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注冊簡書沸停,僅半年時間已飛行近四萬公里膜毁。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愤钾。
以前出門瘟滨,無論長途短途,一定帶幾本書∧馨洌現(xiàn)在呢杂瘸,除了書,還有簡書伙菊。
記得當(dāng)年買《帶一本書去巴黎》這本書的時候败玉,是因為百度百科的一段文字介紹:“作者林達就是寫過幾本《近距離看美國》的神秘的作者林達,也就是寫作《在邊緣看世界》的那個林達镜硕。
現(xiàn)在运翼,帶著一本文學(xué)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蘭西的城堡兴枯、廣場血淌、宮殿、教堂念恍、博物館六剥,咀嚼著文化的成果晚顷,品味著藝術(shù)的盛筵,傾聽著歷史的回聲疗疟,感悟著前人在血與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该默。
作者于濃厚的法國歷史文化氛圍中,用大量的歷史細節(jié)和場景策彤,豐富了對藝術(shù)栓袖、文化,對歷史店诗、社會裹刮,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事實上庞瘸,這本書也可以起到為旅游者充當(dāng)指南的作用捧弃,比如我們知道了塞納河上有西岱島,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擦囊,戴安娜喜歡的“里茲飯店”违霞,那個“像里茲飯店一樣大的鉆石”的“里茲飯店”只容許住店客人進去,旁的人不能進去逛逛瞬场。
遺憾的是买鸽,從我的閱讀體驗上來說,作者對歷史故事的敘述遠不如她講美國的那兩本流暢贯被,并且現(xiàn)實的游歷和歷史的遐想這兩者互相成為敘述的障礙眼五。
書的“目錄”也被一個記錄主題、人物彤灶、地點和事件的“導(dǎo)引”所代替看幼,作者沒講大鐵塔,沒講盧浮宮枢希,他講的是午夜出版社桌吃、新小說家朱沃、《新橋戀人》和《我走了》苞轿。
還講了巴黎的書店、在法國看電影和一幫在法國的中國藝術(shù)家逗物。作者在序言里說――寫這本書的人喜歡用“我”搬卒,這表明他是相當(dāng)主觀的。一本旅游讀物不能這樣寫翎卓,不能用“我”契邀,而應(yīng)當(dāng)用“我們”,只有“我們”才能帶出那些人人感興趣的事情失暴。
其實作者知道坯门,誰也沒把他這書當(dāng)旅游讀物來看微饥,一個藝術(shù)家的裝腔作勢就體現(xiàn)在他在“我”和“我們”的較勁上了。
在觀看巴黎一廣場上的雜耍之后古戴,作者還算誠懇地說:“我碼砌字句的方式有點像那個雜耍的家伙欠橘,我也沒有帶給人們真正的東西,而是東敲敲现恼、西打打肃续,似乎為了等待某種感覺的到來故意拖延時間。是什么感覺呢叉袍?我問自己始锚。”
這段奚落幽默的文字喳逛,立刻引發(fā)了“讀者共鳴”瞧捌。于是,幾天后書一到手我就趕緊通讀一遍润文,以解好奇之急察郁。
簡書之于我的環(huán)游世界,就像《九三年》之于林達的巴黎之行转唉,“東敲敲皮钠,西打打,似乎為了等待某種感覺的到來故意拖延時間”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