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沒真正快樂過了推励。
你的快樂又來自于何處?
是下班時哮缺,有片葉子從你眼前飄落
是等車時,走到公交站就趕上剛到的公車
是午休時甲喝,恰好吃到了喜歡的麻辣拌
是放假時尝苇,關掉手機靜靜和空氣作伴
是購物時,正好搶到了限量款
是跑步時埠胖,正好超越了昨天的極限
還是家里的貓貓糠溜,被你突然的舉動嚇得起飛
無論是上述哪個場景,我想象出來都會覺得很快樂直撤。
可能讀到這段文字的你非竿,不覺得有什么快樂。
因為快樂谋竖,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汽馋。
尤瓦爾 · 赫拉利也在《人類簡史》中寫明:
快樂,只是人體的主觀感受圈盔。
因為主觀本身就無法有一個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豹芯,只能從被觀察者的身上推演出大部分的行為。比如驱敲,金錢作為人類社會的核心之一铁蹈,是影響人快樂水平的一大要素。
通常我們會認為众眨,一個人越有錢握牧,就會越快樂容诬。但事實并非如此,有一場關于幸福指數的調查沿腰,其結果明確顯示览徒,年薪在自己剛好夠填補支出的水平上的群體,更容易獲得主觀幸福的感受颂龙。此外习蓬,如果一個人本身并沒有那么富有,某一天他恰好中了價值兩百萬的彩票措嵌,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快樂躲叼,大概會持續(xù)兩到三周,然后逐漸消退企巢,快樂的心情也跟中彩票前沒什么兩樣枫慷。如果一個人年薪百萬,他也中了一張價值兩百萬的彩票浪规,也許中彩票本身不會給他帶來任何的快樂或听,甚至他只會嘴角輕輕上揚,當作什么都沒發(fā)生笋婿。
試著想象一下如下的場景:你坐在裝修精致的北歐風格的家中誉裆,甚至家里有吧臺可以源源不斷地給你供給酒水、飲料萌抵,你看著落地窗外的夕陽,品著一杯上好的紅酒元镀,房間里還充斥著音響里流淌出來的莫扎特绍填。想到這里,你甚至可以歡快地哼出腦海里那段旋律栖疑。這是因為你主觀感受到了這幅場景給你帶來的快樂讨永。
以上兩個例子,是對書中例子的簡化遇革,稍微有些走樣卿闹,但沒與主旨相去太遠。我覺得所有這些主觀的臆想萝快,都可以歸結到人的欲望身上锻霎。從主觀的、意識的層面來看揪漩,人因為有了欲望旋恼,才會有滿足欲望帶來的快樂。無論是金錢奄容、食物冰更,還是消費主義产徊,都是來自于智人取之不盡的欲望。這不禁讓我想起《搏擊俱樂部》那句經典的臺詞:“工作不能代表你蜀细,銀行存款不能代表你舟铜,你開的車不能代表你,皮夾不能代表你奠衔,衣服也不能代表你谆刨。”這一切都是欲望在做怪而已涣觉。
尤瓦爾 · 赫拉利也在書中闡明了關于欲望的觀點:無欲則無苦痴荐。欲望堆砌在一起,會影響智人本身對于需求的判斷官册。比如生兆,前些陣子我看上了一部手機,無論從外觀還是從性能上膝宁,都是我心中當之無愧的王者鸦难。我現在在用的手機還沒出過任何問題,我糾結再三還是剁了次手员淫。結果合蔽,隨著時間線的拉長,我越來越覺得這是一次很不理智的購物介返,我想要的并不是手機這件商品本身拴事,而是想要滿足我應該擁有它的欲望。如果這部分欲望持續(xù)空缺圣蝎,我就會心情低落刃宵,但是滿足了這份空缺的欲望,也沒有給我?guī)砜鞓放枪O喾瓷ぃ绻覜]有浪費這部分金錢,沒有糾結于身外之物关面,可能現在正騎著新的自行車馳騁馬路坦袍。是小小的欲望被我無限擴大,最終造成了我不快樂的結果等太,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捂齐,學會延遲滿足他,比如設定某個獎勵機制缩抡,在那個適當的時候得到這件大宗商品辛燥,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更快樂的感受。
拋開主觀感受,快樂當然也有其生物學上的依據挎塌。因為智人也屬于生物徘六,就離不開生化機制。而多巴胺就是帶來快樂這種生化機制的母體榴都。多巴胺的分泌待锈,讓快樂也像細菌一樣逐漸蔓延,他們一批又一批地跑到身體的各個角落嘴高,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舒適竿音。但是這種多巴胺的分泌也是因人而異的,而不是統(tǒng)一定量拴驮。
如果對快樂進行分級春瞬,將其分成0-10十個等級,某些天生樂觀愉悅的人套啤,快樂的水平會維持在6-10級宽气,當然會有相當快樂,也會有悶悶不樂的情況潜沦,在這些要擺中間萄涯,快樂的等級會穩(wěn)定在8級。而某些天性憂郁的人唆鸡,快樂水平會在3-7級之間徘徊涝影,同樣的一件事情對樂觀的人和憂郁的人造成打擊后,帶來的快樂等級可能會有三個等級之分争占。天性憂郁的人燃逻,他們的快樂水平也會在快樂和不悅之間搖擺不定,最終穩(wěn)定在等級5臂痕。也還可以伯襟,至少不是穩(wěn)定在平均數一下,那這個人一生都會離快樂遠遠的刻蟹。
從人類的整個演化過程來看逗旁,智人的快樂水平是沒什么大變化的嘿辟。采集時代舆瘪,摘得果子抱得美人歸的尼安德特人,跟農業(yè)革命后红伦,剛剛鋤完地英古,稍事休息的農民伯伯會有一樣的快樂水平。而我前文所描述的畫面——在那個豪華別墅里昙读,喝著紅酒召调,賞著夕陽的個體——跟一萬年前,被小麥馴化的智人鋤地后的小憩,也會有一樣的快樂水平唠叛。你會覺得只嚣,這真是荒誕,而且不可理喻艺沼,但事實就是如此册舞。
想要掌握快樂的秘訣,就是給自己的生活做做減法障般,“無欲則無苦”调鲸。嘗試用每一天小小的滿足感,填補自己膨脹的欲望挽荡,以此每天給自己一點快樂的感受藐石,一點點累積。從農業(yè)革命開始定拟,一直到方興未艾的科技革命于微,智人不斷給自己的生活加碼,給整個智人社會帶來許多本來并不需要的東西办素,讓我們的快樂也逐漸建立在“想象”之上了角雷。該做的,就是突破“想象”的限制性穿,用想象之眼勺三,去對抗腦海中的欲望。
我很敬佩錢鐘書先生在《圍城》里一段膾炙人口的話:
“天下只有兩種人需曾。比如一串葡萄到手吗坚,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呆万。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商源,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谋减,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牡彻。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出爹,第一種人只有回憶庄吼。”
希望我們以后吃的每顆“葡萄”都是比現在更好的严就,明天我們就能比今天收獲更大的快樂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