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wǎng)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日本一位30歲的媽媽患有嚴重的產(chǎn)后抑郁癥种柑。
她每天要獨自帶三個孩子匹耕,每天至少要喂24次奶,換30次尿布驶赏,平均每天只能睡一個多小時既鞠。
這樣繁重的勞動量和高強度的精神壓力讓她身心俱疲嘱蛋,而她的丈夫和她的家人也沒有對她施予任何援手。
最終龄恋,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由于一直止不住孩子的哭聲它碎,她一怒之下显押,摔死了自己三胞胎的次子。
直到緩過勁兒來挖息,她才知道自己釀成了慘劇兽肤。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轿衔,由于情緒失控導致的悲劇并不少見睦疫。
毫無疑問,負面情緒總是不時地在影響著我們的關系和生活宛官。
我們想要跟自己的親人瓦糕、孩子好好相處,卻總是忍不住大吼大叫亥揖、大發(fā)脾氣圣勒;我們想要靜靜地工作和學習,但卻總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見異思遷挚歧。
負面情緒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吁峻,同時它跟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息息相關在张。
美國醫(yī)學博士帮匾、心理學家約翰·辛德萊爾在《情緒革命》這本書中就指出:“情緒生病比身體生病更可怕凡傅。生活中76%的常見病,都是由不良情緒所引起的哼转〔刍”
《情緒革命》是約翰·辛德萊爾的演講集匯編。他根據(jù)多年的從醫(yī)經(jīng)歷佣蓉,結(jié)合實際案例亲雪,講述了不良情緒帶給人們的危害义辕,并從醫(yī)學的角度出發(fā),給出了具體的情緒急救方法以及提高情緒自控力的技巧璧函。
一基显、醫(yī)學證明,76%的疾病都是情緒病库继。
約翰·亨特是英國最偉大的生理學家之一窜醉,但是他有一個毛病酱虎,就是脾氣急躁,所以他的冠狀動脈不太好读串。
他曾說過,一個真正激怒他排监、讓他發(fā)瘋的人會殺了他舆床。
最終,他的預言成為現(xiàn)實谷暮。
在一次醫(yī)學會議上盛垦,有人激怒了亨特,導致他心肌梗死颊埃,當場死亡蝶俱。
在所有的不良情緒中,最危險的情緒莫過于憤怒肥败。
一個人在憤怒的過程中,他不僅會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tài)皿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同時在生理上证膨,憤怒也會使人的心率明顯加快,血壓陡然升高不见。
很多人正是因為情緒太過激動崔步,引發(fā)了腦中風井濒、腦溢血列林、心臟病等慘劇酪惭。
像龍卷風一樣的劇烈情緒會給人帶來災難,而那些看似不重要卻一直循環(huán)往復的情緒砌创,比如說焦慮鲫懒、抑郁刀疙、失望、恐懼竟纳、沮喪等情緒同樣會導致我們生病疚鲤、甚至死亡。
比如說桶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就是一個一直被痛苦的情緒所折磨的人诲宇。
她戲稱自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多年來一直遭受失眠和抑郁癥的困擾鹅心。
她兩度考上大學旭愧,但卻都因為健康原因輟學宙暇。
最終,她始終沒有擺脫情緒的困擾桃熄,走上了絕路型奥。
有時候,情緒病比身體病更痛苦缎讼、更持久血崭、更隱蔽、更難以治愈咽瓷。
情緒主要是通過自主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對人體產(chǎn)生生理上的影響舰讹。
失眠月匣、健忘、偏頭痛锄开、肌肉痛萍悴、胃痛、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等癥狀计维,都跟情緒有很大的關系撕予。
一個人情緒好不好,從他的生活習慣中就能夠看出來,比如說澜术,吃飯猬腰。
作者指出,胃是最能表現(xiàn)情緒的器官盒延。
如果一個人總是暴飲暴食添寺、酗酒、有煙癮博脑,那么他很可能在生活中受到某種情緒的困擾票罐。
心理學博士朵琳·芙秋在她撰寫的《食物與情緒》這本書中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
她指出疗杉,腸胃是我們情緒的核心蚕礼。我們習慣用食物來填補內(nèi)心的空虛闻牡,緩和不良的情緒。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短暫的安慰玖翅、平靜和滿足割以。
很多皮膚問題也都是由情緒引起的严沥。
最典型的就是,年紀輕輕跟伏,臉上卻長斑翩瓜,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肝氣郁結(jié)。
這樣的人很容易生氣勘高,情緒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或者總是把一些心事悶在心里蕊蝗,內(nèi)心壓抑蓬戚,情緒長期無法得到釋放建蹄,這都會對五臟六腑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久而久之痛单,就顯現(xiàn)在了臉上旭绒。
人的情緒能夠引發(fā)各種疾病焦人,這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
醫(yī)學上早就做過統(tǒng)計忽匈,74%的病其實都是由情緒引起的丹允。
本來身體非常健康袋倔,但由于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于是任由它發(fā)酵批狐、蔓延前塔,長此以往华弓,健康的身體就會演變出病化的身體。
二慌洪、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冈爹,是不良情緒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欧引。
為什么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呢?
作者認為憋肖,在情緒的背后岸更,顯現(xiàn)的是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膊升。
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大同小異廓译,作者在書中也提出了六大基本需求分別是愛的需求,對安全感的需求瓜挽,對表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的需求征绸,對被認可的需求歹垫,對新體驗的需求以及滿足自尊心的需求。
比如吭敢,《妻子的浪漫旅行》里的包文婧暮芭,看上去大大咧咧辕宏、俏皮可愛,但卻常常崩潰大哭凄鼻。
她內(nèi)心敏感,自我價值感不高闰非,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工作财松,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纱控。
這樣的“自我評價”導致她在生活中一旦遇到搞不定的困難時甜害,就容易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小情緒,而情緒的背后是她的安全感以及渴望被認可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访锻。
在這種情況下期犬,她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挑戰(zhàn)自己避诽、積極地進修和提升自己沙庐,只有付出行動才能改善自己的焦慮,增強自己的安全感棉安。
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铸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當情緒來臨的時候鹊汛,找到情緒產(chǎn)生的根源,知道在情緒的背后滥嘴,是自己的哪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若皱,從而能夠?qū)ΠY下藥,付出行動意系,從而緩解情緒壓力饺汹。
三兜辞、如何提高情緒自控力夸溶?
現(xiàn)在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好缝裁,人們似乎都在娛樂至死,但人們的幸福感并沒有相應提高韩脑。
反而粹污,像焦慮癥壮吩、抑郁癥、空虛寂寞冷這樣的心理疾病呈現(xiàn)上升趨勢觉啊。
世衛(wèi)組織甚至宣稱杠人,到2020年宋下,抑郁癥將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疾病杨凑。
可見滤奈,提高情緒的自控力勢在必行。
作者在書里也給出了一些方法撩满。
1蜒程、跳出“內(nèi)在小孩”绅你,把自己當做一個真正成熟的成年人
我們無法掌控情緒的產(chǎn)生,因為它是自發(fā)的昭躺,但是我們能夠改變應對情緒的方式忌锯。
每一種應對情緒的方式,比如大吼大叫领炫、指責偶垮、謾罵帝洪、抱怨似舵、肢體暴力、壓抑葱峡、順從等等砚哗,其實都是我們的一種習慣性的防御方式。
這種防御方式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砰奕,也就是說蛛芥,很多時候,我們應對情緒的方式都是在沿襲童年的反應方式军援。
童年時期的我們根本就不成熟仅淑,所以導致我們的防御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想要管理好情緒胸哥,我們需要跳出“內(nèi)在小孩”的模式漓糙,以一個真正成熟的、獨立的成人視角烘嘱,去思考問題昆禽。
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人成熟了蝇庭,心態(tài)自然會非常平和醉鳖。
成年人和小孩的區(qū)別其實就在于,成年人應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更加廣闊哮内、更加包容的認識盗棵。
當他能夠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平等的個體北发,每個人都有自己復雜的成長經(jīng)歷纹因,每個人都有他內(nèi)在的豐富需求時,他就不會再自我中心琳拨,他會懂得換位思考瞭恰,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所以狱庇,我們可以給自己找到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惊畏,看他遇到問題時如何應對恶耽,遇到情緒時如何排解,會對自己走向真正的成熟颜启,以及管理好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偷俭。
2、了解并改善引發(fā)情緒壓力的氛圍缰盏。
想要真正地管理好情緒涌萤,我們還需要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情緒氛圍中口猜。
一個人最重要的環(huán)境無非就是工作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负溪。
如果你在上班的時候感到很壓抑,回到家備受指責暮的、唇槍舌戰(zhàn)或者經(jīng)歷冷暴力,那么你很難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淌实。
長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存冻辩,人的心理健康很難保證不會出現(xiàn)問題。
所以想一想拆祈,你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情緒氛圍中恨闪?它是否會經(jīng)常引起你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上班的心情跟上墳的心情一樣放坏,你回到家的心情跟見仇人的心情一樣咙咽,那么這意味著你的工作或者家庭一定出現(xiàn)了某些問題。
要么去改善這些問題淤年,要么你可能需要換一個能夠讓你產(chǎn)生良好情緒的環(huán)境钧敞。
3、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麸粮,感受生活的美好溉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到一個臨終關懷的養(yǎng)老院弄诲,隨機將老人分成兩組愚战。
其中一組老人被安排了養(yǎng)護盆栽的任務,而另外一組老人則沒有這樣的要求齐遵。
結(jié)果一年后寂玲,他們發(fā)現(xiàn),有養(yǎng)植物的老人的死亡率從30%下降到了15%梗摇,降低了整整一半拓哟。
可見,即便是一些看似瑣碎的毫無意義的事情伶授,也仍然對我們的生命彰檬、對我們的情緒有著重要的影響伸刃。
在生活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逢倍,就算是做一個全職主婦捧颅,也一定要給自己留出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较雕、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碉哑。
它既能夠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又能夠成為情緒來臨時亮蒋、轉(zhuǎn)移注意力的一個窗口扣典。
那位日本媽媽摔死了自己的孩子,原因之一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都是“帶孩子”慎玖。
倘若她能夠想想辦法贮尖,騰出一點點屬于自己的時間,或許對于緩解她的情緒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趁怔。
很多時候湿硝,情緒來臨,人們會一直深陷在情緒里面润努,去不停地分析关斜、推理、思考铺浇,會過度地關注自我的不良感受痢畜。
關注自我是必要的,但羅素在《幸福之路》里也說過:“對人和物保持友善的興趣和關切鳍侣,能夠給我們帶來溫暖和幸福的感受丁稀。”
當我們感到溫暖和幸福的時候,顯然我們會更正面積極地應對情緒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