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書了解到一個實驗棠赛,解釋了我們?yōu)槭裁匆P注正向漩氨,關注成功經(jīng)驗。
漢斯·艾森克教授偶垮,現(xiàn)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张咳,聯(lián)手英國著名的占星學家杰夫·梅奧做了一個人格調(diào)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针史!
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特征描述完全一致晶伦!
在占星學界一片歡呼聲中碟狞,艾森克卻突然意識到啄枕,樣本選的有問題:他們選擇了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來做實驗,所以在他們的世界中族沃,星座和性格就是相關的频祝。
意識到這個錯誤之后,艾森克開始下一個實驗脆淹,實驗對象是1000名孩子常空。這一次調(diào)查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性格與星座毫無關系!
但占星學界卻說: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盖溺,還沒有發(fā)展出星座賦予的性格漓糙。
針對這個還擊,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實驗:這一次的調(diào)查對象是對占星學了解程度不一的成人烘嘱。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昆禽,如果調(diào)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就跟占星學傳說的非常吻合蝇庭。
相反醉鳖,如果調(diào)查對象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就不那么一致了哮内。
故事進行到這里盗棵,結論已經(jīng)相當明確: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慢慢發(fā)展成那樣的性格。
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們看到那樣的世界纹因,也讓他們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喷屋,然后按照那樣的性格來生活,最后真正成為星座描述的人瞭恰。
簡單來說逼蒙,人們真的會變成自己覺得“應該成為”的人。
美國神經(jīng)生理學家沃爾特·弗里曼發(fā)現(xiàn)寄疏,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jīng)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是牢。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信息,然后又拋棄它們中的大部分陕截,只使用其中一小部分來建立一個內(nèi)心世界來代表外界的世界驳棱。
我們好像戴著一副看不見的鏡片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的東西和信息农曲,我們通過自己的內(nèi)心來填充這個世界社搅。
我們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構建的世界,也永遠只看到真實世界中乳规,我們最想看到的那一部分形葬。
我們用一個固定程序來處理進入大腦的信息,然后根據(jù)經(jīng)驗和記憶構建出一個我們假設的世界模型暮的,再對這個假設世界做出反應笙以。
即使生活在一模一樣的外界世界中,我們也會感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冻辩。
我們戴著不同的鏡片過濾世界的大部分信息猖腕,我們還用不同的經(jīng)驗和記憶解釋這些信息,搭建起我們內(nèi)心的世界恨闪,并且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真實狀況倘感。
我們往往把這個稱為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或者“思維定勢”。
這個看不見的“鏡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維程序”所搭建的內(nèi)在世界模型咙咽,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老玛。
事實上,那些安裝了“幸運兒模式”的人钧敞,他們構建了一個充滿機會的幸運世界蜡豹,更加容易發(fā)現(xiàn)外界潛在的機會;而安裝“倒霉蛋模式”的人則傾向于對機會視而不見犁享,因為他們的心智模式中沒有“機會”這個東西余素。
這樣一來,幸運兒反復印證自己的“幸運兒模式”炊昆,從而更加相信自己的“幸運世界”桨吊,而倒霉蛋則對自己的“倒霉世界”堅信不疑威根。
我們的心智模式?jīng)Q定了我們能看到什么世界,更加好玩的是视乐,這個自建的“真實世界”洛搀,又反過來印證這個模式給我們看:仁者見仁而得仁,智者見智而得智佑淀。
我們?yōu)樽约簶嫿艘粋€世界留美,然后又反復強化,最終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構建的那樣伸刃。
從這個角度來說谎砾,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給自己搭建了一個幻想世界捧颅,然后在現(xiàn)實中讓這個幻想慢慢實現(xiàn)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