子中响迂,都看到了什么呢?
一個少年:通過一位虔誠的出家人的死亡细疚,懂得了修行的目的蔗彤;通過一位修行的喇嘛的死亡,讓他了解到精通修行的人的非凡特質(zhì)疯兼。所以然遏,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面對死亡吧彪,探索死亡的含義待侵。
對死亡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面對死亡姨裸,有很多不同的態(tài)度:一種是把死亡當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秧倾,恐懼死亡,甚至忌諱談到這個話題傀缩;一種是把死亡當做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事那先。還有些人以天真、輕率的歡愉心情看待死亡赡艰;甚至有人把死亡當做一種榮耀售淡,他們相信死亡是美麗的,也是對生活抑郁的解脫。
佛陀的智慧認為我們可以利用生命來為死亡未雨綢繆揖闸,可以心平氣和地把每一秒鐘當成改變和準備死亡與永恒的契機揍堕。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體,認為死亡是生命另一章的開始楔壤,死亡是反映生命整體意義的一面鏡子鹤啡。這種觀點,是藏傳佛教最古老宗派的教義蹲嚣。
我讀不懂佛經(jīng)递瑰,對開示、修行隙畜、中陰抖部、轉(zhuǎn)世、輪回议惰、涅槃這樣的概念似懂非懂慎颗。這些,可能隨著繼續(xù)讀下去言询,會有新知新解俯萎,很期待。
但是运杭,今天這一章夫啊,讓我在死亡這面鏡子前,看到的是怎樣生死無悔的度過這一生該有的態(tài)度:死亡是必然的辆憔,生命是無常的撇眯,在這么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能夠擁有的時刻虱咧,就該好好珍惜熊榛。可能,這不僅僅是我們對生命該有的態(tài)度腕巡,更可以是對親情玄坦、友情、愛情該有的態(tài)度逸雹,是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該擁有的態(tài)度营搅。
感恩,珍惜梆砸!
連載功能已經(jīng)開通转质,歡迎關(guān)注:陸拾讀書。
西藏生死書:我的讀書隨筆鏈接匯總:從這篇開始記錄這本書所思所想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