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由的討論是哲學的老話題埃撵,人有自由嗎赵颅?如果有這是怎樣的自由?
人之為人就是因為有自由暂刘。這是老生常談饺谬,是在說自由是人的本質(zhì)嗎?或者說自由是人區(qū)別于其它生物的標準嗎谣拣?這個自由的內(nèi)涵究竟是什么呢募寨?
亞里士多德把生物的靈魂分為三類,植物靈魂森缠,動物靈魂拔鹰,理性靈魂。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人具有理性靈魂贵涵。如果等量代換一下列肢,就是說理性=自由。
說到理性宾茂,那什么又是理性呢瓷马?
哲學界流行決定論。人之行為從出生時就確定了跨晴,保羅?昂利在《自然的體系》中說:“人的行動絕不是自由的欧聘;這些行動總是受他的氣質(zhì)、既定觀念等的必然結果端盆』持瑁”也就是說任何的行為之前總是有一個原因费封,這些原因(人類所理解的或者不理解的)決定了人的行為,毫無理性而言晒喷,這就談不上人的自由孝偎。
亞里士多德早就說過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要是不生活在社會中凉敲,他就不是真正的人衣盾。按照馬斯洛的說法,人有一種歸屬的需要爷抓,只有被社會接納势决,才會感到自己的存在,這不在證明人是被社會決定的蓝撇?
到笛卡爾果复,科學已經(jīng)獲得很大的發(fā)展,機器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渤昌,則直接認為人就是一部機器虽抄,有某種內(nèi)在的機制控制著人的肌體的行動。決定論在牛頓力學發(fā)表以后尤其盛極一時独柑,許許多多的行為背后都不是什么上帝的安排迈窟,而是有其物理學原理。即使后來的量子理論的發(fā)現(xiàn)忌栅,雖然對決定論有一定的沖擊车酣,但畢竟在宏觀領域,還是受物理學規(guī)律的控制索绪。
人的生長節(jié)奏也是被決定的湖员。青春期的孩子不是自己要逆反,而是內(nèi)在的發(fā)展和其過去的遭遇讓他在這個時期彰顯獨立的自我瑞驱。墜入愛河的青年男女娘摔,不也是在荷爾蒙的支配下你恩我愛?老年人之所以平和穩(wěn)重唤反,很重要的因素是內(nèi)在精力的減少晰筛,不足以朝氣蓬勃。
說到這些拴袭,總還會覺得哪些地方不對,人雖然被上述因素控制曙博,但人畢竟是有一定的獨屬于人的理性坝悼獭?如果人沒有理性父泳,哪來的那么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般哼,哪來的日新月異的生活吴汪?
很多哲學家也這么質(zhì)疑,雖然諸多因素制約著人的行為蒸眠,但也確實有人理性下的抉擇漾橙,哪怕不是多選一,也有人理性的確認楞卡。這就與動物區(qū)分開了霜运,正如人的死亡,也只有人知道自己會死的蒋腮,動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宿命淘捡。雖然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死亡,但理性池摧,也就是能意識到自己的必死性焦除,從而開出存在(To be),這就是理性的確認作彤。從積極的方面說膘魄,人是可以確認將要從事的行為的,比如選擇善還是惡竭讳?
康德堅決的認為创葡,人的自由就是按照自己心中的道德律生活。心中的道德律代咸,不是人自己設定的蹈丸,而是人內(nèi)心中就有的,但人的理性可以意識到這一點呐芥,從而堅決的按照它的指示做逻杖,這就是人的理性,康德稱之為實踐理性思瘟,人只有按照自己的道德律行動時荸百,才是一個自由的人。
斯賓諾莎的觀點與之類似滨攻,他認為大自然就是上帝够话,上帝以大自然的形式存在,上帝(大自然)通過自然規(guī)律支配著人和萬物的繁衍生息光绕,人的自由就是克服自身的欲望而遵從大自然的規(guī)律也就是上帝的指示女嘲。
中國的儒家也有類似的思想,也是通過理性的分析(即心的安否诞帐,人只有做那些善事才會感到心安欣尼,這也就確認了仁的固有內(nèi)在性),確認人內(nèi)心之仁是人的本質(zhì)停蕉,也只有按照內(nèi)心的仁做事愕鼓,才會自由的從心所欲钙态,且不逾矩。
說到此菇晃,不妨把馬斯洛的觀點再次的拉出來册倒,其人的五種需要常被分成若干類,我想簡單的分為兩類磺送,一是生物性的驻子,一是純理性的。前者為生理需要册着、安全需要拴孤、愛和歸屬需要、尊重的需要甲捏;后者則為自我實現(xiàn)演熟。這種分法可能比較粗暴,但人之為人的本性就是要超越生物性而按照理性生活司顿,當然芒粹,不是說理性完全排斥生物性,而是不為生物性所限大溜,理性會很好的促進肉體生命的存在化漆,但不會局限于此,而是有超越生存需要的思想和作為钦奋。這在皮亞杰被稱為形式思維座云,也就是脫離實際經(jīng)驗做純抽象的思考。
這才是人真正的理性付材,也是人真正的自由朦拖。所謂的自由就是毫無關聯(lián)的,毫無征兆的思考和做事厌衔,這才是創(chuàng)造璧帝。人要是離開創(chuàng)造,可能已經(jīng)在地球上滅絕很多年了富寿,或者滅絕很多次了睬隶。也就是說自由是人能在宇宙的演化中健康的存在的根基。
要清醒的是页徐,人雖然有這樣的自由本性苏潜,但作為個體的人還是太渺小了,用阿德勒的理論說变勇,人的卑微感是從出生就開始滋生出來窖贤,雖然也在不斷的超越,但鑒于心理認知的局限和能力的不足,多數(shù)人退回到自卑中赃梧,在卑微中茍活。這不是藐視人豌熄,而是對大多數(shù)人客觀的描述授嘀。弗洛姆為此提出“逃避自由”的概念,薩特則說這是人的“自欺”锣险。所謂的自欺蹄皱,就是人認為自己只能按照外在的社會習俗生活,不然就活不下去芯肤,夸大了困難巷折,逃避了自己應該擔起的責任。
說自由崖咨,人們?nèi)菀紫氲降木褪窍敫墒裁淳透墒裁炊途校@其中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可以不再干原來被迫做的事情击蹲,比如某些學習和工作署拟;一層是按照自己的內(nèi)心隨意的做。前者被稱為消極自由歌豺,也就是不干什么的自由推穷;后者被命名為積極自由,即創(chuàng)造性的干什么的自由类咧。這后一種自由是真正的自由馒铃,是剝離了那些決定因素所控制的欲望,比如不工作只消費痕惋,表面上是自己選擇的区宇,其實是受社會流行的幸福觀控制的“自由選擇”,這其實不是源自自身的自由血巍,依然是一種被動而不是自由萧锉。
人是肉身鑄成,雖生而自由述寡,這是人類得以延續(xù)的基礎柿隙,但無往不在枷鎖中,也就是人習慣于從眾鲫凶,保證自己的安全禀崖,歸屬,愛螟炫,尊嚴等波附,所以這方面的欲望是強烈的,而人本質(zhì)上的自由,亦即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掸屡,相對而言就弱了封寞。也正因為此,我們要保護那些標新立異者仅财,尤其是天才式的創(chuàng)造者狈究,他們是人類的開拓者,引領者盏求。
消極自由與道德相伴相生抖锥,積極自由也含蘊在生生不息的仁心中,含蘊在無而不無的道心中碎罚,含蘊在菩薩的坎陷度化中磅废。這才是人類真正的明燈,高懸于天際荆烈,指引著人們不斷的朝向拯勉、靠近……人類在這種創(chuàng)造中,向前再向前耙考。
自由谜喊,人類生存的內(nèi)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