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練習的結(jié)果
今天剛好讀完埃里克森的《刻意練習》這本書茉帅,英文叫——deliberate practice.里面對于天才有不同的認識,以前我們一直認為宾添,天才的能力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zhì)船惨,甚至說只有天才有,而我們普通人沒有辞槐。但這本書給出了新的角度去詮釋天才的這種能力掷漱,本書作者埃里克森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所謂的天才在小時候確實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榄檬,比如智商卜范。但是像國際象棋這種看似對智商要求很高的技藝,那些一流高手的平均智商卻低于普通選手的平均智商鹿榜。而經(jīng)作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海雪,一流高手之所以一流是因為靠平時的刻苦練習(準確的是指“刻意練習”)。這一點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平均智商低的反而成為了一流高手舱殿。就是因為他們通過了長時間的刻意練習奥裸。一開始智商高的人確實有優(yōu)勢,對于象棋的理解也會高于普通人沪袭,他們會感覺更加輕松湾宙。但是智商相對而言低一點的人,他們深知自己不如人家,所以他們選擇了:多花時間去練習侠鳄,以便能追趕上前面的高手埠啃。他們時刻處于一種壓力之下(這種壓力正好使他們脫離自己的舒適度但又不會離得太遠),他們不敢松懈伟恶,一直在刻意的練習自己的棋藝碴开。而那些剛開始有優(yōu)勢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優(yōu)勢漸漸地消失博秫,被那些刻苦練習的人追趕上來潦牛。那些通過長時間(有的甚至10年如一日)刻意練習的人最終成為了一流高手,甚至成為大師級的人物挡育。
建立心理表征
當然我們這里說的“刻意練習”不是那種死板的重復練習巴碗,這里的刻意練習可以讓你建立一種“心理表征”,這種心理表征能讓我們達到或者接近高手的的心理表現(xiàn)静盅,從而指導我們怎樣去更有效地練習良价,讓我們的技能更加的精進寝殴,而不是死板的練習蒿叠。
心理表征: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蚣常、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jié)構(gòu)市咽,或具體或抽象。
離開舒適區(qū)
刻意練習是要我們離開自己的舒適區(qū)抵蚊,到學習區(qū)去學習新的技能施绎,而它又不能離舒適區(qū)太遠否則就會進入恐慌區(qū),這樣反而達不到練習的目的贞绳。比如我們有時悠閑的隨便看本書谷醉,看有字幕的美劇,做一些自己已經(jīng)熟悉的練習等等冈闭,這些看似好像在學習俱尼,但是時間一長,自己根本不知道看的是什么萎攒,看美劇還是要有字幕才能看懂遇八。以上都是無效或者低效的學習,因為你沒有脫離自己的舒適區(qū)耍休。
即時反饋
刻意練習還告訴我們刃永,在練習時一定要有即時的正反饋,最好找個私人教練給你即時反饋羊精,但如果你沒有這個條件找私人教練斯够,那你可以自己給自己反饋,這里可以借鑒本杰明.富蘭克林是怎樣練習寫作的過程。但請記住读规,教練不一定水平有多高劫灶,比你高就可以,最重要的是他可以一直給你正反饋掖桦,知道怎樣利用正確的方法提高你的技能本昏!
天人合一
刻意練習注重身體的動作,因為通過身體的動作可以調(diào)動我們的思維枪汪,從而更好地讓我們大腦得到有效的反饋涌穆,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達到一種叫“flow”心流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通俗的講就是“天人合一”雀久。讓我們的大腦真正地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起來宿稀,而不只是機械地灌輸所謂的知識。
小結(jié):《刻意練習》這本書可以看作個人精進的一本手冊赖捌。我們可以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技能祝沸,甚至是之前我們感覺這一輩子都學不會的技能,比如我們的聲音越庇,某種樂器等罩锐。不管你是否有先天優(yōu)勢,如果后天不經(jīng)過刻意的練習卤唉,都不會輕松成為高手涩惑,甚至大師。現(xiàn)在腦科學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具有高度的重塑性桑驱。即使我們認為的那些需要高智商的領(lǐng)域竭恬,比如科學研究,那些獲得諾貝爾獎和沒有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智商基本上沒有什么區(qū)別熬的,而唯一有區(qū)別的是獲獎的科學家他們投入了更多的刻意練習的時間痊硕。只要我們耐心地,周而復始地刻意練習押框,我們在某一個領(lǐng)域也能達到大師級的水平岔绸!